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碳中和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试运营探访
长江最美服务区生态之旅(附图片、编者按)
发布日期:2024-10-11   作者:郭静 赵雄勇   字号:[ ]

  编者按: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中远海运作为航运央企排头兵,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大保护系列指示批示精神,旗下中国船燃锚定绿色低碳和数字智能“双赛道”,全力推动长江水域绿色航运通道建设,打造了首个碳中和水上服务区——江阴绿色水上综合服务区。

  9月27日,中国船燃在江苏省江阴市举办“打卡长江最美服务区媒体开放日”活动。让我们看看这个吸引了十多家媒体全网打卡的绿色水上服务区的特别之处。

  在波澜壮阔的长江之滨,一项引领绿色航运未来的创举正悄然展开——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旗下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全国首座“碳中和”水上综合服务区在长江荣耀启航。它不仅是一座水上服务区,更是一座生态环保的典范,一处船员们的水上家园。

  “自从有了这座碳中和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加油、购物、休闲娱乐一站式全搞定,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费时费力上岸购买生活物资了。除了能搞定加油和购物,而且还能免费回收船舶污染物,省时省力省钱,真是太方便了!”船民陶师傅高兴地称赞道。

  船民陶师傅口中的“碳中和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就是中国船燃精心打造的全国首座碳中和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服务区由4条油趸船组成,总长360米,可同时保障5条万吨级船舶供油服务。服务区通过加装全景式大功率光伏发电系统实现碳中和;服务区通过加装污染物回收装置,通过第三方转运,实现污染物零排放;服务区通过创新服务,推出无人机配送、水上免费交通、水上篮球场、船员党群服务中心、船员活动中心等服务,打造多元化服务区,成为长江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配套设施最完善的碳中和绿色综合服务区,在服务航运、服务绿色发展、守护长江生态环境中彰显央企的责任担当。

  全国首个水上光伏发电服务区——

  “碳中和”守护碧水长江

  走进这座“碳中和”服务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光伏板,它们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将无限的太阳能转化为清洁的电能。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这里的光伏发电系统总装机容量达到248kwp,安装光伏板420块,光伏板面积约1100平方米,年发电量超过30万千瓦时,不仅满足了服务区自身的电力需求,还为靠泊服务区船只提供了岸电服务。

  具体来说,服务区的光伏发电系统全生命周期可减少碳排放1.57万吨,二氧化硫21吨、氮氧化物19吨,节约标煤2500吨,相当于种植了超过2.5万棵树木。此外,通过智能电网技术,服务区能够将多余的清洁电能输送到国家电网,为千家万户提供清洁能源,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的能源结构优化。实现了水上服务区用能“碳中和”的目标。

  为了进一步减少碳足迹,服务区还实施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包括使用智能电力管控、LED节能灯具、优选节能电器、推广岸电使用等。据统计,这些措施每年可节约用电6000度,相当于减少了约5.9吨碳排放。

  通过这些努力,服务区不仅成为了长江沿线的绿色能源示范点,还为保护长江生态、地方减碳作出了积极贡献。

  水上污染物零排放绿色服务区——

  践行长江生态保护承诺

  在长江生态保护的大背景下,这座服务区通过改造污染物接收装置,实现了污染物的全面接收,通过与水陆两地有资质的第三方合作,对服务区和靠泊服务区船舶排放的污染物进行转运处理,实现了长江上服务区运营过程的零排放目标,有效维护了长江的水质和生态平衡。

  服务区自主设计改造船舶污染物接收装置,在服务区设置多个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污油水回收点,自费引入船舶污染物第三方回收机构,对污染物进行处置和转运,不仅实现了服务区自身“零排放”,还免费为客户船舶提供污染物回收服务。服务区通过强化“一零两全四免费”服务功能,加强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管控,全面压实安全环保责任。自开通污染物回收服务以来,服务区累计为客户船舶接收生活垃圾10408艘次,总量约62681公斤;接收污水10314艘次,总量约7295立方米,这些实际行动不仅保护了我们的母亲河,还守护了长江的清澈水质,为长江经济带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

  全国最大江上绿色智慧生活区——

  为船民打造温馨港湾

  对于在长江上航行的船民朋友们来说,这里不仅是一座补给站,更是他们温馨的水上智慧港湾。服务区内配备了商超,提供各类生活用品,让船民们即使在水上也能享受到家一般的便利。而露天篮球场则成为了他们休闲放松的理想场所,让他们在运动中释放压力,排解水上航行的孤独。

  科技的引领和创新,使得服务区的服务功能实现了多元化。服务区以满足船员对水上美好生活的需求为己任,不仅提供传统的供油、供电、供水服务,还推出了一系列个性化服务,包括船舶配件、船舶维修、物流快递、免费理发、休闲健身、水上交通、无人机配送、远程医疗、船员驿站、水上影院等,让船员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为了给广大船民提供“水上事、水上办”的舒心体验,服务区与海事部门合作,“24小时海事政务自助服务”使船员无需上岸即可办理海事相关业务,极大地方便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服务区打造的非油品牌“中燃易购”,让无人机外卖送货服务在水上成为现实,船员朋友们在锚地登陆“中燃易购”下单,就可以享受方便快捷的无人机配送服务。服务区配备的智能快递服务,为船民们免费提供快递收发,解决了船员网购的难题,打通了水上购物的最后一公里。中燃易购开通以来,累计服务船舶1.28万艘次,服务船员3.56万人次,让船员朋友们享受低碳、便捷、优质、经济的购物体验。服务区通过创新绿色智能服务项目和服务能力,延伸服务内涵,打造船民的温馨驿站,不断提升服务的“厚度”和“温度”,为船民们提供了一个温馨、便捷、绿色的水上生活环境。

  全国首座碳中和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的建成,是中远海运集团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长江大保护重大战略任务的生动实践。它不仅为船员在长江上增添了一座绿色驿站,更成为了中国绿色航运的一个标杆性缩影。

  亮点知多少?

  全国首个碳中和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

  1.推广岸电供电。践行绿色、环保发展理念,服务区在四面环水的条件仍然接通了岸电和光纤宽带,在方便员工客户的同时也减少了碳排放,服务区运行更绿色、更环保,据测算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630吨。

  2.免费供应自来水。服务区通过沉管技术,接通了市政自来水,让员工用上干净水、放心水,还可免费为客户加自来水。试运营期间,服务区已累计免费对外供水6000吨。

  3.免费污水接收。服务区每艘趸船设置独立的污水接收装置,并安装计量设备。通过将3艘趸船一对油舱改造为污水存储舱,改造后服务区污水接收能力1200立方米,每年收集转运的污水近7295立方米。

  4.免费垃圾接收。按照垃圾分类原则设置智能垃圾接收装置3组,自动称重并与海事监管平台联网,记录船舶投放垃圾的数据,做到智能投放、准确监管。试运行以来,收集转运生活垃圾近6.2吨。

  5.商超购物。1艘趸船生活区改造为2层商超,面积近320平方米,更新商超设施设备,包含熟食区、冷冻区、生鲜区、药品区、水产区等,并安装观光电梯。同时,服务区还推出互联网+购物平台“中燃易购”,提供线上、线下商超、代采、代购等服务。

  6.智慧医疗服务。以打造智慧服务区为宗旨,与多所三家医院合作,推出了智慧医疗服务。客户船员有就诊需求,通过扫描二维码,医疗服务就可以为距离几百公里的水上服务区实现远程医疗。

  7.水上物流快递服务。为解决客户网上购物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服务区安装4组智能快递柜,提供近260个智能快递舱位,为客户提供快递收发服务。只要通过“中燃易购”小程序下单,服务区负责快递到船,客户靠泊服务凭取件码就可以轻松取件。

  8.船舶配件维修服务。船舶配件馆提供常用的配件、物资、物料服务,配备技术精湛的修理技师为往来船舶提供备件和维修服务。如果物料备件比较特殊,服务区还提供免费定制服务。

  9.水上篮球场。服务区二层建设了长江上第一座水上篮球场,在船舶靠泊服务区加油期间,船员可以来一场酣畅淋漓的篮球比赛。

  10.船员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区建设了能容纳30-40人活动的船员党群服务中心,为船员提供党群服务、信息咨询、纠纷调解、政策宣讲等服务。

  11.免费水上交通服务。为解决服务区附近锚地和过往船舶船员上下码头的问题,服务区打造了长30米的交通船,提供免费水上交通接送服务。

  12.船员活动中心。服务区建设配套设施完善的船员活动中心,配备水上羽毛球场、运动健身、休闲游戏、船员美发、水上电影院、K歌等服务。

水上篮球场

水上景观带

水上商超

水上理发室

水上绿电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