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模式”进入标准化产品矩阵
发布日期:2024-08-16   作者:金维   字号:[ ]

  本报讯 通讯员 金维报道 继今年4月12日“盐城海铁天天班”首列发车,上海中远海运集运(以下简称上海集运)正式开启了跨区域标准化物流产品的样板打造。作为营运试点和产品载体,盐城海铁除了延续“包列”理念,将原先分散、非标的海铁资源进行集束整合,还开创性地采取了“全区域营销”“以箱促链”、一站式地服等管理和作业模式,将整套服务产品进行标准化打包,在进一步建强上海集运供应链交付能力的同时,还在苏中地区通过构建新的绿色通道,为中远海运集运航运主业带来更多货源增量。

  其间,上海集运供应链物流部作为营运主体,对产品营运和操作流程的标准化进行了集中梳理,在基调上确保一致性和高效性;苏中运营中心作为操作主体,按照垂直化管理的要求和全新SOP,对岗位人员进行具体部署;营销层面则通过“全区域营销”模式在短期内形成市场宣传和影响力的快速增长,全域营销后仅3个月就完成包列2369FEU,合作客户225家,均较此前属地苏中运营中心独立推广大幅翻番。

  作为创新样板,盐城海铁在数字化建设上同样不遗余力,在“供应链智造社”,全体地服人员集思广益,先后归口简化了公、铁两式托书,规范TMS录入等一系列流程,海铁TMS上线,进一步强化了对海铁空重箱动态和班列舱位的精细化管理,通过前置配箱为客户削减近一周的等待时间,在物流效率、出运成本和客户体验上都实现了跃迁升级。后续,“盐城海铁”模式将被复制、推广,广袤的苏中大地也为海铁网络的延伸扩展提供了空间,除了既有的海安、盐城、淮安“铁三角”外,下半年规划中的“江都铁路”班列计划将全面匹配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未来,上海集运苏中运营中心将以数字化供应链转型为方向,充分依托中远海运的系统建设,推动区域集装箱运输“公转铁”“公铁水”,不断提高服务质效,增强中远海运在苏中市场的品牌与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