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航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考(附图片)
发布日期:2024-06-28   作者:苏金波   字号:[ ]

安全文化是一种柔性的管理,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只要能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将安全操作、安全理念等贯穿安全生产的始终,将安全意识扎根于船员的内心深处,就能实实在在推动船舶安全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船舶的中心工作是安全生产,安全生产不仅关乎船员的生命安全,也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安全工作代表着航运企业整体素质和形象,是航运企业生命力的标志。因此,必须建设一种长效机制来确保航运企业的本质安全至关重要。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其中安全文化是安全工作的灵魂,它以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船员的安全行为,让船员养成自觉的安全行为习惯,推动着企业安全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充分认识安全文化建设的作用

安全文化建设能弥补技术装备的不足。船舶的安全管理点多面广、不确定因素多。一方面船员来自不同的劳务公司,素质参差不齐,有些人自主保安意识不强;另一方面船上技术装备不足,安全设施也不完善。为此,必须从解决人的问题入手,依靠人的主观能动性来弥补客观缺陷。通过提高船员队伍的素质,增强主动管理的安全意识和自律管理的安全观念,以精、细、严、实的管理方式弥补技术装备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安全文化建设能规范船员安全行为。人是安全管理的主体和客体。在安全生产人、机、环境三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同时也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因素。因此,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在人。能否有效地消除事故,依靠人的主观能动性,依靠人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依靠人对安全问题情感认同。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培养、教育和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质,这完全符合安全生产的规律。

安全文化建设能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安全管理正从传统的经验型和事后型向依靠科技进步和不断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质的现代化安全管理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没有先进的安全文化作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就会迷失方向,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模式也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安全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形式,它区别于传统安全管理形式,是安全管理的高级阶段,其特点就是将安全管理的重心转移到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质上来,转移到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上来,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提高船员队伍素质,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提高安全文化建设的系统性

安全文化建设包括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层面,旨在有效整合人、机、环境要素,实现三者的和谐。企业安全文化是一个集合体,涵盖安全教育、安全制度、安全管理、船员安全技能、领导干部的安全管理理念和安全价值观等方面。企业文化反映船员关注安全、预防事故、关爱生命的态度和能力,体现船员的安全信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代表着企业形象。为此,必须全面地掌握安全文化建设的系统性要求,重点做好三个方面:

搞好安全观念文化建设。安全观念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应重点突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从“人本安全”的高度出发,通过各种安全知识、安全法律的普及和培训,提高每个人对生命健康价值的认识,真正树立安全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安全高于一切”的观念。二是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切实加大对安全意识的宣传力度,掌握新的安全技能,不断提高船员做好安全工作的自觉性。三是各级领导干部应从船员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切实树立“责任重于泰山”意识,把安全视为使命和责任,切实做到落实责任抓安全、依靠科技抓安全、以人为本抓安全、带着感情抓安全,真正维护和保障好船员的人身安全权。

抓好安全行为文化建设。安全行为文化建设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关键。目前的船舶生产都处在各种复杂的环境当中,具有复杂性和危险性。如在大风、暗流、暗礁、渔船、海盗、作战区等航行时,都不同程度存在一定的客观危险,但有危险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会发生事故,这就需要有效规范船员的行为,使船员提高警惕,做好作业行为安全。为此,就必须搞好安全行为文化建设,而搞好安全行为文化建设的重点就是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不断加强船员的个人操作行为、岗位作业标准、安全法律法规、操作技能和安全专业知识的规范化培训,有效提升船员的安全技能和规范船员的操作行为,实现船员作业环境安全无隐患。

做好安全制度文化建设。这是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重点。制度是保证安全目标任务落实的重要环节。在安全管理中,一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使安全生产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执法有据;二要切实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落实责任,建立起覆盖各单位、各工种和各个工序的安全管理网络,有效控制生产过程,监督船员的生产行为,起到有效的防范作用;三要建立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做到赏罚分明,对安全生产有突出贡献者给予重奖,对造成事故的要重罚,通过硬性手段提高船员的安全责任感;四要依靠科学技术和先进的设备等物质手段来预防事故,保证安全;五要建立起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果断行动,有效控制事故扩大;六要整合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形成系统的、科学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安全制度文化的建设。

◆增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增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实效性,主要是突出做好重点内容和关键环节。

树牢“两个理念”。即持续理念和以人为本理念。一是要树牢持续理念,安全关乎船员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也是企业稳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航运企业要将安全文化建设作为长期任务,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二是树牢以人为本的观念,以人为本,尊重人权,保护生命,激发船员的积极性和安全生产责任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安全文化创建的重要目的在于激发人的自我防护意识,调动人们自律安全的积极性。只有启发、引导、才能强化安全意识,增强防范意识,提高安全素质和技能,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才能达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的安全状态。

要坚定“三个信念”。三个安全信念: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安全是干部的政治生命、安全是船员最大的福利。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为此,企业要在保证船舶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展示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企业风貌;安全是干部的政治生命是指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干部的责任更大,一旦发生事故,必然是安全一票否决,必然要追究“一把手”的责任;安全是船员最大的幸福是指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发生事故,对其家人而言,则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心灵创伤和终生的痛苦。

要筑牢“四个支点”。建设安全文化的目的是实现持久稳定的安全生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发展。安全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在具体工作中要筑牢“四个支点”:即筑牢“强化管理、理顺情绪、规范行为、改善环境”这“四个支点”。强化管理是基础,理顺情绪是前提,规范行为是手段,改善环境是保障,这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工作,离开这些,安全文化建设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要抓好“五项工作”。这五项工作具体为:一是要转观念,提升安全思想境界。就是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要始终把思想观念摆在首位,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宣传学习一系列安全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二是要抓基础,强化对船员的教育培训。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把每一个人都变成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即自己管理自己。人的素质决定着企业的安全生产,提高人的素质对安全生产尤为重要。通过教育培训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三是要建立机制,完善责任保障体系。就是要从强化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入手,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一级对一级负责,狠抓事故责任追究制,要充分发挥监督检查作用。四是要常引导,构建和谐安全氛围。就是要随时掌握船员思想动态,做好安全生产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消除安全上的思想隐患。五是要靠科技,创造良好安全条件。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加大安全投入,优化系统环节,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从根本上改善作业环境。

把握好“六个方面”。为了全面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把握好六个方面:一是牢固树立安全文化重在建设的思想,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要克服各种安全文化的片面认识,正确处理“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的关系;二是建设安全文化必须立足企业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别人的成果;三是必须把提高船员的业务素质摆在突出位置,要通过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全面提升船员的整体素质;四是必须以持之以恒的精神来整体推进;五是必须及时研究解决制约安全的突出问题,针对船舶安全生产以及船员思想等各方面的实际,不断探索研究;六是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开创安全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作者系洋宁湖轮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