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联动 让“科技之花”结出“产业硕果”(附图片)
发布日期:2024-11-15   作者:张在敏   字号:[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如何践行总书记的指示要求,青岛中远海运今年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中远海运集团“数智赋能、绿色低碳”赛道,聚力打造集团“交通智能装备专精特新制造平台”,坚持校企联动、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积极融入集团全产业链,着力培育“新型工业+要素物流”新质生产力、增强企业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走出了一条“产学研一体”的创新发展“专精特新”之路,“科技之花”在建设海洋强国的征程中结出了累累的“产业硕果”,有效激发了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内生动能,为集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航运科技企业做贡献。

  校企共建为企业增加竞争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青岛中远海运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数字孪生、智慧感知、绿色低碳”为技术研发方向,积极强化与中科院理化所、中科院物质所、武汉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进行紧密的产学研合作,着力提升转型升级进程中的技术研发创新能力,联合推动科技创新的自主研发、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校企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源源不断结出硕果。

  公司所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流体公司与中科院理化所共同攻克“低温流体装卸臂”的技术研发难题,成功推出国内首台超低温LNG船用装卸臂;与武汉理工大学合作推动电子系泊技术方案,满足内河与沿海码头液货船舶的靠系泊需求;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推进港口超大型流体装卸无人作业成套装备的研发,推进构建“码头智能运维控制一体化系统”,为传统码头转型升级和智慧化发展赋能;与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共同推进“散货船货舱清洗机器人成套设备”联合研发项目,并成功研制出集成了最新的智能识别、远程控制、自适应吸附、曲面运动、伺服驱动和高/低压水射流等技术的散货船洗舱机器人,该产品已成功下线,正在积极进行市场推广应用。10月31日集团朱碧新总经理、张勇副经理到公司调研时,专门了解该产品并予以充分肯定。

  校企联合为企业增添源动力

  创新是第一动力。向新求变、数智赋能,助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发展,10月18日,青岛中远海运与山东科技大学、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等7家单位发起,106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组成的“山东陆海空天数智产业联盟”在青岛正式成立,标志着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科创载体平台的合作迈入新阶段,将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与应用,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日,由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山东省海员工会委员会、青岛中远海运所属山东航海学会主办,山东科技大学等单位协办的山东省“数字航海”陆海空天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大赛上,青岛中远海运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散货船洗舱机器人”以全场最高得分荣获一等奖,青岛中远海运通导科技有限公司“船舶智慧空间中设备运维数字化解决方案”项目获得二等奖,充分展示了青岛中远海运在推动创新发展方面的积极作为和科创成果,为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源动力。

  大赛共有来自行政事业单位、协会、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共67家单位约400余人现场参加,赛事通过凤凰网全程直播,近45万人线上同步收看,《山东新闻联播》在黄金时段进行了报道,社会反响良好。

  校企合作为企业注入新活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为深入落实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青岛中远海运积极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加强合作,推动专精特新专业队伍建设,助力公司科技创新,贯彻实施人才阶梯板块化培养,进一步加大优秀人才储备力度,着力提升人才创新技能与实践水平,构建符合公司战略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

  公司与中国海洋大学就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国际化人才培养等进行合作,选用其国际留学生支持海外市场研究;与武汉理工大学青岛研究院就智能制造、物流供应链、海外市场客户运维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开展交流共享;与上海海事大学密切合作,为学生提供见习机会;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就化工安全、油气工程等专业人才培养和相关专业人才的输送紧密沟通,举办专业培训班,引进其专业人才;持续与青岛市人大培训中心开展高级工商管理人员综合素养提升培训,累积培训人次超过120余人,为青岛中远海运科技创新、数智赋能能力注入新活力,有效夯实了创新发展的人才保障。

  9月中旬,青岛中远海运副总经理宋新建专门率领所属企业有关单位人员组成的考察团,赴吉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进行现场技术项目交流考察,重点考察参观了的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吉林数据与应用中心、水下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海底工程技术与装备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并对仿生科学的海洋防污创新、数字孪生系统、无人驾驶工程机械、高性能聚芳醚防腐涂料、爬墙机器人等技术领域的进行了深入交流,就技术对接和项目产学研合作进行了沟通探讨,双方在科技创新、技术研发等领域的合作意愿十分强烈。9月下旬,吉林大学教授团队到公司中韩轮渡、连云港流体公司和特装公司等单位,进一步对技术项目交流考察,深入探讨了在高性能防腐涂料、数字孪生系统、智能机器人等项目技术领域上的合作前景。目前,相关合作正在稳步推进。

  未来,青岛中远海运将持续加强与高校院所的沟通和交流,以需求为牵引,以应用为导向,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努力打造集团“交通智能装备专精特新制造平台”,打通产学研用“最后一公里”,让更多科技成果走上生产线、变为生产力,真正发挥创新驱动作用,让“科技之花”结出更多“产业硕果”,更好贡献集团建设世界一流航运科技企业,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作者单位系青岛中远海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