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一带一路”上闪光(附图片) |
发布日期:2024-12-13 作者:王长旺 字号:[ 大 中 小 ] |
“船艉下倒缆!”12月9日,随着船长一声令下,船员们开始有条不紊地操作,将长达263米的中远海运集运所属新长沙轮稳稳地停靠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港,这是新长沙轮22名船员今年第6次安全、准时地将货物运至南美洲“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巴西。 在这条承载梦想与使命的航线上,船员们尽管因工作与家人聚少离多,但始终铭记习近平总书记“高高兴兴启航、平平安安回家”的关心与嘱托,在自己平凡岗位上参与、见证“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 一件事,一心将货物安全送达 每一天的航行中,船员们都肩负着确保货物安全的使命。大副每天的第一件事就是巡查货物,从危险品集装箱的安全状况到冷藏集装箱的温度情况,任何细节都不放过。遇上风浪,他还需反复检查绑扎情况,组织船员紧急加固,以确保集装箱内货物安全。无论风雨如晦,这项工作从未间断,因为他们深知,货物的安全抵达背后承载的是中外合作的信任与承诺。 轮机部则是船舶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的守护者,通过加强维修保养使得船舶各类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确保货物安全准时送达。冷藏集装箱在航行中出现问题,也是他们迅速抢修,让车厘子、牛肉等冷藏货物始终在适宜温度中完成运输。每一件货物的平安抵达,都凝结着他们的技术与心血;而厨房,则为船员提供营养保障,一日三餐、一顿会餐、一碗饺子,既是对身体的补充,也是对心灵的慰籍。 正是这支团结协作的船员队伍,确保了祖国商品顺利抵达“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也让当地优质商品成功运回中国。这不仅是货物的流动,更是友谊与合作的延续。 一行人,一路讲述中国故事 远洋船员不仅是货物的运输者,更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他们珍视每次与外国友人交流的机会,积极主动宣传中国文化,自信畅谈中国故事。 一次境外购买伙食时,供应商对中国人的表达方式产生了误解,大厨随口的“一般般”,让对方双手一摊表示十分不解。船舶政委连忙解释:“在中国,顾客挑剔商品代表顾客有意向购买,只是想获得还价空间,这是中国人在买卖中的智慧。顾客称赞商品反而是在表达无购买意向,称赞后再告知暂不需要,是顾客礼貌的拒绝。”对方听后恍然大悟,忍不住笑道:“中国文化确实有趣,与西方文化大不相同!” 趁着交流的契机,政委顺势而为继续介绍:中国的文化和国情孕育出了中国人民自己的发展道路,经过几代人对“走自己的路”的坚守与努力,中国已从贫穷落后逐步走向现代化。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全球伙伴共商、共建、共享发展机遇。如今,这一倡议促进了全球经济合作,改善了数十个国家的民生。对方边听边点头,感慨道:“‘一带一路’不仅是商品贸易的经济带,还是世界文化交织互融、世界人民共谋幸福的友谊带,是中国文化与智慧惠及世界的伟大创举。” 一声赞,一往直前的动力 在巴西伊塔普亚港外小镇,几名船员在超市购物时遇到当地汽车维修工人。得知船员来自中国后,工人们热情地邀请他们小酌一杯。一名工人激动地用着生硬的英语说:“We live better!”紧接着他拉起自己的衣襟、指了指自己的手表、拿了拿自己的手机继续说,我们的生活用品全部来自中国,这几年巴西进口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品,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船员们告诉他们:“中国一直是巴西最大贸易伙伴,今年前10个月中巴双边贸易额就已超1.14万亿元,随着中巴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不断深入,会有更多中国经济发展成果与巴西人民共享。而中远海运这支由1400多艘船舶、6万名中国船员组成的中国国家海上运输力量,正是这份承诺的有力保障。”工人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Great nation! great people!”这份由心而发的认同,化作船员们勇往直前的动力,也让船员“一带一路”的航程更具温度与意义。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中国发展的智慧结晶,更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景。在世界广阔的航线上,中远海运船员以辛劳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传递着中国力量,讲述丝路故事,联结世界友谊,用自己的青春书写着“一带一路”历史画卷的航运篇章。 (作者单位系新长沙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