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湾畔,智能船舶邂逅千年古港(附图片)
发布日期:2025-07-04   作者:钟远海   字号:[ ]

  本报讯 通讯员 钟远海报道 泉州湾,历史在此留下深深足迹。巍然屹立于入海口的六胜塔守望800余载岁月,它曾为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引航,见证古港泉州的繁华兴衰,目睹航海文化在这座依海而生、因海而兴的城市代代相传。

  6月27日至29日,“百川向海——‘新红专’轮致敬海上丝路文化巡展”步入福建泉州。巡展期间,公众不仅能登上这艘新一代智能船舶,沉浸式体验前沿科技,还能在港口码头近距离探寻古港胜迹,感受泉州港多元共融的魅力。

  参与活动的公众从六胜塔出发,然后走向“新红专”轮。在驾驶室,他们看到了各类智能设备生动地展现了智能航运的前沿成果;在“驭海智启”智能船舶实训中心,他们通过电脑模拟机舱深入了解船舶构造与设备仪器。

  “‘新红专’轮具备远程遥控和自主航行能力,拥有中国船级社最全级别智能船级符号,智能化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上海船研所智能船舶应用事业部高级工程师王晨磊介绍道。该轮在智能系统、船舶操控AI模型算法、虚实融合沉浸式智能教学实训等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全程实证测试“太衍”智能系统,该系统集成人工智能算法、先进传感器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具备自主导航、避障及船岸互通等功能,获中国船级社多项智能系统认证,彰显我国在智能船舶和自主航行技术领域的领先实力。

  “新红专”轮与泉州港的互动,搭建起一个融合智能船舶技术展示与港航文化科普的平台,吸引公众走近航海、认识航海。

  文化巡展间隙,“新红专”轮停靠于中远海运港口旗下泉州太平洋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石湖港区。港区内五颜六色的集装箱堆叠如山,高耸岸桥与无人运输车高效协作,控制大屏实时更新船舶动态与泊位计划,整个港口宛如精密运转的智慧中枢。

  泉州太平洋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操作总监黄景生表示,作为国家一类口岸,石湖港区主营集装箱与散杂货业务,是泉州港最大集装箱航运物流作业区,也是内贸南北集装箱干线的关键节点,集疏运网络畅达四方。

  今年4月,石湖港区新增泊位通过省级验收,投产后港区年产能提升至300万标箱,能满足集装箱吞吐量增长及船舶大型化需求,提升港口通过能力与专业化国际化水平,有效助力泉州湾“海上门户”新发展。

  目前,石湖港区正积极推进智慧绿色港口建设,自主研发港口物流等数字化平台,实施新作业工艺,运用5G等技术实现无人电动集卡作业,促进港口作业链条各要素互联互通、高效协作,同时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岸电全覆盖。

  泉州,宋元时期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与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如今亦是民营经济活力充沛之地。

  泉州太平洋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为泉州“买全球、卖全球”提供有力支撑。公司联合营销中心副总经理苏青攀介绍,目前石湖港区已开辟20余条内外贸集装箱航线,辐射国内沿海及东南亚主要港口,并成为亚洲最大进口散装荒料石集散地。

  为融入“丝路海运”发展,公司打造“新三样”出口枢纽。6月22日,“中国抚州-中国泉州-泰国”海铁联运新通道开启。6月初,晋江港口发展有限公司开通“围头港-金门”跨境电商专线,提升闽台物流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本次巡展活动由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大连海事大学等联合举办,是2025年中国航海日系列活动之一。

  后续,“新红专”轮将前往海南,持续为公众带来航海科普与文化体验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