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浪击水 坚毅航海者驶向远方(附图片) |
——勇闯比斯开湾侧记 |
发布日期:2024-03-22 作者:姜凯轩 字号:[ 大 中 小 ] |
作为集团的首届管培生,我怀揣着无比激动和钦佩的心情,登上了中远海运集运所属中远海运狮子座轮,开始了属于自己的航海之旅,还记得从欧洲返程时,经历了比斯开湾汹涌波涛的洗礼,实属人生难得的体验。 比斯开湾是北大西洋东部的海湾,介于法国西海岸和西班牙北海岸之间。它的海底大陆架很陡,在一海里的距离内,水深能从二百米一下变到二十米,相当于水下的悬崖峭壁。遇到大风时海底暗流兴风作浪,特别是当风向和海潮方向相反时更加危险。对于航海人来说,比斯开湾是躲不开的海域,更是彰显海员富有挑战精神和必胜信念的必经之路。 中远海运狮子座轮在大西洋沿着非洲大陆北上之时一片风平浪静,可是南下回程时,恰逢比斯开湾“大发雷霆”,完全是另一个极端。在冬季低气压的威胁下,天气骤然间变得“狂暴不安”,整个船体在不断地被蹂躏,舱盖和绑扎桥发出像是要断裂似可怕的声音。滔天的巨浪盖过驾驶台顶,如天女散花般撞击瞭望窗,离心刮雨器来不及清扫海水,雷达天线也被大风吹得几乎停止扫描。船艏和驾驶台顶上无线电天线都被吹得时而像弓背的老人,时而又像一把射箭的弯弓。风速表的显示器上也赫然出现了时速高达近百公里的疯狂暴风。 9级狂风恶浪铺天盖地般涌向我们的巨轮,激起层层银白色的浪花掠过船舷,与汹涌的波涛在船艉汇合,径直穿越四百米的船身,飞越高耸的驾驶台。船舶在汹涌的海浪中艰难前行,散发着不屈不挠的力量。这就是比斯开湾任何时候均有可能发生威胁航运的猛烈雷飑,它变化多端、难以预测。 整个船体20度的倾斜,使我半夜从床上滚下,整个屋子的抽屉全部被“狠狠”拉开,躺倒的行李箱在房间里来回拉扯。在餐厅吃饭时,直立行走了这么多年的我根本无法站立,服务员在每个桌子上铺上了白色布料,增加摩擦力,防止餐盘“飞舞”。如果不经历一次晕船的航行,又怎么算得上成熟的航海员呢?我强行将马上就到咽喉的酸胀感狠狠咽下。 英勇无畏的几十个小时,我的心境也正经历着翻涌不定的变化,仿佛要勇敢地冲向天堑。毛国民船长在驾驶室神情一脸严肃,目光锐利如鹰,紧紧地盯着船舶雷达和电子海图,神情充满着敬畏,给人一种不可动摇的坚定感。吴渊政委驻足于库房和食堂,检查已经固定好的绑扎是否松动,安抚照顾晕船的各位实习生们。甲板部的兄弟们在大副肖红星的带领下,早在到达比斯开湾之前,就奋战于甲板舱室,仔细检查水密装置使其保持良好状态,检查和加固货物绑扎。轮机部的兄弟们在轮机长沈加亮的带领下,于机舱里紧紧盯着船舶主机和动力设备的运行情况,不放过一个数值异常和一声机器的异响,让人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压迫感。 果然,时间才是平息大海最有效的镇静剂。搏杀了几十个小时,暴虐的狂风开始一点点退出了舞台。十海里、五海里、最后一海里,我们冲过去了!到达了伊比利亚半岛的西海岸,迎接我们的是在清风下跳跃的碧波,是在阳光照耀下的微微水纹。我抬头远眺狂风骤雨后的海面,宁静中透着深沉的韵味,深邃而广大,浩渺无垠、延绵不绝,似乎在诉说着生命的坚韧和力量,让人心生敬畏和感慨。 雨过天晴,沐浴着馋人的阳光,我踱步于甲板之上。当手握住白色栏杆时,一股奇怪的粗糙摩擦感侵入手心。抬起手掌一看,白色的颗粒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我先是闻一闻又舔一舔,居然是海盐!这是昨晚咆哮的巨浪留下的海水,水分蒸发而留下来的,大家纷纷笑称其为“海钻石”,仿佛是大海留下的珍贵宝石一般。 海运即国运,向“以浪为伍,以海为家”的中国航海人们致敬!是你们劈波斩浪迎飓风的勇敢无畏,是你们砥柱中流创辉煌的辛苦付出,撑起了中国航海事业的脊梁,相信终有一天中华民族的航海梦也终究会成为现实! (作者单位系中远海运狮子座轮) 写在最后: “风浪中,万物起舞,叮当作响,甲板上的集装箱叫嚣着想要挣脱那牢牢的束缚,也似乎呐喊着为我们加油助威,唯有室外的风哀嚎着竟有人与之抗争的不服,合奏出一台风浪交响曲。最终顺利穿越比斯开湾,完美避开8+涌浪,愿从此一路平静,涌不再高,风不再大,风雨之后见彩虹,期待着涌浪之后镜面一样的平静海洋!” ——来自中远海运狮子座轮机长沈加亮的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