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附图片)
发布日期:2023-08-04  作者:崔智财  字号:[ ]

  情感码头

  上船时带了一小盆迷你盆景。到了加拿大,天气严寒,船上空调采取供暖模式,房间里略显干燥。忙碌之余,想起来已经好多天没有给它浇过水,于是狂给它“喝了”几口农夫山泉。突然感觉闻到了一股好久没有闻过的熟悉气息,但是又想不起来到底是什么,反复搜索寻觅,终于恍然大悟——这种味道原来是水洒到干裂泥土上的气息,大概是夏天专属的味道,每当被烈日炙烤过的大地遭遇一场大雨,这种味道就会扑面而来。在我的记忆里,这种味道粘在了在田间劳作急速跑回家的父亲身上——这是记忆里父亲的味道。然而自从求学、工作,我在家的时间屈指可数,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时间也越来越少,此刻这突如其来的味道,让思绪回溯到小时候,仿佛又看到了那个盛夏大雨中归来的父亲。

  该怎样描述我的父亲呢?有时候觉得父亲像是森林里一棵普普通通的树,不争不抢,有所抗争又顺其自然,扎根于大地,为脚下那片土地上的生灵遮挡风雨。更多的时候感觉父亲是一本必须有一定生活阅历才能读懂的书。而我,从小时候一直到初中,是读不懂这本书的,对于书的内容充满着对抗,充满了不理解;升上高中、进入大学,才慢慢开始理解;等到真正踏入社会的时候,才真正读懂了这本书,明白了父亲的不易,以及他和命运抗争的方式。都说父爱如山,山是要攀登的,不登顶峰时,抱怨山路崎岖,到达顶峰时,才感受到这座山所支撑的天空的广阔,才明白那崎岖山路也是父亲倾其所有为我搭建的。

  父亲的脾气很难琢磨。那个时候结婚普遍比较早,父亲也是20岁出头结的婚,我哥出生的时候父亲才23岁,时隔两年我又呱呱坠地。我想当时父亲当爹的喜悦应该并未持续多久,因为才20来岁就要养育两个孩子,完全没有心理准备。他本来想摸着石头过河,探索一条既可以树立威信、又不至于让我俩疏远的为父之道,然屡遭碰壁之后,果断放弃自己探索,转头走向了另一条传统的道路——那就是棍棒之下出孝子,还好我的父亲比较理智,从不打我们脑袋。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他成功树立了威信,但是哥和我却不可避免地跟他疏远了。记得有一次我在路边玩耍,看到父亲骑着二八大杠载着我哥回家,我就喊着也把我带上,父亲说你自己跑回去吧。我不乐意,在地上打滚,父亲看了一眼,骑着车回家了。我也是犟,就趴着不站起来。等了一会,父亲骑着车回来了,我满怀欣喜,谁知父亲面带微笑,顺手从一旁的杨树上折下一段树枝,将“慈祥”的父爱通过背部的火辣传递到我的心里,我也“感动”得流下眼泪。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洒在地上,折射成温馨的黄色,一位慈祥的父亲一边骑着车,一边传递着他的父爱——在这样的鞭策下,我也跑出了有史以来的最快速度。

  父亲喜欢读书,但是没有条件。父亲就读三年级时,大伯、二伯当兵去了新疆,三伯已经读到初中,父亲也就只好屈服于现实,辍学帮衬家里。但父亲一有空余时间就阅读各种书籍,也喜欢偶尔写点东西,我想我对文字的敏感,大概是受父亲的影响。三伯挺争气,考上了大学,后来成了公务员,在新疆成家立业。父亲多少有点失落,于是把这种遗憾转化为对我俩学习的督促,督促的方式也很直接,成绩退步就挨揍,退步一分屁股挨一皮鞋。他不动手,让我和我哥相互打,我成绩稍微好一点,所以我哥挨打多一点,这种鞭策一直到初中。到了初中,因为要寄宿,而父亲又外出务工,我就成了一匹脱缰的野马,在维持了一年的学习状态之后,开始疯狂地玩,白天上课打盹,晚上翻墙去网吧上网,成绩直线下降,但是仗着以前的底子,也勉强考进了县里最好的高中。然而到了高中,差距就一下子被拉开了,挣扎了几次,成绩并没有起色,索性自暴自弃,也不再努力。父亲不知情,还以为自己在外务工很少回家,对我缺少关怀,很是自责,经常让我不要有太大压力,尽力就好。可笑的是,我当时竟然没有一丝羞耻之心,仍然不知悔改,直到那一天,一切都改变了。

  高三的上半学期,家中有事,父亲回家处理完以后到学校来看我。因为学校是封闭式管理,父亲进不去,需要门卫转达,门卫转达给了班主任,班主任突然有事忘记了,过了三四个小时才想起来转告我。等我到校门口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一眼就看到那个路灯下熟悉的身影,身边放着两箱牛奶。天气有点冷,父亲来回走动,时不时向校门口张望,一看到我,马上提着牛奶过来,说:“你终于出来了,我等你好久了,也不知道你啥时候出来。给你买了点牛奶,好好休息,学习重要,身体也重要,我没啥事,你赶紧回去休息吧。”我问父亲是否吃过饭了,他嘿嘿一笑:“没有,不知道你啥时候出来,万一你出来看不到我咋办?我明早3点的车,我先走了。”说罢转身走了。我还没来得及多说什么,也不知道说什么,满心的愧疚一下子涌到了嗓子眼。两箱牛奶拎得很沉重,在回宿舍的路上,我强忍着不哭出声,但是无法忍住不让泪水流出来。如果父亲见面打我一顿,我反而不难受,但父亲在我念初中以后再也没打过我。在那时,我突然怀念起了那根鞭策我的杨树枝,但是再也回不到那个时候了。那一天晚上,我彻夜难眠,我知道是时候和过去的自己说再见了。从那天起,我发了疯地学习,为了弥补以前落下的课程,我每天4点多起床,晚上12点休息,每当坚持不下去的时候,都会想起路灯下的父亲。最终,我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并一直努力学习,最后以较优异的成绩毕业。与此同时,我也在大学里更加读懂了父亲,明白了他的付出和辛苦。

  毕业后,我选择了加入中远海运。对这个选择,母亲不太支持,觉得有风险,且长时间不着家;父亲却觉得好男儿志在四方,海上虽然苦一点,但是能锻炼人,想去就去吧,无论做什么都要踏踏实实干,少说多做。这些话我也一直记在心里。父亲爱抽烟,我实习11个月第一次回家时攒了一点钱,给父亲买了几条中华烟,还有两条外烟。父亲满眼惊喜,他平时只舍得抽几块钱的。他有点愣住了,估计想装一下生气骂我浪费钱,但是努力了一下,实在装不下去,只好笑骂一声“你小子”,然后开心地放回屋里,又拿出几包分给他的老伙计们,开心得像一个老小孩。在我休假期间,父亲的最大乐趣就是向我了解船上的事情、海上的见闻,然后再以特别骄傲的口吻转述给他的伙伴们——仿佛当初那个在地上打滚的小屁孩已经成长为他的骄傲。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从一个小孩子成长为一个小伙子,父亲也在慢慢变化,从以前能动手解决不多说话,到给我们讲道理,再到以身作则,教我为人处世,我和父亲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有时候跟他开玩笑说,等他年纪大了,我也骑着自行车锻炼他。父亲以前总会假装生气地说一句“逆子”,但是上次视频通话又提到这个话题时,父亲随口开玩笑地回了一句:“你别着急,也快了。”我鼻子一酸,故作轻松地说:“对,是快了,再过四五十年就行了。”然后连忙找个借口挂断了视频。父亲头发也逐渐花白了,年轻时候卖力气挣钱,积攒的伤病也慢慢侵蚀着身体。当奶奶被接到新疆照料时,父亲沉默许久,在奶奶的床上躺了几天——从来没有见过父亲这个样子,可能父亲真的老了吧。

  虽然我和父亲的感情特别好,但是从来没有给父亲说过“生日快乐”“父亲节快乐”的话,仅仅是在那一天买点礼物而已,总感觉两个大男人之间这种话很难开口。再过几天中国爸爸节要来了,拜托路过的海鸟能传递我的祝福——父亲,希望您永远年轻。

  【作者单位:祥和口轮】

图片制作系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