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红色引擎” 以“链”上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附图片、编者按)
发布日期:2024-06-28   作者:钟欣琪   字号:[ ]

  编者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党组关于深化党建融合工作部署,广泛宣传报道各单位聚焦集团“明确一个愿景,锚定两大赛道,突出三个着力点,抓好四大战新产业”工作思路,深化党建融合的成果,集中展现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团结奋斗、攻坚克难、拼搏创效的风采,进一步凝聚力量,振奋精神,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航运科技企业贡献力量,本报开设“融合之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主题宣传”专栏,从本期起将陆续刊发各单位深化党建融合的系列报道,敬请读者关注。

  2024年以来,广州中远海运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党组关于深化党建融合工作部署,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以党建工作引领企业改革发展、管理提升、科技研发、服务创新、提质增效等重点任务,推动党建融合再上新台阶。

  点燃“红色引擎”

  打造高质量发展“党建链”

  广州中远海运始终把抓党建强党建作为第一责任,把企业改革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夯实党建基础、创新支部建设、建立联动机制、汇聚先锋力量、建强党建链条,将党建优势切实转化为公司创新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基层组织筑链。认真落实集团基层党建三年规划体系推进,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修订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推动党建工作考核与经营业绩考核有机衔接、党建责任与经营责任有机融合。

  党纪教育强链。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以钉钉子精神落实中央巡视整改,锤炼过硬干部队伍,坚守宣传思想阵地,持续正风肃纪反腐。

  特色品牌育链。以“品牌党支部”特色党建项目为切入点,挖掘一批融入生产经营、突出亮点特色、有较大影响力的党建品牌,系统总结、宣传推广基层党建工作的经验和成效,选树培育先进典型。两个基层党支部被集团党组命名为基层党建示范点。

  先锋队伍强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积极构建“引、育、用、留”全过程人才工作体系,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全面启动“育材”工程人才培养计划,多维度畅通人才成长和选用通道,建设素质能力过硬的干部员工队伍。

  激活“绿色动力”

  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链”

  如何厚植“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党建领航,锚定集团“两大赛道”持续发力,广州中远海运以一以贯之的奋进姿态探索着这一重大课题。

  心怀“国之大者”,践行央企使命。公司坚持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党建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激活公司发展“绿色动力”。设立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与工作小组,建立健全公司科技创新体系,将党建工作与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生态有机结合作为重要任务,制定《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管理办法》,将科技发展规划纳入公司整体规划,加强科技支出预算管理、科技创新平台管理,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及奖励。鼓励支持各单位通过走出去对标交流,联合科研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力争在技术创新工作中取得新突破。

  拥抱数字智能,建设“启航企业”。2024年上半年,公司设立深圳中远海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探索布局船舶智能导航,努力实现导航系统核心技术和产品的国产替代。

  公司旗下海宁科技着力解决电子海图领域“卡脖子”问题,先后启动长江电子海图数据发行系统、AIO数据叠加项目及电子海图软硬件一体化项目研发,推动电子海图业务向产业链上下游布局延伸;开拓发展国产高通量卫星通信服务及相关应用,气象导航、卫星通信、智慧船舶等延伸服务取得新进展。半年内,已获6项发明专利授权,累计取得10项发明专利、32项软件著作权,核心竞争优势不断增强。海船工程成立项目组研究实践环保经济型表面处理工艺,研发改良激光熔覆技术,实现了船用舱口盖液压缸项目核心部件自主研发生产。目前该项目已取得《一种耐腐蚀的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聚焦新能源,赋能绿色航运。围绕集团战新产业发展部署,公司成立新能源项目研究小组,跟踪船用新能源生产技术工艺及发展趋势,寻找项目关键资源,积极争取融入集团船用新能源产业链,为集团及航运业减碳发展赋能。净海环科以技术创新扩大船舶油污水处理网络,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利用一级防污资质,牵头成立防污分会,制定《广州港船舶污染清除业务联防联控机制实施方案》,建立了独具特色的船舶污染清除“广州模式”。

  擦亮“金色名片”

  建强高质量发展“产业链”

  发挥党建领航掌舵作用,加速产业能级跃升,助力企业做强做大,是广州中远海运深抓党建与企业改革发展融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数字转型提效能,深化改革展活力。为激活产业发展强劲动能,公司以深化数字化转型为抓手,持续强化数字赋能,建设“运营型总部”“创新型总部”,打造数字化产业布局。立足业务需求推进数据治理项目开发,提高数据治理水平;进一步增强数据集成平台对公司经营管理的支持力度,依托信息化、数字化技术提升管理效能。推进SAP系统、业务系统与司库对接,实现税务系统和费控系统上线工作,全面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净海环科业务系统一期项目上线运行,实现了废矿物油转移处置等环节数据的全链路追踪管理;远海建科物业服务平台软件完成开发,打通了线上商城业务;远海健康成立海珠区第一家护理院——江南护理院,积极开拓养老健康市场,并成功上线船员健康-药品配送及管理系统,有效提升了市场推广及客户宣传效果;广州新海医院以持续稳步推进改革工作和新业务大楼规划验收为重点,助推打造重点专科、发展优势专科,开辟与三级医院差异化竞争赛道;海船工程探索推动船修业务向境外拓展。

  融入区域发展,发挥央企所长。公司积极融入并服务好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等区域发展战略。旗下海南环科将海南马村油污水基地工程作为2024年首要任务,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周密部署、倒排工期,确保保质保量完成,并充分利用船舶油污水处理平台资质,创新海上服务项目模式,成功切入海上风电油污水项目。

  秉持使命责任,主动担当作为。海星旅游不断深挖沉浸式消费互动新模式,在深耕服务品质、办好惠民好事中找准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切入点、着力点。以创建“星品牌、‘心’服务”党建品牌为抓手,创新打造“吃、住、行、游、娱”一体化的旅游全产业链模式,以暖心、细心、用心、舒心的“心”服务托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完善酒店业务、职工疗休养业务、差旅业务,让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职工群众。

  生产经营出题,党建工作破题。公司扎实推进“党建+产业转型升级”工程,把党建工作深度融入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提质增效、安全生产、合规运营等重点领域,实现同频共振、互促共进。

  公司各级党组织作为抓融合、促落实的责任主体,把党建融合作为重点任务,每年加强统筹谋划、工作部署和协调推进。建立党员责任区,党组织联系基层,党员联系群众;在项目攻坚、市场营销等工作中建立党员突击队,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责任落在岗位上,争做先锋模范。认真开展劳动竞赛和创新创效活动,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成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研发创新、市场开拓等主题开展学习研讨。积极开展党建共建,以党建引领促进业务协同发展。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广州中远海运全力打造航运数字科技和航运环保两大战略产业,推进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规划落地,同时发展健康养老、旅游休闲、航运配套服务、物业经营与工程服务等多元化业务,不断提升产业协同创新能力,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联动协同”的发展格局,擦亮产业转型升级“金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