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创新 开启客商管理的云端之路 |
发布日期:2024-06-07 作者: 字号:[ 大 中 小 ] |
新航程·青春行 2023年12月某一天,中远海运大连投资的会议厅里火热非凡。5位青年员工轮番上台,围绕创新创效各抒己见,一个个聚焦公司发展实际的“金点子”让现场观众交口称赞。最终,战企运营团队的客户供应商管理系统方案拔得头筹。该系统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完成开发测试,年底前上线使用。跨越2个部门、3个科室,3位青年从自己本职工作发端,在公司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大趋势下积极思考、勇于实践,一步步开启了公司客商管理的云端之路。 数字化能发挥出管理的最大价值 “只有通过数字化手段,才能让客户和供应商管理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孟凡楮与李玮佳有着同样的认识。两个人同属运营部,一个负责客户管理,一个负责供应商管理,工作对象虽然不同,工作内容却有很大的相似性。目前公司的客商管理工作主要通过办公软件电子存档和文件纸质审批流转进行,重复性工作多,对于产生的海量数据,既没有时间、精力,也没有科学手段去挖掘分析。 2022年入职伊始,孟凡楮接受了一份采购信息化设计方案的任务。经过对集团和公司的采购供应商管理模式深入了解后,他第一次感受到量身定做采购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因为数字化系统带来的精益化管理将会进一步降低公司运营成本,从而提升利润率。 李玮佳也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由于行业的集中性,一个客户背后往往关联着一个或者多个客户,这些资料既是公司拓展新客户的最佳来源,也是公司战略决策的第一手资料。公司将在“十四五”期间实现从集团社会化产业组成部分到LPG端到端物流服务商的转型,届时所面对的客户和供应商数量会更多,而目前的管理模式很难满足发展需要。因此,建立一个自动化、流程化、协同化的客商管理系统迫在眉睫。 很快,两人有了进一步尝试的机会。2023年8月25日,公司团委发起“涌创新之浪,领青春之航”创新创效活动。经过层层角逐,5个青年项目团队突出重围,进入到了最终成果展示环节,他们就是其中之一。 搭建系统就像盖房子 团队的第三位成员来自战企部的张溥杰,去年刚加入公司。他讲述了工作半年来的感受:以往在实验室或实习单位,自己更多是一名单打独斗的算法工程师,专注于解决一个个细节需求;而现在的工作角色变成了项目经理,需要一开始就谋划好整个系统的四梁八柱。“建系统就像盖房子,首先要有一个框架。”张溥杰说。 三个人第一次讨论,各自阐述了想法。孟凡楮和李玮佳关注最多的是这个系统能够解决多少实际问题,着重于具体细节功能的实现;张溥杰认为,方案的核心是厘清要实现哪些流程的数字化,要将关键的环节先管控起来,首要任务是先搭建一个框架,至于一些细节功能可以在版本迭代中不断完善。 由于双方侧重点不同,这次关于系统功能的“头脑风暴”一开始并不顺利。随后,孟凡楮与李玮佳向张溥杰讲述了目前工作的重点,张溥杰也查阅了相关制度文件。经过一番交流,三人达成了共识。紧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一次次的线下讨论;微信群里上千条的沟通消息,他们一条接着一条捋、一个接着一个分析,确定了系统的三大功能模块——智能分析、采购与供应商管理、客户管理。流程梳理清楚后,项目方案很快成型。 人工智能融入管理的首次探索 在三人的讲述中,最让人耳目一新的是把人工智能技术融入管理,这对于公司来说是第一次。 客户画像是对企业理想客户的详细描述。每年年底,李玮佳所在的客户室都会对客户做一次全面评估,可以称为“手工版的客户画像”。在系统里,这一部分工作将被人工智能代替,评估维度也更加丰富和科学。经过大量的数据训练,每一个客户所形成的画像信息将与市场信息相结合,自动预测并调整定价及服务策略,这样既提升了客户体验和忠诚度,同时也能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智能分析的对象还包括采购和供应商。在深入挖掘和整合分析公司采购数据后,系统会自动生成具有图示化表达的采购成本分析报告,将与运营部的生产经营分析报告一起,从“开源”和“节流”两个角度为公司精准决策提供信息协助。系统还能通过对供应商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自动生成供应商使用率,提供供应商国产化和市场可替代性等情况,对于市场可替代性低的产品服务,自动提醒经办人留意安全合规性,有效保证公司内部供应链的多元和韧性。 对于数字化建设,孟凡楮有着自己的理解:“公司发展愿景是打造一流的物流服务商,最终目的是实现供应链整合,数字化有着独特的优势。一方面,数字智能化的分析能够优化服务水平、提升客户服务体验,也能更好开拓新客户;另一方面,智能化的供应链管理能够保证公司供应链持续稳定,在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客商管理系统的云端之路是这几名青年员工投身科技创新的一次探索和尝试,他们身上彰显出来的青春力量则是公司青年队伍干事创业的一个缩影。在中远海运大连投资,还有许多这样的青年人,虽然入职时间不长、经验资历尚浅,但都以企业转型发展为使命,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驶出自己的航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