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行在直布罗陀海峡的雾中 |
发布日期:2024-07-19 作者:胡显魁 字号:[ 大 中 小 ] |
感悟自然 北大西洋的冷空气经过一轮的长途奔袭,南下越过伊比利亚半岛后已成强弩之末,与地中海暖湿气流进行多番拉锯战,你来我往缠斗几个月。在春寒料峭的季节,由于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水面温差和上空的暖湿气流汇聚后产生了大雾天气,这几个月时间里,直布罗陀海峡会出现大雾。雾总是可以带给我们一个“仙山雾海”的人间仙境,蜃景般虚化的世界里,一切都如诗如画。这里的雾绝对不是雾霾,所以我既不喜欢也不讨厌它。它在这里,你又赶不走,索性就安心来赏雾观景嘛,既来之则安之。其实,雾气军团是坚决而又从容地压上来,并不快,却给人一种奔腾而来的感觉。它们从不按套路出牌,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没有定式。有时候像老烟鬼,幽幽地喷出一排浓浓的烟圈,毫无美感。有时候像一位画家,把极淡的水墨泼在宣纸上,墨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散侵蚀着,没有固定的线条和笔法,却引人入胜。 在海上观雾,刚刚与晨雾短兵相接的时候,雾气迎面扑到你身上,会微微有点清凉的感觉,甚至有点惬意。过一会儿,凉意就在不知不觉中把整个身体包裹起来,已经感觉到衣服湿漉漉地不舒服了,全身毛孔就像被东西堵塞了,充满黏腻的感觉。恍然觉得眼前的雾淡了些,其实这是错觉。回头看看,就会发现自己已经置身于浓雾之中,而浓雾正在吞噬身后残存的清晰世界。 海岸的轮廓和零星的船只已经变成了晨雾世界的组成部分。当一切被浓雾吞噬殆尽的时候,那感觉真的不太妙,很是缺乏安全感,若在《封神演义》和《山海经》的描述中,这都算得上是“妖雾”。渐渐适应了压抑感之后,也就甘心在这个万物边界不清、相互纠结、潮润温存的世界里被晨雾浸染着。 船在这浓雾中凭着方向感缓缓前行,但不能走太快,不仅是为了安全,更要紧的是走快了会担心自己驾着雾飘起来。慢,却又不敢停下来,万一被浓雾溶化掉了怎么办呢? 航行在这样的雾中,像是碧波狂飙的浪人,寻寻觅觅而又茫然无措;航行在这样的雾中,像是孤独求败的游侠,目空一切而又行侠仗义;航行在这样的雾中,不畏将来,不念过往。一念仙界,一念凡尘,如此安好。 突然,一束金光刺进来,射透了模糊、均匀、宁静、压抑的穹顶。太阳的发威从一道金光开始,转瞬间就万箭齐发。被雾笼罩的世界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甚至还没有感受到扰动,浓雾就在顷刻间溃散开去,直至残存的丝丝缕缕的雾气也消弭无踪,仿佛时间倒回,刚才的真实世界很快就复原了。岸上的行人也多起来了,脚步轻盈。远方传来几声汽笛,那是直布罗陀的轮渡准备起航了,往返这里和隔海相望的休达港。 浓雾早已不知去向了,但临走还是留下一句话:“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不!明天我还会再来的。”是的,冷暖气流就这样一直在直布罗陀海峡缠斗着,晨雾每天笼罩。直到夏季风大举北进,雾季才算正式告一段落。 【作者单位:中远海运特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