航运企业精神的培育提炼与传播路径探讨(附图片)
——基于中国精神、航海精神、企业精神的三重视角
发布日期:2025-10-11   作者:谢继祥   字号:[ ]

  学思践悟

  海运作为全球经贸往来的主要通道,在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航运企业不仅承担经济功能,更肩负展现国家形象的责任。当前航运企业的竞争已从运力与规模拓展至文化软实力层面,企业精神成为凝聚共识、引领战略、增强韧性的核心力量。

  本文基于中国精神、航海精神、企业精神和企业国际化运营视角,结合中远海运散运旗下益丰船务企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丰船务)提炼企业精神实例,系统阐述航运企业精神的内涵基础、存在的问题、培育及提炼方法和传播路径。

  ◆航运企业精神的内涵与基石

  航运企业精神是一个复合的、动态的价值体系,考虑到国际经贸、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其内涵由中国精神、航海精神和企业精神三大基石共同奠定,需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方面进行系统性分析总结。

  (一)中国精神的宏大视野与方向引领

  中国精神为航运企业奠定文化根基和价值导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爱国主义的家国情怀。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克服万难开辟远洋航线到如今确保能源运输安全,中国航运企业尤其是国有航运企业始终致力于服务国家战略,这种精神要求企业超越纯粹的商业利益,将自身发展融入民族复兴的伟业。二是自强不息的奋斗品格。航运是高风险行业,面对各种复杂环境中的挑战,这种精神体现在一代代海员舍小家为大家、长期漂泊的奉献中,体现在企业面对市场周期波动时逆流而上的韧劲。三是协和万邦的天下观。航运的本质是连接、是交流,中国航运企业精神中蕴含着“四海一家”的胸怀,通过诚信经营、尊重当地文化、履行全球社会责任,塑造负责任的“中国航运”形象。

  (二)航海精神的行业特质与实践根基

  航海精神是航运业最典型的特质,是航运企业精神的实践基础。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船舶上所有人的命运紧密相连,这种环境催生了极强的团队意识、绝对的信任感和无私的协作精神,共同铸就了航运企业组织效能的展现。二是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航海事业要求从业者具备超凡的勇气、冷静的头脑和百折不挠的意志。三是敬畏自然的科学态度。这种精神体现在对国际公约的严格遵守、对安全管理的零容忍态度上。它是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结合。四是探索未知的开拓精神。在今天,这种精神转化为对数字化、智能化航运的探索、对商业新模式的开拓以及对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追求。

  (三)企业精神的时代内核与管理实践

  企业精神融汇传统与现代,赋予了企业新的发展活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企业愿景与使命担当。明确的愿景与使命是企业精神的旗帜。二是核心价值观与行为准则。诚信、安全、创新、协同、绿色等是航运企业核心价值的关键词,这些价值观不仅体现在企业文化宣传中,更应融入绩效考核、制度建设与日常行为规范。三是企业文化与经营哲学。优秀的企业精神往往通过文化载体得以传承和发扬。四是企业家精神与领导力。企业家的战略眼光、创新魄力与责任担当是企业精神的重要源泉。

  ◆提炼企业精神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航运企业精神在理论层面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多层次的结构,但在实际提炼、塑造与传播过程中仍面临诸多现实困境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精神内涵把握不清,缺乏系统提炼。不少航运企业对“企业精神”的理解仍停留在口号式、标语化的层面,未能深入挖掘其与中国精神、航海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对历史文化、行业特质与企业实际的系统梳理,导致精神内涵模糊、缺乏辨识度与感染力。

  二是精神与实践脱节,难以落地生根。企业精神未能有效融入战略制定、组织管理、员工行为与品牌建设中,精神倡导与绩效考核、制度建设之间存在“两张皮”现象。同时,精神教育多停留在培训宣传层面,缺乏行为引导与激励机制支撑,导致员工认同度低、执行效果差。

  三是时代适应性不足,缺乏创新表达。面对数字化、绿色化、全球化等新趋势,部分企业的精神体系仍停留在传统语境中,未能及时融入新时代元素。精神表达方式陈旧,缺乏与现代员工、国际伙伴、社会公众沟通的有效载体与话语体系,影响其传播效果与外部认同。

  四是行业特性带来的特殊挑战。航运业具有国际化程度高、风险性强、劳动力密集等特征,企业精神的提炼与践行面临特殊困难。

  五是衡量与评估机制缺失。企业精神的建设成效难以量化,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与反馈机制。企业往往无法准确判断精神建设的投入产出比,也难以针对问题及时调整策略,导致精神建设工作缺乏持续性与改进动力。

  ◆企业精神提炼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企业精神提炼的基本原则

  1.行业特色原则。必须鲜明体现“航运”这一行业属性与中国企业的身份属性,避免与其他行业的企业精神雷同。

  2.历史厚度原则。从企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史,乃至中国航运业的复兴史中寻找素材,使精神表述充满历史厚重感和史诗感。

  3.人格显化原则。将精神具象化为员工能够感知、效仿并作为标杆的榜样人物和卓越团队,让精神“看得见、摸得着”。

  4.国际化原则。作为全球化企业,精神表述需兼顾中外员工的文化背景,既要体现国家特色,又要具备全球视野。

  (二)企业精神提炼路径与方法

  1.深度挖掘。系统整理企业重大事件、典型人物和发展里程碑,挖掘具有代表性和感染力的故事,形成企业独有的精神谱系和文化记忆。结合中国精神中的家国情怀、奋斗传统和天下观,以及航海精神中的协作、坚韧、敬畏与探索意识,识别本企业精神的文化根源与行业特质。全面调研企业所处的政策环境、行业趋势、市场挑战,以及内部组织氛围、员工价值观现状,确保精神提炼既立足实际,又面向未来。

  2.系统提炼。在挖掘基础上,归纳出几个核心精神主题,使其既承接文化传统,又呼应战略需求。用简洁有力、易记易传的语言表达企业精神,避免空泛和雷同。

  3.共识凝聚。通过座谈会、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吸纳员工、管理层、客户甚至合作伙伴的意见,提高认同感和参与度。积极宣传践行企业精神的先进团队和个人,发挥榜样带动作用,使抽象精神转化为具体行为参照。组织跨部门、跨层级专题研讨,对精神表述及其内涵进行多轮磋商和修正,确保理念深入人心、达成共识。

  4.融入管理。将企业精神融入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安全生产、品牌建设等管理制度中,实现文化与管理的协同。开发文化培训课程,编写企业精神读本,利用线上线下平台持续传播,尤其注重新员工和文化融合中的精神导入。

  5.评估与迭代定期评估精神落地的成效。结合评估结果和内外部环境变化,对企业精神的内涵和实施方式及时进行调整和创新,确保其持续具有时代感和生命力。

  ◆益丰船务企业精神的提炼与内核

  益丰船务起源于1951年在香港成立的“三兴船务行”,1960年正式注册成立,是交通部在港组建最早的企业。2019年10月,为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益丰船务进驻几内亚。经过6年的励精图治,已跻身西非驳运市场第一梯队,驳运量实现跨越式增长,业务规模从2019年的单国单项目裂变至如今的三国六项目同步运营,员工从最初40多人发展到800多人(外籍员工200多人),成功转型为独立的“码头+驳运”综合运营商。

  通过对益丰船务在几内亚开拓驳运事业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入总结,尤其是做了大量调研提炼,包括到当地深入了解一线情况、采访相关人员和客户、了解企业历史,发现爱国、奉献、开拓、创新、包容、奋斗、共享等这些关键词都深刻体现了益丰船务的文化特质,经过反复对比考量,尤其是在中国精神、航海精神、企业精神的三重视角下,最终提炼形成新时代益丰精神的主要内涵:“爱国奉献、艰苦奋斗、敢为人先、丝路同舟”。这四个词不仅是益丰人在几内亚奋斗的真实写照,更是新时代益丰精神的核心价值所在,同时也是益丰船务历史文化内核的深刻提炼。

  “爱国奉献”是新时代益丰精神的灵魂。从新时期看,益丰人胸怀“国之大者”,奔赴几内亚,用实际行动践行为祖国远航、为企业担当的铮铮誓言。从历史看,益丰船务创始人将该企业无偿捐献给国家,也符合这一精神特质。

  “艰苦奋斗”是新时代益丰精神的基石。从新时期看,益丰人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克服了疟疾、疫情、环境艰苦等现实难题,展现了益丰人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钢铁意志。从历史看,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封锁”和“禁运”,老益丰人毅然毁家纾难。

  “敢为人先”是新时代益丰精神的动力源泉。从新时期看,益丰人始终保持着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智慧,开拓“海运+驳运+港口+修船”一体化商业模式,尝试驳运新的技术和方法,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从历史看,益丰船务推动了新中国贷款买船事业,为国家船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丝路同舟”是新时代益丰精神的重要体现。从新时期看,益丰人积极践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融入西非当地社会,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通过招募当地员工、培养当地员工、捐赠等实际行动,为当地社区发展贡献力量,体现了中国企业在海外的责任担当。从历史看,益丰船务从香江之畔启航,属于香港老牌航运企业,在国际人文交流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时代益丰精神的传播与推广

  一是创新传播模式。仿照融媒体“中央厨房”运作模式,突出集中策划、统一调度、高效协同。内部学习为主阶段,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学习“新时代益丰精神”活动的决定》,组织开展11大类活动,推动学习全方位、立体式开展;同时开通微信公众号专栏加强内部宣传。协同内外部资源向外推展阶段,制定新时代益丰精神传播推广方案,明确“1+2+3+N”的具体推广路径——1个核心任务:策划一次高层级的主题宣传活动;2个保障机制:筹备搭建保障推广传播的内部与外部两个机制;3个传播维度: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全球客户、服务海外一线;N:系列传播产品。通过企业内部和外部媒体资源联动、国内和国际媒体平台联动,实现层次分明的立体化传播模式。

  二是构建传播载体。构建包括传播矩阵、展厅展览、荣誉评选在内的“三位一体”传播载体。展厅展览方面,采用数字化、科技化手段,以新时代益丰精神为主题建设公司数字化教培中心,对益丰精神和事迹进行全方位展示,打造传播益丰精神和品牌的亮丽窗口;同时,举办“弘扬新时代益丰精神”职工书画摄影作品展,通过艺术化方式宣传新时代益丰精神;围绕进博会等平台,策划专项品牌传播方案。荣誉评选方面,积极推动益丰船务先进典型提档升级,到目前,益丰船务共荣获集团及以上荣誉17项,其中多人荣获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并在广东省总工会机关报《南方工报》上进行连续宣传。

  三是聚焦传播作品。积极适应当下信息传播特点,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元传播方式,制作不同作品。在作品创作过程中,注意细分角度,从不同维度讲好讲透益丰故事——一是讲好为国远航、稳链固链的“国之大者”故事,重点是建设和保障西非至国内矿石运输通道安全的故事;二是讲好以“中国效率”服务客户的价值创造故事,重点是依托浮船坞“益航”在几内亚投入使用等服务相关企业的故事;三是讲好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故事,重点是挖掘益丰人开拓市场、扎根几内亚的无私奉献故事;四是讲好共建共享共赢的天下大同故事,重点是对“ESG”题材进行跨语言、跨文化传播,在几内亚国家电视台、《中国日报》、凤凰网等国内外主流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塑造了有温度、负责任的国际品牌形象。

  航运企业精神的培育是一项融合文化传承、行业特质与时代要求的系统工程,它既需根植中国精神与航海传统,也要契合现代企业治理与全球竞争环境。科学提炼与有效传播企业精神,将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也为建设航运强国提供文化支撑。【作者单位:中远海运散运】

摄影/李晨【益丰船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