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敢为先 干在实处谋发展(附图片) |
——记“浙江省劳动模范”舟山中远海运重工周建华 |
发布日期:2024-07-19 作者:朱煜 字号:[ 大 中 小 ] |
周建华,现任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先后荣获舟山市五一劳动奖章、中远海运集团劳动模范、浙江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周建华带领全体干部职工,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经过他与团队的共同努力,公司逐步建设成为创新活力迸发、绿色品牌稳固、新兴的“中国制造”新亮点,成为中远海运集团修造板块产业结构调整、改革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典范。 扭亏脱困 做企业转型三业并举的掌舵人 面对困境,周建华同公司领导班子一起缜密思考、反复研究,深刻认识到公司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紧迫性。为此,公司果断推进战略转型,调整业务发展方向与产品定位,逐步构建以修船业务、造船业务、非船业务“三业并举”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明确产品定位,审时度势把握船舶脱硫改装市场机遇期,重点拓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及大型化船舶修理改装项目业务;重点建造成熟项目,承接具有良好交付业绩的油轮、穿梭油轮等产品订单;积极探索非船业务,全方位对接舟山油气全产业链发展规划。 经过不懈努力打拼,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连续五年保持盈利,盈利规模持续扩大;船舶修理改装量继续位居全国前三;船舶建造业务焕发新动能;企业职工薪酬福利待遇水平连续六年实现增长。 绿色发展 做自主研发科技创新的领军人 近年来,周建华关心关注创新发展,紧跟时代步伐,在他主导下,致力于公司技术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的提升,大力发展绿色修造船业务。公司构建独立的技术中心,自主设计研发能力大幅提升,顺利通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复审,“15.2万吨穿梭油轮研发建造及产业化”项目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成果、浙江省工业大奖;“15.4万载重吨大型穿梭油轮”项目荣获2022年度船舶工业“十大创新产品”;“绿色节能支线集装箱船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获得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超高压水除锈国产成套化研发成果行业领先,摆脱了对国外技术设备的依赖。2023年企业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与软件著作专利合计数大幅增长。 坚持着眼未来,周建华持续推动完善公司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速科技创新与智改数转战略落地,主导形成“1+3+N”数字化转型顶层规划框架,积极推动“智能船厂”建设。同时,公司深化“产学研用”平台融合,与武汉理工大学、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浙江海洋大学等高校联合成立的省级博士后工作站、“智能船厂创新联合研发中心”相继揭牌,《北斗+5G船厂物流工程车辆智能管控系统研发》项目研发获得集团课题立项批复,博士后研究课题《基于全生命周期的15.4万吨穿梭油轮碳排放强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为工信部两个项目提供支撑。 公司全面推广超高压水除锈工艺,推进废气有组织排放、垃圾分类等,先后被授予“中国修船行业绿色修船示范企业”“浙江省清洁生产企业”、浙江省“无废城市细胞(无废工厂)”“舟山市绿色修船示范企业”“舟山市文明厂区”、舟山市“无废工厂”等称号。2020年,公司成功创建“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成为近年来荣获此荣誉的唯一一家船舶企业。 心系职工 做人才发展工匠建设的引路人 聚焦人才发展,周建华始终坚持发展“人才兴企”战略,重点培育技能岗位菁英。公司获评浙江省“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省级引领企业”;苏宇劳模工作室被命名为“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企业连续多年代表舟山市参加浙江省起重工职业技能竞赛,8名职工获得“浙江金蓝领”称号。 同时,针对海岛交通不便、人才难留现状,公司大力推动暖心工程、民心工程建设,积极协调解决职工子女入学入托问题,牵头制订暖心举措;高度重视职工文化生活,举办职工家庭开放日、徒步大会、职工运动会、职工疗休养等活动,推进职工体育活动中心升级改造,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明显提升和满足。 共荣共富 做造福民生携手共进的贴心人 近年来,在周建华的领导下,公司扭亏脱困的同时,为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继续作出财税、就业等积极贡献。稳定或解决了企业千余名职工和上万名农民工就业问题,且拉动刺激地方消费,促进本地消费升级,在六横岛形成了区域性的“中远海运消费圈”,并辐射市内各区及周边。六年多来,公司每年为偏远地区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工作岗位超6000个,这些刚刚扔下锄头、走进工厂的务工人员年均收入超过中等收入群体标准,且每年稳定增长。 通过数年来的艰苦奋斗与敬业奉献,周建华带领公司上下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企业发展形势,做到深入分析,全面权衡,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断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让公司这艘航船继续劈波斩浪、行稳致远。他也将承载激情,创新实干,不断超越自我,带领企业积极发挥引领作用,为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制造与修理改装企业而继续奋斗。 (作者单位系舟山中远海运重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