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希腊比港“洋劳模”的中国行(附图片) |
发布日期:2024-11-01 作者:韩伟 王张飘云 字号:[ 大 中 小 ] |
本报讯 通讯员 韩伟、王张飘云报道 在集团全球化发展道路上,越来越多的外籍员工加入到中远海运这个大家庭中,和企业一起成长,共同见证历史,携手创造新的辉煌。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集装箱码头公司(PCT)“洋劳模”中国行活动早已成为中远海运港口(CSP)跨文化沟通的一道独特风景线,10月18-26日,PCT“洋劳模”2024中国行活动再次成功举办。 为了让希腊同事更好地了解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现代化成果及中远海运国内码头管理和操作经验,此次中国行活动安排了参观中远海运集团、CSP上海本部和厦门远海码头的行程,与国内兄弟企业近距离切磋工作经验。 10月22日上午,来自PCT的8位“洋劳模”参观了集团企业文化展厅,详细了解中远海运集团伴随新中国成长的发展历程以及集团主业、船队发展和企业发展战略。在2019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视察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的视频前,“洋劳模”们驻足观看,重温两国领导人对比港发展的殷切希望。听到讲解员介绍“比港的发展成果一直是中远海运集团企业文化展示厅的明星内容”时,“洋劳模”们露出自豪的笑容。在集团新近投入运营的纯电集装箱船船模前,“洋劳模”们详细询问船舶相关技术细节,由衷感叹中国造船技术的先进,希望该类型船舶将来可以成为爱琴海区域短途渡轮和货船的良好选择。 在中远海运港口上海本部,“洋劳模”们受到热情接待,公司管理层成员徐维锋感慨地表示,作为中远海运港口全球化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14年时间里,PCT年吞吐量跃升至约500万TEU,从服务地中海到走向服务全球,助力比港成为地中海东部第一大、欧洲第四大港口,比港年吞吐能力从150万TEU上升至620万TEU;PCT员工从过去的几百人发展到目前的上千人。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洋劳模”在内的每位员工的勤奋和智慧,是大家让PCT成长为中远海运港口全球码头网络上一颗耀眼的明珠。“洋劳模”们与同事们围绕CSP全球码头网络及企业发展历程、操作管理、IT系统建设和绿色码头等业务开展情况开启主题讨论,互学互鉴。 10月25日,“洋劳模”们实地走访了中国首个自动化码头厦门远海码头的作业区、海铁联运项目建设区和智能集卡作业区等,详细了解码头技术应用和整体运营情况,并与远海码头同事们深入探讨如何在“一带一路”建设及智慧绿色港口的发展中共同发展。午间休息时,远海码头正在举办的员工乒乓球比赛特别邀请“洋劳模”们参与其中,即便语言不通,在球拍挥舞间,运动的快乐始终感染着每一个人,不管是学友还是球友,最终汇聚成一个词——朋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