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照耀着新兴产业工人(附图片)
——以“农民工党建”引领新兴产业工人助力共同富裕工作纪实
发布日期:2024-05-17   作者:郭秋旺   字号:[ ]

  逐浪新时代

  “高举伟大旗帜·奋进壮阔航程”主题教育典型案例征文选登

  2011年11月,中远海运重工党委以“属企化”深化“属地化”,构建四方组织协调联动网络化“农民工党建”新格局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得到了中组部和全国知名党建专家的高度认可,得以经验推广。

  一晃已经过去了十多年。在这十多年里,从中远海运重工诞生的多个世界领先的修造船项目走上了央视,登上了世界舞台。而这些项目诞生的背后,依然是那些扛起“党员突击队”大旗的农民工党员和农民工兄弟姐妹,他们不分昼夜,拼搏奉献,用勤劳的双手打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大国重器。

  作为浙江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先试的海洋城市重要央企,作为经营船队综合运力全球最大的中远海运集团旗下重要船舶修造基地,舟山中远海运重工结合企业实际,聚焦国家始终关心关注的农民工这一群体,就如何提升农民工技能水平、增强就业竞争优势、提升薪资待遇和福利保障等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和探索,并依托“农民工党建”这一载体,在“为企发展、为民服务、为党分忧”方面做出全新的尝试。

  以党的名义,召唤数以万计的新兴产业工人助力产业兴城的伟大实践

  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首要任务就是做大做强国有企业,为“生活富足富裕”提供基础条件,让共同富裕这块“蛋糕”做成、做大、分好。

  舟山中远海运重工认为,能不能做好“农民工党建”,根本在于能不能始终抓住“归属感”“感召力”这一核心命题。通过探索构建的“属企化”理论,让党组织和党员找到组织;通过倡导的“帮分承包方成功就是帮自己成功”的理念,赢得广大基层的信任;通过党组织和党员的示范带动“裂变效应”,让数以万计的新兴产业工人奔赴海岛开启共富之路,召唤数以万计的新兴产业工人大军投身船舶修造事业,最终换来“一个企业激活一座城”的巨大成就。

  据统计,从2004年建厂至今,近6万人相继来到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所处的六横——一座海岛上工作,以“中远海运效应”带来了岛上的“船舶产业革命”,也正是这场六横的“船舶产业革命”,激发了“六横速度”。2004年,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所处的六横镇工业产值13.9亿元,船舶修造业总产值4.03亿元;2020年,六横镇实现工业产值110.6亿元,其中4家大型船企完成产值67.3亿元,占地方工业经济总量的60.8%。10余年来,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0%以上,船舶修造业产值增长了15倍,这就是“船舶产业革命”激发的“六横速度”。

  舟山中远海运重工的快速发展更是带动了六横全岛船舶修造业的超常规发展以及产业集群、商业集群的巨变。

  近年来,浙能煤电、武港码头、中奥能源、金润石油、燃料乙醇等大型项目纷纷落户六横,初步形成了以船舶修造业、港口物流业、大宗物资加工、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等海洋产业为主体的产业格局。

  回望这些成就的取得,是近20年来数以万计的农民工大军投身六横地方经济建设的伟大贡献。正如2020年初全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地方政府派出“飞机、汽车、火车专列”前往全国各地接员工返工,从内心深处尊重这部分群体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贡献。其间,接返工人的每一辆汽车上都挂着“六横-您的第二故乡”的标语,更表达了地方政府对于全体新兴产业工人最崇高的敬意。

  命运共同,帮他们成功就是帮自己成功

  船舶修造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90%以上的生产工序都是由农民工来完成。仅以舟山中远海运重工为例,自有员工1200人左右,而农民工达7000余人。

  既是“命运共同体”,也是“利益共同体”。

  “利益共同”是帮农民工成功的兴趣点。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推行“外包管理科学化”解决方案,依托“星级管理”和“准入、考核、退出办法”等平台,辅以“三工转换”和“技能培训”等手段,外包队伍的管理能力显著增强,农民工稳定性逐年提高。近年来,依托企业技能人才培训的持续推进,农民工技能水平得以全新提升。

  2020年、2021年两年间,企业联合浙江省人社厅、浙江省总工会、中远海运集团工会等举办“浙江省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多名农民工取得了前两名的好成绩,并被授予“金蓝领”荣誉称号。其中,船体工区农民工班组长刘文富带领河北、湖北、河南带等40余名班组工友,通过提升技能水平和管理效能,连续6年创收,工友平均年收入达到13万元。刘文富个人也凭借优异的表现,被授予“全国优秀农民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我是一个来自河北的农村孩子,能够带着几个兄弟打工赚钱感觉已经非常满足,更让我没想到的在这里还能获得这么高的荣誉,这是值得我和我的家人一生值得骄傲的奖励。”刘文富说。

  “命运共同”这个词就是他们生存的关键。近年来,船舶修造行业持续低迷,江苏、浙江等众多修造船厂倒闭也导致一大批外包队伍破产。得益于中远海运的品牌支撑,舟山中远海运重工连年保持盈利,造船订单连续、修船业务饱和,让外包队伍深深体会到有了党、有了国有企业是多么的重要。

  而从2018年至今,舟山中远海运重工年修船业务总量连续5年位居全国前十,近3年连续每年都位居全国前三,造船业务手持订单量可维持到2026年下半年。与此同时,企业连续三年实现效益稳步增长,利润屡创新高。

  “如今,能在中远海运重工打工最让人放心,企业发展得好,我们有钱赚,队伍就有发展。”来自四川的外包队负责人李长阳这样讲述对于“命运共同”的理解。

  杜绝欠薪,是“农民工党建”实践成果的一个缩影

  “欠薪”,一直是农民工最担心也是社会最关心的问题。对于全家依靠一人打工的农民工而言无异于最沉重的打击。

  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是如何让“劳资”不再矛盾的呢?

  一方面,舟山中远海运重工将工人权益保障的目标设定为“零投诉”。通过党委、工会联合农民工联合工会,由人力资源部对所有外包队伍的工资发放、劳动合同签订、职工健康体检、购置人身意外险等工作进行全程监督。

  另一方面,企业设置外包队伍“进门”条款,设置队伍“风险抵押金”,通过两个月一次的经济运行分析专题会,全程掌握外包队伍盈亏状况,及时预警并协助解决矛盾,确保队伍健康运行,使农民工欠薪这个令人棘手的顽症迎刃而解,杜绝“劳资”问题发生。从2014年至今,企业未发生一起劳资纠纷案件。2022年,舟山中远海运重工还被评为“全国金牌调解组织单位”荣誉。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新冠疫情袭来,让服务行业受到较大冲击,而反观造修船企业,得益于企业生产的特殊性和连续性,工人就业保障优势得以更加凸显。仅以舟山中远海运重工为例,近两年劳动力稳定率较往年提升30%以上,新工人招聘难度也显著降低,一些“外卖小哥”等服务行业的流动人员也更加愿意尝试到制造业企业工作。

  疫情已经过去,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疫情所带来的影响,对于六横所在的舟山市的经济发展,以及第二产业劳动力的变革,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让新兴产业工人在这里找到精神文化家园

  为人民服务,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

  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农民工党建”的目的也是服务好农民工,这体现了央企的社会责任,更是党建工作的动力所在。

  “让每一个农民工安安全全地把钱赚到手、拿回家,这是我们企业的职责所在。”舟山中远海运重工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周建华非常关心农民工安全工作,将安全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前提。

  加强安全培训和职业健康管理,确保了每一个农民工安全生产。企业每年初对新进厂的工人开展“三级”安全培训,要求持证上岗,并按规定配备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护设施。其中,企业建立了“全景VR安全体感中心”,组织工人实景感受安全教育和安全风险,让工人切实体会安全的重要性。

  同时,企业通过技术革新,从生产作业环境源头上改善工人作业条件。近年来,企业相继推行了“船舶超高压水除锈”“5G+AR远程检验”等技术,在降噪、降尘等方面实现绿色革命,相关技术和实践成果处于行业领先。

  近年来,企业未发生一起重伤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连续5年实现“零中暑”。企业人人安全、自主安全氛围已经形成。与此同时,企业安全工作的业绩也得到各级的认可,近年来相继被授予“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中国绿色修船企业”。

  “进了一个门、就是一家人”的理念,是企业多个方面提高农民工社会地位的最真诚的体现。

  全方位促进公平,让发展机会更加均等、发展成果人人共享,形成效率与公平、发展与共享有机统一的富裕图景。“公平”是建设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对于外来务工的农民工群体而言,“公平”更体现在社会地位的尊重和保障。

  “农民工”这一概念是社会上对保持农民身份的外来务工者的一种通俗称谓,这个称谓一般与“文化水平低、素质差、弱势群体”等固有的印象相连。相比于“农民”这个称谓,“农民工”在特定条件和表述下,其实带有一定的“歧视性”。

  舟山中远海运重工的“农民工党建”所倡导的重要一点,就是逐步淡化最终摒弃农民工的称谓。如今在工厂里,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基层职工,对农民工群体都统称为“分承包方员工”“工人师傅”或“新兴产业工人”,从称谓上做起,给予他们充分尊重。

  与此同时,企业还在更多方面体现对这部分群体的尊重,最直接的就是不区别对待。多年以来,舟山中远海运重工在衣食住行、子女入学等多个方面提升服务质量,同住一个小区、共用一个食堂、共享企业资源,让他们认为与企业内部职工没有区别。从2015年至今,企业投资近8000多万元改善了分承包方员工的居住条件,为他们添置了空调、热水器,建了1000平方米的健身房和图书馆,让他们感受企业的关怀。企业每年协调当地政府,为农民工解决了200余名子女入学、入托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我在其他船厂也干过活,但没有一家公司能把我们的衣食住行放在这么重要的位置,让我们这些农民工在这里感受到了尊重,更感受到了关爱,我很感动。”一位来自云南的女性农民工李天会这样感慨道。

  与此同时,企业的群团组织每年还开展“子女义务辅导班”“职工运动会”“家庭开放日”等活动,帮助他们分担子女教育“任务”,让他们充分参与企业精神文化活动,用关爱取代冷漠,让边缘成为主体,让五湖四海的农民工兄弟姐妹成为一家人。

  从被关怀到创造价值,新兴产业工人在建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有了新的角色

  产业兴城、产业工人兴市。在建设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数以万计的新兴产业工人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更带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让更多的中国百姓成为共富路上的受益者。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自舟山中远海运重工2004年入驻舟山六横以来,六横仿佛一夜间产生了化学反应,六横船舶产业的兴起更带来了大量的物流、人流等资源,为地方百姓带来了无穷的商机,产生了财富效应。

  “中远海运效应”带来的头脑风暴,让海岛的人们开始用全球的视野审视脚下的土地,办企业、开酒店、当工人,转变了身份,改变了生活;“中远海运效应”带来的全新理念,更让本土的修造船企业开始用国际标准开展生产经营,造精品、强服务,提升知名度、创造高效益。根据六横管委会统计信息数据显示,六横直接以“船舶”“船配”冠名的企业超百家,2000万元以上工业产值企业中,船配企业超过了15家。

  “产业兴城”助力业兴民富。舟山六横这个昔日的渔业大镇瞬间蜕变成了临港产业新兴之城,数以万计的人口使得六横商贸业迅速崛起,曾经的宁静之地变得日益繁华。在六横商业街两旁,酒吧、酒店、餐馆鳞次栉比;电影院、大综合超市、大型健身房和各式培训班相继建成。修造船行业蓬勃发展带来的巨大商机和财富,让18年前还是以渔农为主的六横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产业提升带来的更是生活宜居。数以万计的分承包方员工真正成为助力地方共同富裕路上最重要的价值创造者。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身处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区的浙江,舟山中远海运重工将始终牢记2004年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企业视察时的殷殷嘱托,牢记“国之大者”,彰显央企的使命和担当,在建设共同富裕的征程中继续书写幸福中国的故事。

  夏赵丹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