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湘线”“西部陆海新通道”粮油专列飞驰而来 |
发布日期:2024-07-05 作者:马藤娟 张洁 杜小峰 字号:[ 大 中 小 ] |
本报讯 通讯员 马藤娟、张洁、杜小峰报道 近期,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所属各单位利用物流资源和网络优势,深挖通道建设动能,在“公转铁”“海铁联运”上有效发力,着力提高运输效率的同时,为客户降低物流成本提供持续助力。 植物油罐式集装箱专列成功首发 6月25日,一趟罐式集装箱专列满载着广州富凌食品科技公司生产的植物油在广州南沙发车,驶向湖南长沙。这是广州中远海运物流持续在“公转铁”模式上发力,与广铁、铁龙、广州港等单位携手为客户打造的又一植物油罐式集装箱专列。 由于植物油压榨原料依赖进口,国内植物油生产企业主要积聚于沿海地区,消费地分布在各地,为此每年有大批植物油通过公路运输方式从华南地区调运至全国各地,其中湖南地区为高油饮食需求地。而公路运输存在运价浮动、货物易受污染、能耗高、车辆资源受限、时效性不稳定等问题,广州中远海运物流植物油项目团队针对这些运输痛点,与多家单位互联互动,整合铁路运价和运输政策,为路易达孚的合资工厂广州富凌量身定制了植物油铁路罐式集装箱铁运方案。相较传统的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运价优惠,发车稳定,可降低植物油在运输过程中受污染的风险,并兼具绿色低碳的优势。 “若通过公路运输,1000吨植物油需要30辆油罐车往返奔波1500公里,共消耗9吨汽油,能耗高。和广州中远海运物流一样,路易达孚注重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公转铁’不仅能为其降本增效,还能降低运输碳排放水平,有助于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植物油项目团队负责人介绍说。 本次专列的开通是广州中远海运物流与路易达孚继六月初共同打造全国首列散装粕类饲料原料集装箱铁运专列后,再次联手对粕料及油脂物流供应链进行深入探索,标志着双方全方位合作发展再上新台阶。广州中远海运物流也将在推动两条专列常态化运营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植物油项目全链路物流服务,助力客户及产业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澳大利亚粮食进口专列顺利抵达 6月25日,一批来自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港的30个集装箱粮食,经湛江港中转后顺利原箱抵达遵义阁老坝站,实现了从澳大利亚经湛江港到遵义“一箱到底”“一单到底”运输。这是广东省首条可采用CPT贸易模式(全称为Carriage Paid To,意为“运费付至”)的海铁联运线路,由湛江中远海运物流携手贵州远海陆港和华南中远海运集运共同打造,为两地经贸合作开辟了新通道,助力贵州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迈向新台阶。 该线路具有“托运人一次委托、费用一次结算、货物一次保险、多式联运经营人全程负责”的模式特点,实现了广东省首单在境内段运费计征进口税收时的全额扣除,进一步为企业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前期,湛江中远海运物流派出报关业务骨干与湛江海关多次深入探讨,研究内陆运输税费政策、报关资料的提供以及报关单的规范填制,从申报到税费缴纳仅用时半个工作日,实现了西部陆海新通道境内运费扣减惠企举措在广东省正式落地,为后续同类业务内陆运输税费扣减优惠提供了示范。 该批货物抵港时恰逢端午小长假,为避免产生滞柜费用,湛江中远海运物流提前联系海关查验部门以及码头操作部门,安排符合粮食查验要求的查验抽样场地,配合海关做好抽样查验以及送样工作,并在检验结果出具后用半天时间办理了放行手续,为本次业务的成功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