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书写新“船”说(附图片) |
——写在中远海运重工承建的24188标箱集装箱船项目完美收官之际 |
发布日期:2024-08-30 作者:彭常青 彭会青 字号:[ 大 中 小 ] |
8月26日,随着中远海运重工所属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建造的24188标箱集装箱船东方葡萄牙轮命名,至此,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大连中远海运川崎(简称“南北川崎”)联袂为东方海外货柜公司打造的12艘24188标箱系列集装箱船完美收官。这标志着中远海运船舶制造企业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推动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书写了“大国重器”助力“大国船队”的新“船”说。 新质生产力书写新“船”说。以24188标箱集装箱船系列船圆满收官为新契机、新起点,南北川崎将继续秉持“致力成为全球海上物流载体最佳提供者”之初心,深入贯彻实施中远海运集团、中远海运重工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力争在新能源业务和数字化智能制造两个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向高而行 打造国之重器 南北川崎自主研发建造的24188标箱集装箱船,是目前世界上尺寸最大、设计航速最高、重箱装载量最多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船长399.99米,载重量达22.8万吨,甲板面积相当于3.5个标准足球场,可一次装下24188个标准集装箱,满载后相当于22层普通住宅的高度,堪称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的新一代高性能超大型集装箱船的杰出代表,创造了船舶工业高端制造的中国荣耀。2023年2-3月间,首制船“OOCL SPAIN”(东方西班牙)轮从命名、试航到交付,便引来了各大主流媒体的瞩目。 24188标箱系列船融合了最新技术成果及智能化手段,成功攻克了船型开发、综合节能、结构智能安全分析预报、船用极厚高强度止裂钢研发应用、高效建造技术等难题,具有节能环保、装载高效、智能化程度高等显著优势,油耗、载箱量、营运快速性和安全性等指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能效指数EEDI优于基准值50%以上,先后获得国家2023年度船舶工业创新产品、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产品、第六届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技术类)特等奖等殊荣。 南北川崎积极践行中远海运集团和中远海运重工科创要求,通过技术支援和内部协同,建立起以技术中心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在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突出项目牵动、强化科技支撑、提升创新能力,解锁新质生产力发展“密码”,提升企业创新发展效能,构筑企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翻开南通中远海运川崎的履历便知,在超大型集装箱船设计建造领域,南通中远海运川崎一直走在国内同行业前列。自2000年起,从时为国内最大第五代5400标箱集装箱船建造起步,到后来的1万标箱、13386标箱、2万标箱,再到如今的24188标箱,一马当先,逐个实现国内同型船“零”的突破,创造了多项第一。几代船型的变化,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累积和相似形放大,而是对企业技术发展、管理提升乃至综合实力的极大挑战,为我国振兴船舶工业、建设海洋强国、践行“海上丝绸之路”及“智能制造”提供了有力支撑与工业实践。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与南通中远海运川崎一脉相承的大连中远海运川崎,在其带动下,已然茁壮成长为中国造船界的后起之秀。在系列船建造过程中,南北川崎携手并进、协同发展。面对诸多前沿科技和新产品带来的挑战,发扬敢为人先精神,攻坚克难,实现了多项突破,许多技术应用在国内尚属空白,充分展现出非凡的技术实力和竞争力。 ——全球首创绑扎方案:突破传统思维模式,联合船级社和厂家不断创新,反复研讨测试,最终诞生业界首创的绑扎新方案,实现40英尺和45英尺集装箱无限制混装,满足船东需求。 ——永磁式轴带发电机:采用目前世界上容量最大、兼具发电和助推功能的发电机,实现节能减排的同时,提高了航速,增强了营运竞争力。 ——船体结构全生命周期智能安全管理:为确保全面满足智能船体结构符号“SMART(SHM)”,实现对船体结构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安全管理,专门成立专项研究小组,创造性拓展多路方案,全面满足船东高标准要求,获得船级社高度认可。 ——轴系首次采用美国船级社ESA符号:与美国船级社多次技术交流,最终形成一套满足ESA符号要求的计算方法,并完成实船应用。 ——突破超高强度极厚钢板研发及应用技术,应用极厚止裂钢和结构止裂设计,突破性引入焊缝过渡层,有效防止脆性裂纹扩展。相关技术获得发明专利。 ——综合优化船舶性能。构建船舶全参数化船型自动优化设计系统,实现多航速下船型优化,解决线型兼顾船舶高低速和纵倾状态下低阻难题,单箱单海里油耗在同级别船中属于世界领先。 素以精益管理著称的南通中远海运川崎,不但在企业内部践行先进的精益管理理念,更将触角延伸到与其相关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成己达人,实现双赢。多年前,他们前瞻性与国内钢企开展止裂钢交流,并在接下来的数年间,不间断输出自己的需求标准,推动钢企技术积累。等到24188标箱船项目时,止裂钢国产化装船率达到50%,不仅成功规避了疫情期间跨国物流受限的制约,也带动了国内钢材企业对国外相关技术壁垒的突破。 可以说,24188标箱系列集装箱船的成功建造,不仅体现了中国船舶工业的技术实力,更彰显了中国造船人的创新精神和奋斗精神。在当前世界经济受到逆全球化影响的背景下,24188标箱系列船的诞生,实现了高端集装箱船的国产化替代,提升了我国海运贸易的战略自主性,促进了高技术船舶产业链安全、健康、稳定发展,对国家级“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效应。 ◆向新求质 拥抱数字化转型 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自创建伊始,便着手自动化、智能化建设的谋篇布局,下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手棋”。公司秉持“精益创新、绿色制造、建世界一流船舶”使命,坚持智改数转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通过不断攻关,以数字化、模型化、自动化、可视化、集成化为特征的智能化造船和生产管理体系,一路领跑,成为全国样板,被工信部确立为全国首家船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紧随其后的大连中远海运川崎,也获得国家和地方政府一系列智能制造示范项目评定,2023年底更是成为全国船舶行业首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制造强国和海洋强国的决策部署,响应中远海运集团“智能制造、智慧航运”发展要求,两家企业以“建设五个平台,打造一个生态”为核心,将船舶先进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相融合,围绕“数字化设计”“智能化装备”“智能管控”“产品服务”“互联互通”五个平台,打造“面向客户的绿色产品柔性制造生态系统”开展工作,对船舶总装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稳步推进船舶研发、物流、仓储、生产、产品服务的智能化提升,实现设计、生产和运营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新动能。平台建成后,相应工序生产效率提高40%—400%,产品建造周期缩短15%—20%。大连中远海运川崎智能项目同样卓有成效,推进一个见效一个:“钢板全面印字生产线”生产效率提升90%;FCB/RF焊接生产线作业效率提升50%;钢板自由边智能处理系统的引入投产,改写了业界小组立肋板自由边打磨完全依靠人工作业的历史;智能仓库项目实现多系统数据互通,收发货效率提升50%。在24188标箱首制船建造中,率先开国内800T龙门吊双机联吊5G无线通讯先河,刷新最大搭载单元纪录;以三维激光扫描仪全景采集方式实施数字化箱试,取代传统作业,节省大量吊机使用时间和运行成本,实现了全生产流程管理提升和全工序生产能力、效率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还通过建设信息管控平台,实现造船数字化集成,打通船舶项目计划、设计数据、产品模型、工程图纸、技术规范、工艺资料、加工流程等数据流,深化供应链和智能物流建设,打造“互联网+”售后服务平台,船舶产品信息管理覆盖研发、设计、制造的生命周期全过程。两企业数智技术的发展,为推动中国船舶工业4.0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成果、案例。先后获评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五星级上云示范企业”等荣誉,为推动我国船舶工业智改数转水平提升作出了贡献。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创新是不可或缺的生命力。跻身于世界一流造船企业的南北川崎,创新是流淌在企业生存和发展血脉中的基因,是支撑他们实现一次次跨越式发展的灵魂。 作为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造船企业,南通中远海运川崎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建厂之初,就恪守“建设一流船厂”的理念。在企业跨越式发展进程中,逐步确立了自己响亮的品牌“NACKS”,多个船型创下多项中国第一,打破多项造船纪录,用10年时间走完日本造船企业50年、韩国造船企业30年的历程,奠定了全球最具竞争力船厂地位。随后复刻而成的大连中远海运川崎,通过持续“学川崎”,以其独特的优势异军突起,迅速成长,如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在中国造船界闪烁着璀璨光芒。当前,按照中远海运集团和中远海运重工创新发展战略部署,南北川崎积极投身“绿色低碳智能船舶研制”战新产业新征程,走上创新发展的康庄大道。 ◆向绿谋远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绿色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维度。南北川崎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始终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企业发展全过程,坚持绿色造船、造绿色船,实现生产经营和安全环保协同进步,布局生态文明发展新引擎。 作为国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多次以一企之力影响中国造船业。长期以来,自觉遵守国家和当地政府的环保法规和要求,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全面推进绿色工厂建设。按照ISO标准,先后建立并运行质量、环境、健康与安全、能源四大管理体系,认真履行生态环境责任,切实实施防污减排工作,先后投入上亿元资金对VOCs净化设备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探索和实践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深度治理,取得显著成效,走在行业前列。 与此同时,公司还把生态设计理念引入产品设计,将环境因素纳入产品设计,并充分考虑环境效益,对配套供应厂家提出环保要求,在物资采购中优先采购环境友好、节能低耗、易于资源综合利用的原材料、产品和服务,不断修订完善绿色采购标准和制度,推动供应商持续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共同构建绿色供应链,实现船舶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 在24188标箱系列船建造过程中,南北川崎技术团队坚守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理念,自主研发并承担全流程设计,确保节能环保效果更加显著,各项性能更加卓越,与市场同型船相比更具竞争力。特别是开发应用了脱硫系统和低硫燃油双重系统方案,进一步提升了船舶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已交付的船舶产品除船型领先、性能卓越外,“绿色环保”已成为其被市场极具看好的又一张亮丽名片。 然而,踔厉奋发的南北川崎并没有故固步自封,逡巡不前,而是顺应国际市场潮流,先人一步着手双燃料动力船研发,并抢得先机,签下一批实船订单,其中包括全球最大2.4万标箱级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早在2016年,南通中远海运川崎就完工交付时为全球最大的4000车位双燃料汽车滚装船,引起海内外业界高度关注。如今,大连中远海运川崎也有31万吨双燃料油轮(VLCC)订单在手,成为全球第四家建造双燃料VLCC的船厂和国内首家在VLCC上使用高压燃料系统的船厂,标志着南北川崎均已迈入全球新能源船舶建造第一阵营。 ■本版图片:邵建军、陶良、肖杰、顾宏彬、彭常青 东方西班牙轮 东方土耳其轮 东方泽布吕赫轮 东方瓦伦西亚轮 东方瑞典轮 东方丹麦轮 东方比雷埃夫斯轮 东方菲利克斯托轮 东方格丁尼亚轮 东方阿布扎比轮 东方芬兰轮 东方葡萄牙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