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部崛起中“建成支点、走在前列”(附图片)
——为构建中部地区大通道格局贡献中远海运力量
发布日期:2024-07-12   作者:潘智   字号:[ ]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五年前,江西南昌,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时强调,做好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开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五年后,在湖南长沙,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指出,“成绩很大,成效很明显”,在区域协调发展的版图上,中部地区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澎湃动力。

  五年来,在湖北、湖南、江西三个地区,中远海运集运“守土有责”,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谋定后动、谋定快动,用改革的方法攻坚克难,旗下武汉中远海运集运(下称“武汉集运”)以实际行动抓好贯彻落实,全力响应总书记关于加强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强化中部地区大通道格局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在“中部崛起”中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以长江为支点,奋力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为“中部崛起”贡献中远海运力量。

  打造区位优势,以多通道格局打通中部地区物流节点

  湖北、湖南、江西三省位列中国腹地,长江横贯其中,但如何将区位优势变为发展优势,武汉集运在探索中不断强化服务职能,全力打通物流节点。

  坚决执行中远海运集团“航运+港口+物流”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港航协同优势,构建以中远海运港口武汉码头为支点的物流中枢枢纽。武汉集运开通武汉码头-宁波、武汉码头-南沙等铁海联运通道,为客户提供了更稳定更高效的全程供应链运输服务体验。同时,武汉集运持续打造“东通、西进、北上、南下”的立体铁路运输网络,其中武汉/南昌-宁波、赣州/南昌/宜昌-厦门、株洲-南沙等29条铁海联运产品常态化开行,“闽赣鄂一箱通”产品,实现跨区域的通道资源、空箱资源共享。各类新路径的打通,较传统的江海联运方式,最长可节约两周的运输时间,实现通过构建通道网络转变为上海、宁波、厦门、华南均为出海口的优势。

  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串联作用,武汉集运构建“点线面极”高效立体网络。依托区域内30个主要码头的串联作用,武汉集运在长江中上游地区提供常规航线15条,投入总运力63艘船舶,总舱位2万TEU、总吨位35万吨;设计周均班期30班,周均舱位8000TEU、吨位13万吨。武汉集运发挥畅通陆海联动主动脉,其中已实现以武汉为中、上游转运中心,对接洋山港,服务长江中上游地区,拓展联盟化、大型化、定点化服务体系。岳阳、九江两港同步成为湖南、江西两省重要物流节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组合港”,为中部地区广大企业在开辟出海新通道、拓展供应链业务方面提供更大可能。

  全链服务赋能,以更优产品助推中国制造通江达海

  中部崛起的关键就是不断发挥第二产业优势,通过科技创新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而具有韧性和安全可靠的物流供应链,则为推动新业态、新模式、新型产业组织的加快发展实现了更好的赋能,也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武汉集运利用各省内港口及支线驳船资质齐全、自营支线舱位充足等优势,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产品出海提供保障。其中,宜昌公司铺设宜昌港至武汉港始发班轮航线,在白洋港、三宁港实行每周天天班模式运行,为中国最大的精细磷酸盐生产企业之一湖北兴发化工集团客制化物流方案;武汉集运通过“集滚并举”方式,开启海运协同全新模式,串联海内外“两端到门”延伸服务,顺利将501辆东风岚图新能源车运至哥德堡,满足外贸企业的多样化、时效性、全链路物流需求。黄石公司依托“舱仓链”产品,为客户提供进口海运、清关、港口至综保区集卡拖车、综保入区申报、仓库内拆箱、仓储、库内管理以及后期的综保出区申报和公路散卡TMS配送等一系列一站式全链服务,已累计操作近1472TEU货物入保税仓。通过港航协同,武汉集运联合武汉码头为海南逸盛打造码头前置仓模式,为客户提供近3500平仓库容量,客户销售量从原计划10万吨/年增加到20万吨/年,截至2024年6月,武汉集运共计操作海南逸盛12万吨,近6000TEU进出库。

  数字供应创新,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链”接未来

  武汉集运以数字赋能物流供应链,紧密按照集团、集运数字化供应链转型升级部署,在“数字智能”和“绿色低碳”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展现中远海运央企担当作为的生动实践。

  武汉集运所属江西公司启动区块链EDO无纸化进口放货,成为长江中上游第一家无纸化进口放货的港口。2023年完成全球首票电子保单和电子提单的同步流转,在提升客户体验的同时,以多样化的服务,满足客户需求;九江CMC库、伊利进口仓、东风内装已顺利实现WMS系统上线和运行,客户通过中远海运的系统,实现了对全链产品高质量交付和客户端可视化。2023年全年区域内WMS系统累计操作进出库散货1052吨、集装箱599TEU。

  拓展“六全”数字生态,让航贸变得简单,武汉集运依托智能平台双层客服体系,实现数字服务全场景覆盖,融入客户产业,彰显“以客户为中心”的航运初心。

  初心使命如磐,以融合发展形成高水平互促互进

  武汉集运坚持党建领航,深化融合发展,公司党委专题召开党委会、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专项研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部崛起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积极推动央地合作的推进落实。武汉集运党委紧紧围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织积极探索“党建+”融合模式,以“党建+港航协同”推动一体化发展,以“党建+服务创新”实现差异竞争,以“党建+多元发展”提升创效能力,以“党建+市场营销”做大主营业务,为高质量发展汇聚“新”动能。

  武汉集运、厦门集运、武汉码头、厦门远海码头四方党委携手成立“智链江海”党建联盟,通过“党建链”引领产业链、工作链、服务链,锚定“数字智能”和“绿色低碳”两大赛道,寻求实现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业务合作。“江海互济”项目党支部深化港航协同,鄂/赣/厦铁海通道建设总计达到13条,经厦门口岸中转的铁海箱量同比增长58%;“江海互济”项目党支部党建案例成功入选(2023)全国企业党建创新优秀案例,在集团范围内树立了基层党建创新品牌。宜昌公司党支部推动三宁化工项目党建扩容升级,冬储化肥2023年累计出运箱量达到6150TEU,并成功中标三宁化工己内酰胺大件项目。武汉集运综合保障第二党支部将数字化供应链建设、服务质量提升等工作与“三会一课”充分结合,利用“竹韵”论坛小讲堂,引导激励党员干部投身于数字化供应链转型发展,实现西部陆海新通道无水港首票进口GSBN无纸化放货业务,无纸化放货占比达到100%。供应链单元党支部充分发挥“集装箱主业+项目物流”双轮驱动优势,成立供应链项目创效攻坚突击队,围绕水电、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重点物流项目攻坚,累计中标项目25个,签约额同比增长132%。武汉集运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坚持党建领航,承载着航运国家队的使命,凝聚“红色力量”,激扬“蓝色梦想”。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中部崛起的宏伟蓝图指引下,武汉集运将将进一步围绕“强化中部地区大通道格局”这一工作要求,以集团与湖南、江西省政府战略协议为框架,加快促进地方深度融入全国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发挥好中远海运“大国船队”作用,按照集团党组“四个领航”总要求,践行中远海运集运“融链创新、聚劲而上”理念,激发“四股劲头”,围绕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效益攻坚“第一要务”主线,紧扣“守正创新、互融互促”工作要求,持续提升央企服务地方经济水平,强力推进各项服务举措落地见效,为中部地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