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如灯传薪火 益丰精神耀海疆(附图片) |
——宏景轮师徒传承践行新时代益丰精神纪实 |
发布日期:2025-10-11 作者:彭国强 徐德岩 字号:[ 大 中 小 ] |
党旗飘扬 深蓝之上,师徒制是中远海运船舶不熄的灯塔。宏景轮用一场拜师和六个月淬炼,把“爱国奉献、艰苦奋斗、敢为人先、丝路同舟”的益丰精神写进两名航海新人的航海年轮。 ◆庄严拜师:启航梦想的仪式感 宏景轮在京唐港完成船员换班,甲板部与轮机部迎来两名青涩的实习生——实习三副靳江和实习三管轮马超群。那一刻,一场关于传承的仪式便悄然酝酿。为帮助新人快速融入航海大家庭,宏景轮党支部以“薪火传承铸匠心、宏景尖兵谱新篇”为主题,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拜师礼。 经过层层考量,船长丁勇与轮机长于永国组成“师傅天团”,与两位新人结成对子。仪式现场,师徒四人身着印有“宏景尖兵”字样的文化衫,在船舶政委的主持下,一场承载着责任与期许的拜师礼徐徐展开。随着“一拜师恩深似海,二拜技艺传千秋,三拜共铸航海魂”的庄重口令,徒弟们90度鞠躬向师傅敬茶,茶香氤氲间,师徒情谊就此扎根。当双方郑重按下《“师傅带徒弟”责任书》手印时,这份契约不仅镌刻着师傅“倾囊相授”的承诺,更承载着徒弟“虚心求教”的决心。这一刻,新时代益丰精神中的“爱国奉献”与“丝路同舟”有了具象化的表达——师傅们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正是对航海事业的深情告白;徒弟们以茶为媒,许下传承誓言,恰似在“一带一路”的航程中接过历史的接力棒。 ◆安全为基:筑牢航海生命线 “安全是航海的1,其余都是后面的0。”这是师傅们对徒弟说的第一句话,也是新时代益丰精神中“艰苦奋斗”的生动注脚。在首次安全培训中,丁船长将30年航海经验浓缩成生动的安全课:从救生艇释放流程到消防设备操作,从恶劣天气避让规则到应急舵演练,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推敲。于老轨则带着徒弟钻机舱、查管路,手把手演示主机故障排查技巧,还使用模拟设置突发状况,考验徒弟的临场反应。 为了让安全意识深入骨髓,师傅们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工前会讲述事故案例和播放事故视频,深入剖析各类事故案例的原因;在现场巡查时进行随机提问,让徒弟在实景中巩固知识;将历年通报的典型案例整理成册,专供徒弟们学习分析,提高防范技能,并要求徒弟每日撰写学习日记。这种“理论+实操+复盘”三维教学法,让两名新人在3个月内就熟练掌握了全船100余项安全操作规范。正如新时代益丰精神所倡导的“敢为人先”,师傅们不仅传授经验,更鼓励徒弟在安全实践中探索创新,用科技手段提升安全效能。 ◆技艺传承:在创新中守望匠心 面对数字化浪潮对传统航海的冲击,师傅们深谙“守正创新”的真谛,将新时代益丰精神中的“敢为人先”融入技艺传承。在机舱深处,于老轨带着马超群蹲守在智能监控屏前,既讲解传统柴油机的构造原理,又演示智能诊断系统的数据解读技巧。当遇到主机排温异常时,他引导徒弟通过多种方法和技巧找出故障点,再结合20年前的维修笔记进行对比分析,让传统经验与现代科技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驾驶台上,丁船长独创的“情景化教学法”令人耳目一新。他利用电子海图模拟不同季节的洋流变化,让徒弟在虚拟环境中练习航线规划;在能见度不良时,他亲自示范雷达标绘避碰操作;他还将水手绳结编成短视频,专供教学。这种“传统技艺数字化、现代知识故事化”的传承方式,让靳江在掌握岗位技能操作的同时,也能系出完美的“水手结”。正如新时代益丰精神所强调的“丝路同舟”,技艺传承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文化与精神的接力。 ◆党建引领:锻造新时代宏景尖兵 作为中远海运散运党建工作品牌“优秀项目”船舶,宏景轮将红色基因深度融入师徒传承,践行新时代益丰精神中的“爱国奉献”。两位师傅既是业务标杆,更是党员骨干,他们利用“航海日志”创新开展“海上微党课”:在穿越赤道时重温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在台风季组织《海燕》诗歌朗诵会;在休闲时间组织大家《歌唱祖国》大合唱;将“宏景尖兵”评比与党员示范岗创建相结合。 这种浸润式的党建教育成效显著:在师傅影响下,靳江主动承担起船员理论夜校的教学工作;马超群发起“机舱创新工作室”,带领青年团队完成多项设备改造。当船舶执行紧急救援任务时,两名新人主动请缨,带领青年组成突击队,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生力军的典范。他们郑重递交的入党申请书,字里行间跃动着新时代航海人的使命担当,更彰显着新时代益丰精神中“丝路同舟”的深刻内涵——在“一带一路”的航程中,散运人不仅是航海者,更是文化传播者与命运共同体构建者。 ◆薪火永续:书写海洋新篇章 从拜师礼上的青涩少年到如今能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两名实习生用6个月时间完成了华丽蜕变。他们不仅掌握了船舶操作、应急处置等18项核心技能,更在师傅们言传身教中领悟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航海精神。这精神正是新时代益丰精神的生动写照——在几内亚的荒滩上,益丰人开疆扩土,在疟疾肆虐的雨季依然坚守岗位,确保驳运通道畅通。如今,这种精神跨越重洋,在宏景轮的甲板上生生不息。 宏景轮的师徒传承模式已形成标准化体系:建立“双导师”(业务导师+思政导师)制、开发“航海技能树”成长档案、创设“老带新”创新工作室。这种“传帮带”文化如同生生不息的洋流,既保持着传统航海技艺的温度,又注入数字化时代的活水,为中远海运散运培养了一批批既能驾驭远洋船舶,又深谙航海文化的复合型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