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陆海快线:奏响铁路与海洋的交响曲(附图片、编者按)
发布日期:2023-10-13  作者:李宗娜 杨峰  字号:[ ]

一带一路中远海运印记

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白皮书提到,随着10年的共建发展,海上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国际多式联运大通道持续拓展,共建国家港口航运合作不断深化,货物运输效率大幅提升。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年货物吞吐量增至500万标箱以上,跃升为欧洲第四大集装箱港口、地中海领先集装箱大港。意大利瓦多集装箱码头于2019年12月12日第一期投产试运营,成为意大利第一个半自动化码头。中欧陆海快线从无到有,成为继传统海运航线、陆上中欧班列之外中欧间的第三条贸易通道,2022年全通道运输总箱量超过18万标箱,火车开行2600余列。

作为全球最大综合航运物流供应链服务集团,中远海运深度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合作共建。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在短短十几年内成为地中海第一、欧洲第四大港口和全球发展最快的集装箱港口之一。秉承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中远海运持续开展港口投资建设和数字化转型,推动比港高质量发展,为区域贸易联通、当地经济民生、希腊港口和旅游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2016年10月,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收购意大利瓦多码头控股公司40%的股权,瓦多集装箱码头于2019年12月12日第一期投产试运营,与多年稳定经营的瓦多冷藏码头形成一体化经营模式。在2022年全球集装箱港口绩效排名中,瓦多集装箱码头排名第68位,是唯一进入全球排名前100名的意大利码头。

作为从远东到欧洲的重要物流通道,中欧陆海快线实现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有效对接,海运集装箱抵达地中海地区后,可以马上换装铁路抵达欧洲各国。中远海运以货源和客户需求为着眼点,探索设计了以比港为主通道、延伸至多个支点区域的延伸通道,为更多远东至欧洲腹地的货源提供便捷、低成本的物流解决方案。

贸易联通、物畅其流是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转化的生动佐证之一。本期,我们聚焦中远海运深度参与的中欧陆海快线通道建设,在这条多元交融、多彩交织的道路上,回眸中欧陆海快线上海洋与铁路的奏鸣曲,为现实的壮举雀跃鼓舞,为沿线国家和地区迈向更美好未来鼓满信心之帆。

——编者

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十年来,中国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与相关国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有路才能人畅其行、物畅其流。”畅通高效安全的通道,既是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繁荣发展的物质保障,也是国内扩大开放、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前提,能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有力支撑。

“一带一路”旗舰项目——

比雷埃夫斯港成为中欧经贸重要门户

一个是东方文明的摇篮,一个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自1972年正式建交以来,中国与希腊携手走过半个多世纪,成就了一场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盛宴。文明对话之外,两国经贸合作也长期保持紧密联系,双边贸易额每年均有较大幅度提升。

2018年8月27日,中国同希腊政府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希腊成为与中方签订此类备忘录的首个欧洲发达国家。在此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始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十年以前,即2008年,中希两国就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比港”)2号、3号集装箱码头特许经营权由中远海运集团接管达成战略共识。自中远海运与比港开始合作,至2016年中远海运通过多数控股全面接手比港,比港在地中海的重要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而比港项目也成为中希双方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互利共赢、共建“一带一路”的龙头示范项目。

2019年1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访比港时曾做出如下感慨——“今天我在这里看到,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不是口号和传说,而是成功的实践和精彩的现实。”这是对中远海运比港项目所取得成果的高度肯定。

中欧陆海快线——亚欧第三条贸易通道形成

当中国制造和欧洲特产风驰电掣般奔跑在亚欧铁路上时,中远海运没有止步观望,而是通过对客户全球物流需求的全面梳理和了解,从全程物流承运人的宽广视野,敏锐地发现原有远东至西北欧的路径具备改善空间。如何将“海上丝路”和“陆上丝路”在欧洲地区完美衔接、如何让中欧商品流通变得更快、更便捷、如何进一步拓展海陆联运优势,成为中远海运人大胆思考和创新的方向。

2014年,一条由中远海运倾力打造的中欧陆海快线投入运营,这是继海运航线和陆上中欧班列后的亚欧“第三条贸易通道”。此前,货物到达比港意味着到达终点,船只将在这里卸货、离开。如今,伴随着中欧陆海快线的开通,比港成为了一个新的起点。它以比雷埃夫斯港为枢纽,开通了远东经海运至比港,再由比港铁路至欧洲腹地的海铁联运路径。通过这条路径,远东货物在比港,或经比港中转至里耶卡、的里雅斯特、科佩尔等港口上岸前往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塞尔维亚、克罗地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中东欧国家,比传统的西北欧路径(即通过德国汉堡、荷兰鹿特丹等港口上岸后经陆路中转)缩短7至10天。

中欧陆海快线在“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下,打破了过去欧洲产品必经欧洲的鹿特丹、汉堡等西北部港口进出欧洲的传统路线,将比港的腹地延伸到中欧内陆,通过铁路抵达捷克和波兰等中东欧国家,构成了中国与欧洲货运连接的大循环。

平台驱动,服务引领——基于多元行业产品打造通道服务

对于服务中欧陆海快线通道建设,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自上而下高度重视,提高政治站位,将中欧陆海快线定位为公司重要战略之一。

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同时为贯彻落实中远海运集团关于推进中欧陆海快线服务工作部署,将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建设成为直通欧洲大陆腹地的南大门和物流集散枢纽,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第一时间组织全系统开展中欧陆海快线营销工作,内部推介中欧陆海快线产品优势和营销策略;同时在公司专班的统一领导下,通过上下协同、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及时交流业务最新动态、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所遇问题以保障项目进度;另外,通过制定实施中欧陆海快线工作奖励方案激发和提升全系统各单位营销和揽货积极性,为促进中欧陆海快线的运营和行业产品打造提供了有力支持。

电子行业产品。早在2010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前,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即以成功中标和常态化运营惠普项目为契机和切入点,为比港建设和中欧陆海快线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中欧陆海快线首家以及目前体量最大的标杆客户,惠普项目在中欧陆海快线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极大程度地推动和提升了中欧陆海快线的服务能力和产品水平。2016年上半年,当时的联盟航线布局导致中欧陆海快线在时效性上无法充分满足惠普在全程转运时间上的需求。为满足客户需求,自2016年10月13日起,中远海运每周开通中欧陆海快线双向普列,提升铁路运输时效。但由于沿途查验率升高、难民偷盗问题、车板短缺问题导致铁路运输延迟。为应对这一局面,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协同中远海运集运、比港集装箱码头公司、集运希腊公司和中欧陆海快线公司等集团内兄弟单位,共同从技术创新、安全管控、流程优化、服务标准、全程管控等多方面进行产品升级,优化了惠普产品在比港码头的操作流程和全程运输方案,通过“一单制,一箱到底”的策略,为客户提供了更加高效和直接的解决方案。同时也看到了中欧陆海快线多式联运的崭新模式,解决了过去运输中的难题,而“一单制,一箱到底”则成为了解决客户多式联运痛点的新方案。

十多年间,随着以惠普、戴尔、宏碁为核心的电子产品物流业务逐步发展,也为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人才团队建设和供应商资源平台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打造出了行业领先的全程端到端供应链产品和控制塔管理机制,提升了公司整体物流服务能力。

木材行业产品。立足中欧陆海快线平台标准化产品,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协同集运公司开通原木运输通道,搭建中东欧地区木材行业物流平台,开发快线衍生服务产品,提升产品端到端服务能力。同时,结合公司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工作,成功研发中欧陆海快线和西部陆海新通道两大战略通道的链接产品模式,全力保障客户供应链畅通,促进通道跨区域协同联动,助力实现国家战略项目的融合对接,以实际行动践行国家战略。

南行进口木材项目自2019年正式上线,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引领全系统深挖原材料类客户需求,相继与生产商、贸易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在推介陆海快线服务产品优势基础上,主攻全程物流供应链产品及端到端的服务,不断提高客户粘性。通过不断整合客户资源,打造木材供应链客户群,推进项目产品化与集约化建设,将已成功运行的业务模式复制推广至各大区分公司。在满足项目需求的同时,反向通过对社会资源、海外资源的掌控完成网络搭建,在成本和运输资源不断优化的情况下,确保木材进口业务长期稳定运营,完善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中欧陆海快线产品体系。

汽配行业产品。自2020年,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在博世(BOSCH)中欧班列项目取得突破的基础上,全面进入博世供应链体系,目前已成为博世全球第一家同时提供海运、空运、国际班列物流服务的供应商,为博世欧洲110多家工厂和120余家中国国内工厂汽车零部件产品提供欧洲-中国进出口双向全程端到端物流解决方案。

在此期间,通过不断积极引导和有效沟通,博世最终同意将其匈牙利、塞尔维亚等配送地的货物转由中欧陆海快线发运,通过前期测试,于2021年10月1日正式上线发运。

围绕博世全球供应链体系,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与中远海运集运紧密协同,聚焦客户中心,调动集团网络资源,持续优化创新,根据博世项目订单和产线需求,提供集拼、仓储、清关、陆/海运等多库双向全程端到端物流服务。

新能源行业产品。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已经纳入新发展阶段发展蓝图,中远海运集团始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始终践行节能降碳、绿色发展。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作为集团内全球综合物流供应链服务平台,紧随国家、集团战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研究业务需求,打造绿色低碳型行业解决方案。

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不断总结绿色低碳应用场景及有效措施,积极满足行业客户需求。密切关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新兴行业发展形势。并在近两年陆续成功开发中国能建、孚能、杭州容大智造、江苏图牛等新能源客户,同时密切跟进的宁德时代、大众、奇瑞等目标客户集全系统智慧合力,研究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柜等新兴行业的物流市场机遇,及时调整优化市场策略,抢占新能源行业领域绿色发展先机。

在时光里走过的足迹,我们将它化作前行的动力。尽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征途依旧漫长,但正是“一带一路”这种多元化、互补性的合作,让我们满怀信心。因为在这条多彩交织的道路上,中欧陆海快线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未来的舞台,不仅是现实的壮举,更是未来的引领,它以创新为笔,以合作为纸,勾勒出一幅前景无限的美好画卷。

站在新征程新起点,作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践行者,我们必将一路迈向更远的远方,开创更加灿烂的篇章。

(作者单位系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