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海峡的雨夜
发布日期:2024-07-05   作者:何昌林   字号:[ ]

  感悟自然

  提起马六甲海峡的天气,航海人则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为这里临近赤道,极易发生不稳定天气现象,幸运时会看到几个水龙卷,冷不防一场暴雨让天空黑得分不出时辰。冬日的凌晨,我们在马六甲海峡航行,准备穿越新加坡海峡驶往国内,正是在此遭到一场暴雨的突袭。

  从我值班起,船就进入了马六甲海峡第六区。想起上一次的经历,我仍然脊背发凉。那是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我用雷达和视觉瞭望都没发现任何危险。突然正前方亮起一抹微弱的灯光,用望远镜看,月光下一条小舢板正荡悠悠地用手电筒朝我晃。我立刻大转向才把他们甩到安全距离外。这种雷达扫不到又不点灯的小舢板着实让我捏了一把汗,也让我长够了记性。所以,今晚我望远镜基本不离手。

  所幸今晚还算顺利,同行的船并不多,偶有零星渔船,并不影响我们正常航行。从灯光上看,对面航道西行的船舶不少。在朦胧月光下,可看见航行灯远远地忽闪着,像眨着眼睛对东行船舶道着“航安”;驶过后,尾灯一闪一闪地消失于月色中,只留下阵阵余波弄碎海面,泛起淡淡银光。“今晚天气真好啊!月亮比十五那天还圆。”我打开了话匣子。水手是老资历了,语气严肃地说:“不要高兴得太早,这里变天比变脸还快。”

  果然,才过了半小时,我突然发觉月亮不知何时收住光芒躲进了云层。朝月亮隐匿的方向望去,隐隐约约看见一片乌云悬在空中,低得触手可及。不一会儿,闪电开始在乌云中蹿起来,像暴起的青筋布满乌云,仿佛要使出全力下一场狠雨。紧跟的是一声接一声的炸雷,随后,“噼噼啪啪”的雨滴和钢板的撞击声在甲板响起。才一会儿,密集的暴雨就把眼前的夜色变成一团怎么也化不开的墨,笼罩着我们,前方再也看不到一丝光亮。我有些发慌,又故作镇定地打趣道:“你的嘴开过光吧!”水手只是“嘿嘿”一笑。

  我果断拿起电话打给船长,一口气报告完当下情况。正等着他的指示,电话那端却不见回答,只听“啪”的一声就挂断了,紧接着就听到船长的推门声。雨下得更大了。船长判明情况后,立即把主机减到安全航速,命水手转成手操舵,安排我按照公司体系文件要求逐一采取措施。随后,我加入到瞭望的行列中。雨太大了,驾驶台窗玻璃上的水像瀑布一样流,根本看不透。我尝试了几个地方,总算在左侧面那块不迎风也不迎雨的窗玻璃处找到一个清晰的瞭望点。我拿着望远镜像侦察兵一样专注地盯着前方。不知船长是何时开启的汽笛,平时雄浑深厚的汽笛声在气势磅礴的雨声里显得苍白无力,不仔细分辨根本听不到。

  等雨停的时光紧张而又漫长。我们在雨夜的航行像是穿越一条无尽的隧道,总是看不到有光的尽头。直到凌晨4点,那片乌云才被我们甩到身后。雨也变得稀疏起来,过往船舶的灯光再次映入眼帘,紧张的气氛才得以缓和。渐渐地,厚厚的云层变得稀薄,月亮重又慢慢钻出云层,像刚从水里捞起来一样,愈发明亮了。看着再次洒向海面的月光,仿佛刚才的经历只是一场梦。雨停了,一切恢复正常,我也正好到了下班的点。

  来得猛、来得快,正是马六甲海峡雨夜的暴脾气,主打的就是突袭和狂躁。不过,正是这样的突发性天气才能检验船员的责任心和应急反应能力,更能检验船舶对公司体系文件的执行力。有时候,我觉得这般像马六甲海峡暴雨的逆境对海员来说并不都是坏事,至少我们可以在应对中知道自己的不足。

  【作者单位:新浦东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