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建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油轮船队管理的“党建+”创新实践(附图片) |
| 发布日期:2025-09-12 作者: 字号:[ 大 中 小 ] |
|
经验交流 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需依托各领域的具体实践创新,国有企业作为重要力量,需以党建为引领破解发展难题。本文以中远海运能源为样本,聚焦“党建+五大支撑(攻坚共建、安全融合、创先争优、创新驱动、人才赋能)”机制的实践逻辑与理论价值,系统阐释党建如何通过机制创新,将政治优势转化为油轮船队管理优势、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为国企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高质量党建引领专业领域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范式。
◆党建引领油轮船队管理创新的基础逻辑 (一)根本遵循:锚定方向的核心指引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油轮船队管理创新,需以党的理论为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等论断,为国企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中远海运能源作为能源运输“国家队”,须将“两个维护”转化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实践;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油轮船队管理创新需以高质量发展为使命,破解传统管理瓶颈;改革创新是发展动力,需通过深化改革打通新质生产力发展堵点,推动航运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技术应用,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现实意义:回应使命的必然选择 从国企使命看,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能源运输安全关乎国民经济命脉,中远海运能源需通过管理创新强化战略功能,确保国家能源供应链自主可控;从行业挑战看,全球“双碳”目标与国际海事组织(IMO)环保新规升级,油轮运输的高风险、高投入特性倒逼传统管理模式转型;从企业发展看,建设世界一流油轮船管能力需以创新为抓手,中远海运能源连续3年推进核心竞争力建设,正是通过创新实现“产品卓越、品牌卓著”的目标。 ◆党建引领油轮船队管理创新的核心原则与路径 (一)总体原则:把握创新的关键导向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通过党课宣贯、外部调研凝聚创新共识,确保能源安全、航运强国决策落地;二是坚持做强主营船队,锚定“绿色低碳”“数字智能”赛道,以数字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构建船岸一体化智能管理平台,推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实船验证和应用;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将船员视为核心战略资源,通过“关爱船员、守护航船”行动纲领与“赋能船员”五大工程,打造高素质船员队伍,支撑船队现代化建设。 (二)实现路径:构建协同的管理框架 以“双融双促”为基础,形成“党建引领+五大支撑”的“1+5”油轮船队管理模式。如远瑞洋轮通过党建引领实现碳排放降低30%、年培养双燃料技术船员15人,体现党建与业务有机耦合;以“三链联动”为抓手,通过“支部建在船上”覆盖船舶链、组织链、安全链,连运湖轮以“五爱、五香、五好”品牌实现近1000个航次安全航行,释放“1+1+1>3”效能;以“作风保障”为支撑,出台《严实作风十六项清单》,整治安全管理中的形式主义,评选“严实之星”,将作风建设融入管理全过程。 ◆党建引领油轮船队管理创新的“党建+”机制实践与理论突破 中远海运能源党委以“党建+”为核心载体,将党的建设与油轮船队管理深度融合,形成五大机制创新,既解决实际管理难题,更丰富了国企党建与业务融合的理论内涵。 (一)“党建+攻坚共建”: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执行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党建+攻坚共建”机制通过“三个聚焦”,实现党的组织优势向船队现代化建设执行力的转化。 一是聚焦重点任务,实施“领导挂帅”攻坚。中远海运能源党委制定《关于深入推进党建融合工作的实施意见》,将“打造世界一流船管核心竞争力”纳入公司“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航运科技企业”和“提质增效、换挡提速”16项重点工作,明确分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主要领导主持专题推进会,实施闭环管理。这种“领导牵头+闭环管控”模式,打破部门壁垒,将党建的组织统筹力转化为重点任务的推进力,确保现代化船队建设目标不偏、力度不减。 二是聚焦一线需求,建立领导船舶联系点机制。依托《公司党员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采用“四下基层”工作法,通过访船、驻船、跟船等方式,解决船舶急难愁盼问题。2023-2025年“世界海员日”期间,公司主要领导连续3年上船与船员同吃同住同工作;2024-2025年上半年,公司领导累计访船50余次,覆盖安全管理、生产运营、队伍建设等多个领域。这种“零距离”联系机制不仅强化了党委对一线的把控力,更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转化为具体行动,让党建工作贴近船员、服务船舶,为管理创新收集一线智慧。 三是聚焦产业链协同,深化党建联建共建。以“理论联学、活动联办、资源联用、难题联解、工作联动”的“五联”模式,推动船岸党支部与海事、港口、租家、货主等产业链单位开展共建。2024年,油轮船管部船岸党支部累计开展40余次联学联检共建活动,解决船舶安全难点、船舶厂修堵点、货运质量重点,实现海事机关、客户炼厂、港口船厂与航运企业共同发展、互利共赢。这种“跨主体、多维度”的联建模式将党建从企业内部延伸至产业链上下游,构建了“美美与共”的协同生态,既提升了船舶运营效率,更强化了中远海运能源在能源运输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体现了党建对产业生态的整合能力。 (二)“党建+创先争优”:将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支部建设,强调党支部是党最基本的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中远海运能源党委通过“特色党支部”建设、“标杆船舶”创树和“树标杆、创一流”行动等活动载体,实现党建工作从“有形覆盖”到“有效引领”,将组织优势转化为现代化油轮船队的高质量发展动力。 特色党支部建设:以品牌凝聚发展力量 中远海运能源油轮船管部各党支部结合船队特点打造差异化党建品牌:3个总管团队围绕船队规模、船型、航线差异,分别创建“锚定一流勇毅领航”“严实为本,创新为先”品牌,直接服务油轮管理核心目标;第四党支部以“情系船员、实干为先”为品牌,深化“赋能船员”五大工程。这种“一支部一品牌”模式将党建目标与业务目标精准对接,避免党建与业务“两张皮”,使党支部成为破解管理难题的“战斗堡垒”。 “标杆船舶”创树:以“三力”构建指标体系 自2020年试点以来,“标杆船舶”创树历经5年迭代,构建“安全绩效、管理评审、运营效率、绿色低碳、安全营销、提质增效、廉洁风控、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党群建设”等“十项全能”的船舶管理领先指标体系和“51+N”任务绩点,2023-2024年入选全国企业优秀党建品牌及案例。该机制以船舶党建“三力”(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为核心,引导船舶“干有方向、赛有激励”,将抽象的党建要求转化为具体的管理指标。“标杆船舶”创树已成为了中远海运能源船舶党建的亮丽名片,为建设高素质船员队伍、打造世界一流船管核心竞争力搭建了重要平台。 “双标杆”引领:从“个别优秀”到“整体卓越” 2025年启动“树标杆、创一流”三年行动,以连运湖轮(全国职工模范小家,老龄船精益管理标杆)、远瑞洋轮(集团党建示范点,科技创新标杆)为“双标杆”,组织全船队对标学习。通过“一船一策”制订对标计划,选派船舶“三长”到标杆船观摩培训,推动管理经验复制推广。这种“以点带面”的引领模式,打破了船舶管理的“孤岛效应”,将个别船舶的优秀实践转化为全船队的管理标准。 (三)“党建+安全融合”:将政治责任转化为安全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是党治国理政的重大原则。“党建+安全融合”机制通过文化、制度、考核的三维融合,将安全打造为船队核心竞争力,体现党建对风险防控的引领作用。 文化融合:以理念赋能安全思想 中远海运能源发布《船舶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纲要》,确立“安全风险是公司最大风险”等八大理念,构建“安全理念+方针+实践+誓词”的船舶安全文化体系。通过导入安全文化视觉识别系统、开展安全宣誓、制作《等你回家》文创作品、开设“甲板微党课”等方式,让安全文化入脑入心。2024年,全船队船员安全意识调研显示,大部分船员能准确表述安全理念,较2023年有显著提升,文化融合有效筑牢了安全思想防线。 制度融合:以机制培养安全能力 完善“吹哨人”“晒成绩单”机制,落实“谁检查、谁负责”责任倒查,建立三级隐患排查与重大事故隐患长效机制;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落实集团“三个习惯”“两个做法”,聚焦“船舶五防”强化分级管控。2024年通过制度优化,老龄船平均停航天数同比下降28.3%,高风险缺陷整治率达100%,制度融合为安全能力提升提供了刚性支撑。此外,积极参与全球应急网络建设,开展应急演练与竞赛,进一步强化了安全保障能力。 考核融合:以责任压实安全管理 将安全绩效纳入各级党组织党建考核,与油轮船管部班子绩效年薪挂钩,出台《总管团队绩效考核实施细则》《船舶绩效考核办法》,建立覆盖总管团队总管、副总管四岗主管、船舶“三长”和“小三长”的精准考核机制。这种“党建考核+安全绩效”的绑定模式形成“强激励、硬约束”的闭环管理。2024年,公司获香港港口国检查卓越表现奖、连续3年获集团安全生产优胜单位;2025年,46艘船舶获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诚信船舶”,考核融合切实将安全责任转化为安全实效。 (四)“党建+创新驱动”:将政治引领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中远海运能源党委的“党建+创新驱动”机制,通过政治引领、劳模带动、模式创新,培育油轮船队现代化的新动能。 政治引领:以理论武装创新意识 坚持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及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重要论述;联合相关企业制定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框架,挖掘40项改进机会点;自主研发船舶主动安全智能系统,率先制定智能航行风险识别企业标准,获全国首届“AI+”行业智能算法大赛第一名;构建船岸一体化船舶智能管理平台,优化智能航线、油耗监控等场景应用;聚焦双燃料船与绿色燃料产业前沿,完成“双燃料VLCC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等4个项目结题验收,加快推进节能附体、螺旋桨蒙皮、无机高温隔热材料、锈转化剂、高效船壳涂层等节能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生物燃料的实船应用。 劳模带动:以工作室孵化创新成果 成立陈建荣船舶管理劳模创新工作室(上海市劳动模范工作室),汇聚船舶管理、科技数字化、船舶党建等领域人才,聚焦“理念、技术、机制”创新攻关。工作室创新团队研发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船舶主机气缸润滑优化调节方法》,获2024年度上海市职工合理化建议创新奖与集团优秀劳动竞赛成果一等奖。公司党委还充分利用公众号、《船管E刊》宣传船舶管理、技术突破、安全营销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在“学习强国”、《中国企业报》等媒体上展示公司在船舶管理领域的卓越成就和创新实践,激励员工创新创效。 模式创新:以“1+3+X”推动成果转化 探索“1(劳模工作室)+3(专家团队+总管团队)+X(创新突击队+示范船)”模式,统筹资源开展技术攻关与成果验证,实现管理效率提升、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降低全船队创新风险。该团队参与编写申报的《全球首艘LNG双燃料VLCC(远瑞洋轮)引领可持续航运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成功入选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二十年二十佳”企业可持续发展案例报告集,实现2004吨生物燃油在船试点应用,使用效果良好。 (五)“党建+人才赋能”:将人才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党建+人才赋能”机制通过复合型、专家型、船员队伍建设,打造支撑船队现代化的人才梯队。 一是实施船岸复合型人才培养工程,打破人才流动壁垒。2023年起实施随船工作机制,29人次完成随船调研,提升岸基人员服务船舶能力;优化船舶“三长”挂职培训、调陆试用机制,8名“调陆试用”“双栖制”船员到岸基工作;出台《总管团队主管人员返船工作实施方案》及《海务主管返船工作方案(试点)》,2024年实现岸基海务主管返船任职,建立了船岸复合型人才双向交流任职培养通道。 二是实施安全管理专家型人才建设工程,强化专业能力。建立安全管理专家型人才库,每年组织团队人员开展FSC/PSC迎检、绿色低碳、数字智能船舶管理、国际航运公约、SIRE2.0检查、DeepSeek类AI应用等各类培训。2024年完成专项培训1869人次;2024年,中远海运能源党委出台继任者计划,逐年开展船舶管理岸基队伍人力资源分析,公司主要领导、分管组织人事和分管安全工作的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召开会议,研究讨论安全管理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和后备人才选拔培养等年度重点工作和关键任务,建立常态化建设机制。 三是实施“赋能船员”五大工程,夯实核心战略资源。近年来,中远海运能源公司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与中远海运玫瑰轮船员通话精神,努力培养和打造一支“敬业奉献、专业精湛、勇毅笃行”的高素质船员人才队伍,逐步形成了以“严管善待”为精髓的“态度上尊重船员、感情上贴近船员、行动上关爱船员、能力上提升船员、安全上严管船员”的船员管理五大核心理念,以及“职业发展工程,绩效提升工程,素质提高工程,在船管理工程,家庭关怀工程”的船员管理5个主要工程。这既是落实集团党组《关于加强高素质船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中远海运能源打造世界一流船管核心竞争力的重点举措,该工程的实施为中国式现代化油轮船队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 ◆党建引领油轮船队管理创新的未来方向 (一)党建引领创新,深化优势转化 持续发挥“党建+”机制作用,通过党员创新先锋岗、创新突击队、创新示范船、劳模工作室等平台激发活力;深化“支部建在船上”,推进“树标杆、创一流”油轮船队建设三年行动,制定“一船一策”对标计划;升级党建联建共建模式,深化与海事、港口、产业链上下游单位的“五联”机制,从“活动型”转向“价值创造型”,构建绿色航运、智能船舶协同创新生态。 (二)突破“两大赛道”,培育新动能 在数智转型上,推进船舶智能管理平台三期建设,在货油加温管控、能耗异常原因分析、PMS自动验证等关键环节加强智能化能力建设;在绿色低碳上,开展全船队碳足迹智能分析及“碳效船级”评价体系建设。攻坚生物燃料应用、碳捕集技术等关键领域,加大营运船舶节能技术改造,积极推进节能装置、节能材料和能耗在线监测设备在船舶上的应用,提高船队运营效率。 (三)深化品牌输出,提升话语权 积极主导或参与国际海事组织(IMO)、石油公司国际海事论坛(OCIMF)、国际航运协会(ICS)、海事局等机构的规则制定,推动船舶碳足迹管理等中国实践转化为国际标准;深化国际合作,举办油轮安全论坛,提供安全增值服务;开展“船舶开放日”活动,宣传船舶文化与标杆经验,提升品牌美誉度。 (四)创新人才培养,强化人才支撑 深入推进中远海运能源“树标杆、创一流”油轮船队建设三年行动,建设创新引领型油轮船队管理模式,引领全船队在创新型油轮船队建设上勇创佳绩;积极开展工会“6+X”系列活动和“五小”活动,鼓励船舶创新创造;通过“双栖制”“调陆试用”等优秀船员调岸选拔机制,着力培养复合型船岸创新型人才;组织开展产学研用的对接活动,开展系列前沿研究,不断开拓深化产学研用合作的新领域、新途径、新方式。 中远海运能源党委“党建+”机制实践是党建引领国企专业领域现代化的生动探索,通过五大机制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油轮船队的管理优势、创新优势,既保障了国家能源运输安全,更丰富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理论内涵,为航运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能源范式”。 【作者单位:中远海运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