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荷风古田荷风古田荷风(附图片)
发布日期:2024-06-28   作者:左义山   字号:[ ]

  来到五月的古田村,在远远的田野边就看到一片种植的荷花。几亩方塘中,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绿叶撑着一个个园盖,偶尔还有些水珠在叶面上流淌,荷叶之间则是支满了红色的、白色的荷花,或姹紫嫣红,或白肤凝脂,或娇羞欲滴,或曼妙妩媚……一阵清风拂过,送来袅袅清香,扑鼻上头入心。荷塘边的房屋略显土色,平淡无奇,倒是墙边的半山坡上挂着的宣传牌十分醒目——“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八个红色的大字定格了这片景色的主基调。赏荷的人忙着合影,听课的人驻足思索,夏日的烈阳依然遮挡不了一个个膜拜的眼神。唯有阵阵荷风消解这初夏的酷热。

  我是第一次来神往已久的古田学习,和一群又一群前来寻求力量、探究真理的人一样,诧异于这种物资贫乏与思想高深的鲜明对比。这片闽西红色土壤孕育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浴血奋斗的种子,承载了中国革命早期奋斗的历史足迹,始终是这般的朴实无华、沉静低调,以致让我不敢相信“政治建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些光芒万丈的思想精髓竟生发于此。当初,这需要何等的功力方为之得;而今,我们牢记使命,才会不忘初心。正可谓,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日夜奔流不息,早已物是人非、形态各异,唯有照耀山川大地的太阳依然熠熠生辉。

  政治建军的思想让中国共产党统一和明确了军队的政治属性,让人民军队第一次真正有了灵魂,从此走上了英勇善战的成长之路。“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在这里得到巩固与发挥。这些,不仅是我党建军的指导思想,更是基层党建的方法论,教会了广大基层党务工作者如何在一线开展党的建设,如何更好地发挥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些光辉思想,将永远闪耀在中国共产党的党史上,使我党永葆青春活力。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正是从才溪乡开始,在毛泽东同志倡导下,我党才开始大兴调查之风,把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作为我党联系人民群众,从实践中解决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切实实为人民服务的一种优良作风。自此伊始,调查研究的作风不仅壮大和成就了中国共产党,也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是成为我们党开展好各项工作的一种有效的方式方法。

  中国革命从古田走向了胜利,中国共产党从古田开始成长成熟,中国共产党人在古田荷风的润泽中进一步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饱满了为中华民族谋出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赤诚情怀。

  风一程、雨一程,前赴后继功必成。在当今波谲云诡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团结和带领全体中国人民接续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使命、历史自觉和现实担当。尽管国际环境险象环生,西方反动势力不遗余力、毫无底线地极限打压,丝毫不能动摇我们坚毅前行的定力、步伐和节奏。因为,我们有生生不息的基层党建力量,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是切实为民的政党,是深深扎根基层的政党。永葆青春活力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征。

  荷风阵阵,沁人心脾,令人神清气爽。加强政治建设,强化政治引领,夯实党建基础,使基层党组织充满战斗力和凝聚力,是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根本要义和主要任务。坚持“三会一课”等传统党建科目,继承创新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切实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教育党员、引领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推进我们的伟大事业。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涵咏古田清荷之风,我们党员干部就要真诚地扑下身子,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深入群众之中,了解群众疾苦,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有的放矢、切中肯絮,进而解决实际问题,切实为人民谋福、为党尽忠分忧。

  回望古田荷风,心念共产党人之初心,当尽一身之责,不负来时所愿。

  【作者单位:天津中远海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