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向深蓝星辰大海
发布日期:2024-06-21   作者:施朱宏   字号:[ ]

  海螺声

  21世纪是海洋世纪,走向海洋是国家强盛的必由之路,建设海洋强国是民族复兴的题中之义。青年人当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海洋强国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走进南通中远海运船务海洋工程博物馆,我了解到南通中远海运船务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国有大型远洋船舶修理基地,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世界奇迹!为了更进一步走向深蓝,我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便主动向馆长询问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刘海粟先生为“南通坞”题词的故事。馆长眼里闪着光,激动地说:“1991年,15万吨级‘南通坞’的建成填补了中国修船业空白,结束了中国不能修理7-15万吨大型船舶的历史,缔造了中国修船史上令人惊叹的一段传奇。”听到这儿,我不禁为家乡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而感到无比骄傲。

  走进海洋工程博物馆船模展示区,我的目光一下子被“希望1号”和“希望6号”的模型吸引住了,馆长告诉我,“希望1号”是世界首座圆筒型超深水海洋钻探储油平台,获评“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希望6号”是中国海工装备制造企业,从国外获得的第一个海工总包项目,标志着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业向高端产品设计建造里程碑式的重大跨越,获得了“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走向深蓝,我看到企业通过数次转型,展现了南通人文精神和拼搏精神,展现了南通“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企业屡次面对挑战和困境时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和不断突破的创新精神,激励着船厂员工和一代又一代南通人优江拓海、向海而生、砥砺前行。

  参观结束前,我在星辰大海的誓言墙前缓缓举起右手立下誓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步走”总的战略安排作出了精辟阐述,从8个方面明确了第一步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2035年,既不是近在咫尺、也不是远在天涯。

  我期待,那时我国深海载人潜水器下潜任务早已实现数千次,更多更优秀人才进入海洋事业,为实现海洋强国梦继续拼搏奉献;我希望,那时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全民共同的海洋意识,这一中国理念在各国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下落实为将全球海洋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之海、和平之海与友谊之海”的“世界行动”。

  未来其实并不遥远,无论星辰大海,还是诗与远方,征程未有穷期,我们与世界携手前行,海洋强国未来可期,问道强国未来有我。

  【作者系南通中远海运船务职工施伟林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