镌刻给无名者的诗
发布日期:2023-08-11  作者:徐陶  字号:[ ]

  海螺声

  最近重刷了电影《无名》。如果说第一次观看是为了体验影片的质感和故事情节,第二次就是沉浸于电影本身想要表达的对那些潜伏敌后的“无名”英雄的精神世界。

  电影主要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潜伏在最危险的敌人身边的无名英雄的故事。看过一个影评人这样写道:“山河为碑,光影为刃,这是镌刻给无名者的诗。”借用他的话,我给这篇短文命名,倾吐感受。

  黑白光影下,侵略者的天堂,国人的地狱。片中有一个场景:日本侵略者驾驶着轰炸机在高空俯视着广州城下平静透彻的水面,把这称之为“美景”,可他们正在做的却是每天一遍一遍对这片“美景”进行轰炸。视角切换,地面残垣焦瓦,中国的土地上却如人间炼狱,尸横遍野。这段影像没有对白,却将我们内心深处的一道道伤疤血淋淋地揭开,那种悲痛的压抑逼迫我们在内心嘶吼呐喊。“美景”与“尸墙”的对比,残酷而冰冷,无声胜有声地控诉着侵略者的暴行。他们对我们的国土、我们的人民生杀予夺,在用水泥浇灌屠杀劳工以后,却能平静地享受美味、闲聊谈资,光影映衬的都是日本侵略者残酷冷漠的本性。面对破碎的山河、苦难的人民,千千万万个“何先生”“叶先生”们走了出来,站在黑暗中,燃烧自己,寻求光明。为了掩护同志,他们愿意用最惨烈的格斗博取敌人的信任;为了光明的未来,他们愿意低下高贵的头颅与敌人虚与委蛇。

  镜头转换间,倾诉先烈衷肠。影片台词不多,大部分都是通过明暗光影的转换来切换故事角度,用冷暖色调的撕裂感表现出侵略者的残暴与潜伏者的隐忍。片中的“叶先生”“何先生”用自己的生命维护信仰,用自己的意志克服恐惧,用自己的热血绘就了抗战胜利的蓝图。他们的战场在离敌人最近的地方,与战场上痛快厮杀不同,他们需要超越常人的煎熬和忍耐,需要随机应变的头脑和机敏,更需要忍受被至亲至爱误解的宿命。爱人厌恶的眼神和冰冷的声音,总是比敌人的刺刀更加伤人。镜子里的他们西装革履,顶着汉奸的名头,但又有几个人能看穿他们隐藏在外表下的同样纯洁朴素的灵魂,在他们的心里,理想和信仰的火光再微弱,也要把火苗护在心头。

  这部影片的英文片名为《Hidden Blade》,意为无名剑。如果片中的“何先生”是使剑的人,那么“叶先生”就是以肉身化剑,潜行于暗处,只为将黑暗撕开一个裂缝,洒入一线光明。“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尼采的这段话是对这些无名者们最好的诠释。他们虽然隐姓埋名,但历史的丰碑上将永远镌刻着写给这些无名者的诗。

  山河无声,无名者众,缅怀先烈,珍惜和平。

  【作者单位:大连中燃航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