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574天,当地用工比例超90% |
秘鲁钱凯港项目1号泊位主体结构施工完成 |
发布日期:2023-12-01 作者:郑逸君 字号:[ 大 中 小 ] |
本报讯 通讯员 郑逸君报道 11月16日,随着1号泊位码头结构面层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历时574天,秘鲁钱凯港项目1号泊位水工主体结构施工全部完工。 秘鲁钱凯港项目1号泊位为散杂货泊位,最大设计船型75000DWT散货船,水工结构采用高桩梁板结构型式,泊位长295米、宽22米,端部加宽至30米,基础采用174根直径1米的钢管桩,码头上部共计4个结构分段,排架间距10米,横梁、轨道梁等高连接,预制、现浇叠合面层结构,上部结构混凝土量共计9300立方米。 1号泊位施工充满技术挑战和管理难度。技术方面,该泊位与次防波堤同步施工,在次防波堤未完全建成前,施工海域仍受长周期波浪影响,桩基施工精准定位难度大,此外,该区域地质条件复杂,锤击沉桩施工难度大;项目管理方面,作为率先启动的施工区域,该泊位的施工分项多为先行先试,面临着境外项目现场施工组织和属地劳工管理等突出难题。 面对困难和挑战,中远海运港口项目建设团队与参建单位提前策划,预先配置针对性的施工资源,创新性采用模块化钢箱梁组合平台辅助水上沉桩,实现沉桩施工“水转陆”,有效解决恶劣海况下沉桩精准定位问题。 针对密实、坚硬的地质的条件,采用桩内冲孔/旋挖超前引孔工艺辅助沉桩,全天候连续施工加快推进施工进度。上部结构施工,应用标准模块塑料模板,实现模板装拆、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流水化作业,极大提升施工效率,有力保障施工进度。 在施工过程中,中远海运港口项目建设团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秘鲁当地用工比例超90%,为属地培养了一批码头土建施工的技能人员。 1号泊位码头水工主体施工完成,是秘鲁钱凯港项目攻克的又一次关键节点。中远海运港口项目建设团队将继续运用科学的手段做好项目管理,为全面优质完成项目的建设目标、高质量推进“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建设而不懈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