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红色”引擎 激活“新质”发展(附图片) |
发布日期:2025-03-28 作者:任梦婕 字号:[ 大 中 小 ] |
党旗飘扬 中远海运发展党委在集团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认真谋划科技创新重点任务和机制举措,积极探索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路径,锚定两大赛道,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力度,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向“绿”挺进、向“新”而行。 坚持党建领航 科学布局谋划发展新方向 公司党委自觉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多次开展专题学习、专题研讨,从思想根源上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公司党委坚持发挥领航作用,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紧密结合产融平台实际,组织召开“聚焦数字智能和绿色低碳赛道,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专题研讨会,形成“新质制造、新质资产、新质融资、新质管理、新质人才”总体思路举措,统筹推进企业创新发展。中期调整产融平台“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举办科技创新人才研修班;完善组织架构成立科创数转部,完善职责定位,开展应用课题研究,推广新技术新工法,制定完善产融平台科研项目管理规定、信息化工作管理办法的制度机制,积极培育和发展产融新质生产力。 聚焦新质发展 党建融合赋能发展全流程 建强组织,盘活资源携手发展。公司党委深入推进“链上”党建工作,推动各级党组织沿产业链、供应链、投资链与集团内外上下游各方等建立灵活、协同、贯通的联建组织,各级党组织紧密结合科技创新需要,积极与科创类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27个党建共建组织,开展60余次共建交流,以党建为桥梁纽带,充分调动和运用“链上”各方党组织资源,积极推进在人才、技术、资金、信息、市场、政策等方面的共享,释放聚合效应,为科技转型集聚势能。 压实责任,推动科技创新落实落地。公司党委始终在战新产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压紧压实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为保障电动船运营专门设立的船舶充换电运营企业,第一时间成立完善基层党组织,做好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干部配备,及时谋划部署并同步推进党支部各项工作。推动党的建设与科技创新工作相融合。集团党建示范点佛罗伦第三党支部积极引导党员在破解难题、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当先锋、作表率,支部负责的全球集装箱数字化处置项目代表集团获第四届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总决赛三等奖。 先锋引领,助推创新提质增效。聚焦重大科研任务、重大工程项目,广泛开展党员攻坚活动,以科研生产实践检验党建工作成效。围绕推进集装箱和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组建全党员攻关团队,切实发挥党员骨干作用,团队推动建设全球首个集装箱碳足迹与环境产品声明平台,立项4份团体标准,有力赋能航运物流绿色低碳发展,牵头报送“可更换锂电池储能柜技术的应用和展望”等两项IMO国际提案正式公布,为推动国际电动船行业发展发出中国声音;“集装箱式电源在船舶动力系统应用技术”被列入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行业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公司科创成果重要性、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着力队伍建设 以人为本支撑发展新未来 聚焦育才聚才建设人才高地。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持续加大科技创新、绿色低碳、智能航运、先进制造等重点领域人才招引力度,2024年招录科技创新、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等方面重点领域人才占总招录人数60%。 加强重点领域人才培养力度。坚持科技领航,认真做好校企合作工程硕博士、管培生、科研人才等方面人才培养计划,积极举荐科技人才进入集团科研骨干人才库;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体系化保障人才成长发展,公司党委与中远海运船员、中远海运人才发展院开展三方共建,深化人才培养协作机制,与上海交通大学开展党建共建并围绕产研融合、人才培养等签署《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聚焦数字智能、管理创新、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全年共开展员工培训291项,培训覆盖率达100%。 建立正向激励机制,突出价值导向。举办“新创杯”青年科技创新大赛,来自公司总部及各单位的20个“数字智能”“绿色低碳”“管理创新”“技术革新”青年科创成果及案例得到表彰奖励,进一步激发员工参与创新动力,增强员工创新自信,最大限度激活创新“一池春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