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味道” |
发布日期:2023-10-20 作者:葛福伟 字号:[ 大 中 小 ] |
书海信步 跟儿子一起看书,他突然指着书橱里的书籍说,架子上的书已经没有味道了。我一怔,禁不住凑鼻闻了闻,的确书香味淡了许多。于是,我轻轻放下那本反复读了几遍的书,踱步走到窗前,回忆起曾经读书的“味道”。 也许只要印有文字的东西便就认为是书了,这是我上小学时对书最直观的认知。我尤爱那种上面带插图、下面有文字注释的小人书,时常被栩栩如生的卡通人物和酣畅淋漓的打斗场面所吸引,幻想着自己要是里面的主人公该有多好啊。就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手舞金箍棒,驾着筋斗云去深山老林里捉妖魔鬼怪,还能上天偷吃蟠桃、下海捉弄龙王;或者走过青草丛生的河边,邂逅《白蛇传》中一样可爱的小白蛇;再或者像霍元甲、陈真那样在擂台上击败俄国大力士、打败日本武士,成为让亿万国人敬仰的民族英雄。真的,这是我儿时最早记忆中书的“味道”。 上了中学,我开始阅读大部头作品,这里的“味道”更浓郁、内容更丰富、精神也更充盈。学校旁有一家小有名气的书屋,名字起得相当有韵味——“书香之屋”,屋内各种书刊读起来让人流连忘返,能久久沉浸在难以自拔的故事情节之中。我在“书香之屋”读的第一篇小说是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而且看了多遍,里面故事情节环环相扣,人物命运多舛,这是一部描写西北黄土高原上淳朴、善良、勤劳的人们努力为生活奔波奋斗的故事。我为大哥孙少安从小承担全家的负担,并带领着双水村走向致富之路而敬佩;我也为二弟孙少平默默承受生活中的苦难,却从不言轻易放弃的拼搏精神而钦佩;为田润叶的执着、为田晓霞的勇敢、为何秀莲的理解、为田福堂的犟脾气……这是路遥先生笔下平凡人生中的一个时代缩影。当然我也看过电视剧版《平凡的世界》,终觉还是没有文字上写的有味道、有深意、有情感。 读巴金先生的《家》,我特别喜欢高家三兄弟的名字,觉新、觉民和觉慧。我讨厌觉新的懦弱和无能为力的接受;二哥觉民,不坚定的思想让其左右为难,虽不能步步为营,却能为自己幸福生活而抗争,也算是较为幸运之人了;三弟觉慧意志坚定、思想进步,一个“慧”字折射出封建大家庭的没落和新一代创新力量的成长和突破,这是我从《家》中感受到的“味道”。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一段文字,也是我第一次知道奥斯特洛夫斯基和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名字。读完这本小说,保尔那高大的形象似乎在我眼前呈现出来,保尔精神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其“味道”中藏有痛苦、刻有磨难,更包含不屈的意志和坚强的斗争精神。 我还在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里看到了孤独、找寻到了出路;也在川端康成的《雪国》里感受到既美又悲的异国风情;甚至还想变成《谁动了我的奶酪》里的小矮人——唧唧。 后来,我去了更远的地方求学,也读到了更多书的“味道”。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是人之常情,只不过依然想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柳永的《雨霖铃》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在清秋时节伤感离别,这才便有了“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无奈;辛弃疾作《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灯下醉看拔出的长剑也挡不住“可怜白发生”的出现。 夜风袭来,我打了个冷战。看到儿子熟睡的模样真有“味道”,希望他以后也能在书中找到生活中的“味道”来,坦然面对生活、理解生活、好好生活。我随即打开手机,在网上买了几本新书,以再现那久违的“味道”。 【作者单位:大连中远海运川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