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以科技创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4-09-13   作者:中远海运大连投资董事长、党委书记 朱迈进   字号:[ ]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航运业作为连接全球贸易的重要纽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这一背景下,近年来中远海运大连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中远海运大连投资)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讲话精神和指示批示精神,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航运强国建设作出了贡献。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生产力的发展脉络,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并结合中远海运大连投资的自身实践,就如何利用科技创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思考,同时也展现了中远海运大连投资在推动航运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坚定决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而国资央企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顶梁柱,在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任务,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26”重要讲话精神(注: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发表了重要讲话,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由此展开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画卷。),应当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

  ◆从工业革命的历史进程中,提升对新质生产力这一科学理论的认知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的概念;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部署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任务;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202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这些都表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复兴新征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决定力量和动力源泉。回顾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其实就是社会生产力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不断发展的过程。从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机械化,到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电气化,再到20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化,科技革新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和生活水平的大跃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高速增长阶段,但随着进入新时期、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过去那种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了。当前,人类迎来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这是在信息革命基础上孕育兴起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以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及人工智能等工具体系为代表的生产力,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新质生产力,会带来根本不同于以往的新质发展。面对百舸争流,谁能抓住机遇,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主动权。

  ◆深刻理解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提供了根本遵循。

  对“技术革命性突破”的认识。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技术革命性突破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集中体现,这不仅包括科学技术的主导地位越来越突出,更表现为新兴技术涌现速度和技术路线突变频率显著加快。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兴技术加速涌现,不同技术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既有技术路线随时可能因其他技术路线的“突变式”进步而被颠覆,这给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了全新机遇。

  对“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的理解。相对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是生产力要素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一方面,要素质态发生转变。新型劳动者是能够适应现代先进技术和装备、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主要从事知识性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劳动者;以软件等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型劳动资料有别于传统以硬件和装备为主的劳动资料,软件与硬件的结合能够形成产业发展新的生态,并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另一方面,要素组合实现跃升,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资料、新型劳动对象等新质要素和传统要素的结合方式,正在从以传统要素为主、新质要素为补充,向以新质要素为中心的优化组合跃升,从结构性上提升了要素组合的效能。

  对“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领会。产业是生产力变革的载体和具体表现形式。新质生产力的产业载体是包括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加快推动产业发展方式的深度转型。一是加快智能化升级。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数字化、智能化浪潮正在深刻改变生产函数,加快制造业生产方式和制造模式的深刻变革。二是推动绿色化转型。绿色低碳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工业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三是推动融合化发展。随着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行业边界越来越模糊,融合化既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提升产业体系效能的必然要求。

  对“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的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体现的是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生成、存储、传输、处理和分析的能力大幅提升,成为泛在的生产要素,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将在整体上带来社会物质财富的快速积累,促进社会经济繁荣和生活方式改善,形成扎根于我国社会文化且符合新质生产力转换要求的现代工业文明。

  ◆深刻把握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航运业带来的新机遇

  目前,我国已成功实现从“世界工厂”到“品牌出海”的跨越性转变。随着贸易模式从“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原始设备制造商)到“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原始设计制造商)再到“OBM”(Original Brand Manufacturer原始品牌制造商)的演进,企业的物流需求正逐步从区域物流扩展至全球物流范畴。未来,国际供应链管理能力将成为推动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实现全面升级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发,导致供应链中断的风险显著增加。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运用新质生产力促进供应链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在全球航运业积极寻求可持续发展路径的当下,新质生产力正逐步成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从智能船舶的涌现到绿色能源的应用,从自动化码头的建设到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运用,再到技术创新与政策制度创新的双重驱动,这一系列创新举措正悄然重塑航运业的面貌,为其降本增效插上了“隐形翅膀”,为航运业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中远海运作为国资央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加快推进培育航运新质生产力步伐。在2024年年初的工作会上,集团确定了“一个愿景、两大赛道、三个着力点、四大战新产业”,处处都是围绕新质生产力进行顶层设计,核心宗旨是将集团建设成为航运科技标杆企业,切实发挥国资央企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的“三个作用”。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万敏强调:“作为全球领先的综合性航运物流企业,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构建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将为全球经贸可持续增长注入强大动能。”目前,集团致力于打造“航运+物流+港口”一体化的全球数字化供应链服务生态,在全球9大海外区域建立了“投资+运营”双轮驱动的供应链资源建设体系,23个海外供应链资源示范项目正稳步推进。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LPG主业优化升级

  在集团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上,中远海运大连投资作为集团LPG运输领域的唯一船队,同步推进数智转型升级,推动LPG航运和危化品仓储运输业务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努力形成更具影响力的LPG航运生态圈,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着力打造“绿色高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中远海运大连投资通过收购、新造、购买二手船等多种方式发展,目前公司运力规模达到14艘(含2艘在建),舱容14.13万立方米,内贸船队规模跃升至国内第二位,仅次于西南海运。2022年通过购买长兴源轮实现了外贸大型VLGC的突破,进入了国际运输市场。与此同时,不断优化船队结构,加快建造乙烯、液氨等绿色船型,未来还将有序发展VLAC、MGC等兼容液氨的液化气船,计划到2028年末,LPG船队规模达到44艘,基本涵盖气体化工品运输各主要船型,实现建设一流的气体化工品船队的发展目标。

  着力构筑“供应链高地”。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供应链,是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集团加快建设绿甲醇供应链和船用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与辽宁省深化战略合作的背景下,中远海运大连投资主动布局氢基新能源赛道,承担东北生产基地到国内外应用基地的全程物流任务,启动西中岛化工及新能源综合物流一体化项目。项目建设液体化学品码头、化学品仓储物流园以及配套的陆上、海上运力。港口端,2023年11月,与西中岛发展集团合资成立大连西中岛中连港口公司,2024年8月30日,2个液体化学品泊位正式开工建设。仓储端,拟建设1座大型化学品物流园,满足甲醇、液氨等氢基新能源产品及其他化工品的仓储物流需求。中远海运大连投资将全力构建“航运+港口+物流”一体化供应链服务体系,履行好“打造东北亚氢基能源中心和海陆大通道”的任务使命。

  着力开辟“创新高地”。创新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动力。中远海运大连投资正在积极融入集团航运科技企业建设实践当中,顺应绿色、低碳、智能航运业发展新业态,组织技术骨干开展新能源船型研究,制定完善符合集团绿色低碳要求的造船技术方案,并应用到未来的新造船项目中。目前,正在推进实施《LPG端到端供应链数智系统》《化学品冷库防火设计规范研究》等5项科技创新项目,并着手开发LPG船舶管理平台和化学品物流园管理平台等数字化工程。下一步,公司将分析LPG物流、化学品仓储物流业务等行业数字化、科技化发展趋势,将科技创新作为重点工作通盘考虑,统筹推进,为集团建设世界一流的航运科技企业加码助力。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一定离不开航运业产业提质升级所带动的航运能力的全面发展。作为国资央企一员,中远海运大连投资将在集团党组领导下,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推动LPG产业链供应链升级,以高质量发展为集团建设世界一流航运科技企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