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后会有期!(附图片)
发布日期:2024-01-12   作者:刘凡其   字号:[ ]

  中远海运特运所属天惠轮完成南极罗斯海新站建设物资卸运任务后,本着保护环境的原则,利用等待冰况转好的这段时间装载了部分建站用不到的框架集装箱、建筑垃圾等。等到所有作业结束,经过短暂休整,极地中心与公司共同研究决定,天惠轮于2023年12月28日从罗斯海起锚返航。天惠轮30位船员兄弟的南行故事就此告一段落。

  从2023年12月7日抵达新站到28日起锚返航,21天的时间里,天惠轮的船员们在南极这片极寒的土地上拼搏、奋斗、挥洒汗水,留下了珍贵而难忘的记忆。

  21天,许多“第一次”历历在目

  第一件货物离船:此次在南极的卸货作业方式,对于绝大多数兄弟而言都是第一次全新尝试。货物从大船卸运至驳船,再由驳船运至码头,跟常规的卸货作业相比,对操吊手、驳船操纵人员以及指挥人员都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随着第一件货物平稳卸到驳船、绑扎稳固、安全运抵码头、直到安全离船,现场作业人员终于对整个过程感到心里有了底。之后的卸货作业都按照这一模式紧张高效展开。

  第一次靠泊码头:不同于其他港口完善的靠泊设施,新站的建设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为了方便驳船靠泊卸货,中铁建的工人智慧地利用集装箱临时搭建了一个简易的码头。满载货物的驳船靠近,岸上的中铁建工人协助带缆,驳船首次平稳靠泊,货物顺利卸至码头。尽管天气情况复杂,但所幸前期准备充分,第一次卸货一切顺利,接下来船岸作业人员紧密合作,撸起袖子加油“干”。

  第一次上岸徒步:在作业空档期或是短暂的上岸交流和休息时间,一些船员有机会踏足南极大陆。在许多人的印象里,南极是一个冰雪覆盖的世界,而当我们真正踏上南极大陆的土地时,一切都变得不可思议。在极地中心老前辈的带领下,部分船员有幸去附近的山上徒步,兴奋、喜悦、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21天,见证了很多“高光时刻”

  见证了新站的建设:天惠轮开始作业一周后,我们受邀参加南极新站主楼最高框架柱起吊安装仪式。大家看着新站从刚来时候的一片平地到现在初具雏形,感慨万千。此刻,所有人付出的汗水、晒黑的脸颊、投入的每分努力都是值得的。期待早日看到新站完工后的样子。

  见证了中远海运旗帜在南极飘扬:2023年12月14日,天惠轮部分船员在新站举行升旗仪式,见证了中远海运旗帜首次高高飘扬在南极大陆,飘扬在中国罗斯海新站。

  见证了南极的肃穆和温柔:2023年12月27日,天气正好,装货作业和航前准备都已完成。利用难得的空闲时间,“天惠”轮有序组织船员分批出行,乘坐小艇在新站附近沿岸远远欣赏了南极的美景:海边延绵不绝千年不化的冰架、岸上数不清的小企鹅、形态各异的大小冰山……大家无暇顾及烈日当空和寒风刺骨,都深深沉浸在大自然的美丽馈赠中。

  21天,留下了许多“铁汉柔情”

  这段时间,天惠轮船员、极地中心和中铁建工作人员拧成一股绳,相互配合,共同应对挑战,与恶劣天气抢时间。遇上突如其来的风浪,岸上人员就安心住船,船员回不到大船也没关系,新站总会为大家准备干净床铺和可口饭菜,久而久之,大家相互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企鹅本就是南极的主人,我们不会去打扰它们,它们可能也知道我们没有恶意,久而久之,大家似乎和企鹅也成为了朋友。工作时它们不时来“探班”,休息时也总会有几只小企鹅来“串门”;有兄弟与不远处慵懒的海豹一起晒太阳,跟偷吃咸鱼的贼鸥斗智斗勇。远离家乡和亲人,工作繁重、生活艰苦,这些温馨瞬间成为我们最美好的慰藉。

  21天,值得全体船员回味一生

  2023年12月28日晚,天惠轮正式拔锚启航。没有值班任务的船员都走到船尾,向着新站的方向缓缓挥手,与她道别。目送新站渐行渐远,直到最终慢慢消失在眼前,很多人这才晃过神来,依依不舍地跟新站说了再见。

  返航亦是一段新的征程,又有新的挑战。起初还算顺利,罗斯海湾风平浪静,但第二天就到了密集冰区。这次没有“雪龙2”号的领航,天惠轮更加格外小心,船长根据“雪龙2”号和公司提供的冰情图不断改变航线,寻找开阔水域缓慢前行。

  2024年1月1日,天惠轮顺利驶出冰区,将穿越西风带,预计下航次到新西兰装货,回归常规生产作业,南极之行就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此刻,天惠轮已踏上新的征程,将在新的一年里继续谱写追逐“海洋强国”梦的新篇章。

  南极,后会有期!希望“天惠”可以常态化执行极地任务,希望今后有越来越多的中远海运人参与其中,也祝愿伟大的祖国越来越强盛,携手全球其他国家一起,认识南极、保护南极,让这颗冰雪明珠永远纯洁、璀璨。

  (作者单位系天惠轮)

扫一扫 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