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航海职业教育 打造航海人才摇篮(附图片)
发布日期:2025-04-11   作者:姜丽莉   字号:[ ]

  日前,在2025年全国海船船员三副/三管轮/船舶电子电气员适任证书考试中,中远海运人才发展院/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2022级航海类专业应届学生初考一次性通过率67%,总通过率保持全国同类航海院校领先水平。

  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质量立校,不断巩固航海教育优势,强化航海专业人才培养,努力打造中远海运特色教育品牌,航海类专业毕业生质量得到广泛认可,航海类专业学生参加适任证书考试一次性考试通过率稳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以质量创品牌

  “坚持质量立校,抓好航海专业建设质量和航海类人才培养质量,是多年来学院秉承的办学治校理念,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的航海教育在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得到广泛认可,打造了中远海运特色的教育品牌。”人才发展院副院长周明顺介绍。

  学院作为老牌航海院校,成立于1976年,被誉为“远洋船员的摇篮”。49年来,学院扎根航海教育,强化专业建设,航海技术专业、轮机工程技术专业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国家级精品专业、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等,学院也成为山东省首批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首批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院校。

  学院毕业生以其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得到企业的广泛认可,航海专业学生参加全国海船船员适任证书考试连续多年名列全国同类院校第一正是学院高水平航海职业教育的具体体现。

  以特色谋发展

  “学院是央企办学,这是学院的特色,更是学院发展的最大优势。”周明顺表示。立足企业、服务企业,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始终紧紧围绕企业需求,不断探索产教融合、校企联合育人的新模式。

  结合企业人才需求,学院与中远海运船员、中波公司等企业合作开设“订单班”,构建了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招生就业等多方面的校企一体化育人机制,实现了学院育人与企业用人的无缝对接。

  同时,学院结合专业特点,探索开展了“校内学习培训+上船实习+返校强化”的“三明治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职业技能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打造特色的实践教学机制,加大实训课程比重,构建与企业生产同步的“仿真+全真”的实践教学环境,与集团内、外单位开展合作,建立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在集团的大力支持下,与中远海运散运共建生产教学实习船“鹏德”轮、“鹏宇”轮。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敬业精神和实践技能培养,打造了船院学子敬业精神好、实践技能强的鲜明特色。

  在创新中求突破

  2020年,集团整合内部教育培训资源,依托集团内11家教育培训机构,组建了集团“企业党校+企业大学+研究院+青岛船院”四位一体新平台,崭新的企业大学承载着更多使命责任。

  学院明确“1+2+3”工作任务,其中“教学”是核心任务,“管理和党建”是两大关键任务,“发展、改革、建设”是三大攻坚任务。抓好教育培训质量,不断巩固和提升学院航海职业教育的品牌和优势是新大学的重要任务。

  学院职业教育优化办学机制,扩大办学优势,按照集团产业需求定专业、按照集团战略发展定规模、按照集团行业地位定层次,海上专业成为集团自有船员队伍的稳定可靠来源,陆上专业精准服务集团岸上产业集群,保持航海类高职专业群人才培养全国领先地位。

  同时,学院组建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高素质船员队伍建设专班,制定《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推动重点专业建设等10项工作举措。

  结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人才发展院不断深化改革,提出做好“深度协同”和“开门办学”两篇大文章,全面深度对接集团产业需求,积极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行职教职培一体化管理,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全面对接集团人才需求和国家船员战略需求,中远海运人才发展院将推动航海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高素质船员队伍建设有机结合,努力培养更多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航运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