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航运力量 |
发布日期:2024-01-12 作者:本报评论员 字号:[ 大 中 小 ] |
评论 新年伊始,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来到中远海运集团控股的科技型上市公司中远海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调研。作为在沪中央企业、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主力军、航运业科技标杆企业,中远海运将以此为重要机遇,牢牢把握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进一步深化央地对接合作,加快推进世界一流航运科技企业建设,提升航运资源全球配置能力,更好地助力海洋强国、航运强国、交通强国建设。 近年来,中远海运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牢记“国之大者”,聚焦主责主业,努力建设世界一流航运科技企业,以“大国船队”的使命担当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航运力量。 科技创新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我国和世界发展的新方位,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提出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思想、科技创新理念和科技创新战略,部署推进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发展和改革举措。中远海运以此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不断提高认识、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正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推进高水平科技自强自立。 科技创新是顺应航运业发展新趋势的迫切行动。科技创新是社会生产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在科技赋能时代,科技创新深刻影响着全球各行各业的产业布局和竞争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对本行业提出了要“顺应绿色、低碳、智能航运业发展新趋势”的要求。当前,行业技术性规制愈发严格,科技竞争愈发激烈,数字化技术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能抓住这个时代就是抓住了机遇,而科技创新是实现航运业转型发展的根本,立志领先的全球航运企业都在直面持续科创课题。 科技创新是顺应集团发展方向的具体实践。面对激烈的全球化航运物流竞争,要想在行业转型中赢得先机,在满足客户需求中脱颖而出,必须通过科技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集团不仅具有航运业优势,也有科研和智造产业基础,这是我们建设世界一流科技企业的关键所在。“十四五”启动以来,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本行业本企业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科技领航,推进体制改革,科创体系日趋完善、科研能力持续提升、科创成果逐步显现。 近日,中远海运下属的扬州中远海运重工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相关报道详见本期A2版),这是国家对集团船舶修造产业集群在绿色低碳方面成果丰硕的充分肯定,也充分体现出中远海运这艘绿色、低碳、智能“大船”的科技含量。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中远海运科技创新潜能正在点滴实践与收获中不断释放,科技创新引领集团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大。集团上下正聚焦数字智能和绿色低碳两大赛道,锚定建设世界一流航运科技企业目标稳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