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13年(附图片)
——一位远洋船长的家庭故事
发布日期:2023-07-14  作者:徐丘濂  字号:[ ]

  生活潮

  “母子平安!放心吧,傻瓜。”2023年6月23日下午,妻子临盆的喜讯传来,许双运工作的船正在宁波舟山港抛锚,他们历时3个月,刚从巴西装载纸浆回国。船上生活区内信号不好,许双运跑到罗经甲板找信号,不顾雨水打湿了身子,紧紧盯着视频那头的新生儿。“笑得像个孩子。”妻子刘银霞说,“生三个宝宝他都不在身边。”

  许双运是中远海运船员广州分公司远洋船长,刘银霞是东莞市一家医院儿内科副主任医师。2011年12月25日,两人步入婚姻殿堂。2012年1月10日,甜蜜的家庭生活被忙碌的工作带走——许双运接到任务启程远航,一去就是11个多月。

  “那时没有微信这么方便的沟通平台,打电话很贵。写信,有时船到港了,信还没有到,信到了,船却离港了。”想爱人的时候,刘银霞甚至拿起工作用的病历纸就写,把思念和牵挂变成一行行的文字。刘银霞把这一封封没有寄出的“信”交到爱人手中,许双运把它们当成一枚定海神针,放在行囊,伴他劈波斩浪。“时常拿起来读,看到熟悉的字迹就像看到本人一样。”许双运说。

  刘银霞将收到的邮件打印出来,和信件、记事本放在一起,不时翻开看看,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夫妻二人打恋爱起的点点滴滴。

  “许双运,如果一切顺利,再过10天你就到温哥华了,到时可以听听你的声音。距离上次见你又过了两个月,不知你胖了还是瘦了。”

  “银霞吾妻见信好!我于14日下午抵达孟加拉国蒙拉港外锚地卸货。如果卸得慢,24、25日可能还没有信号,小宝的周岁,结婚6周年纪念日……想回家了,思念祖国了。”

  “双运吾夫,当你收到信时春节已将近,忘记了这是我们第几个春节分隔两地了,不要太牵挂我们。老人无恙,我把孩子们留在东莞过年了,大宝带二宝。老妈辛苦了一年,让她好好休息。”

  “阿霞,早上就不要去买菜了,多睡一会更美。家里冷,该开小车就别开电动车了,不然买车干啥。”

  “往事仍历历在目,转眼就13年了。”刘银霞一边翻阅信件一边说道,“只可惜一些信因为搬家给弄丢了。”

  13年间,船上的通讯经历了手机短信、QQ、视频等不同的工具,不变的是两人相知相守的承诺。“行若水之上善,过幸福人生的约定”,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发生多大变化,夫妻俩始终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很多时候,这对夫妻一个在医院值班,一个在远洋船上,连春节也不例外。在他们6岁的儿子许正浩记忆里,父亲只陪他过过一个春节,11岁的女儿许思晴则比弟弟多一次与父亲共度春节的经历。这一双儿女由外婆照顾长大,去年老人回老家期间,许思晴主动承担起照顾弟弟的责任。“姐姐很有担当,我们都很信任她。”话虽如此说,许双运、刘银霞夫妇对女儿也很是心疼。懂事的女儿没有埋怨过父母,深知父母的不易。有时她也会拿起父母的信件念给弟弟听,在上面教弟弟识事、认字、写字,渐渐地也开始留字。后来,刘银霞准备了一个家庭记事本,让孩子们把想对爸爸说的话写在上面。

  2021年5月,二宝许正浩幼儿园布置家庭作业,要求父母给子女写一封关于家庭故事的信,他回到家就写在记事本上:“爸爸,给我写信吧。”不久,幼儿园活动日,老师把许双运的邮件打印出来交给母子二人。“忆往昔,你我自初中相识,错过十年后再遇见,有幸与你相爱,余生与你一起看花海……思绪万千,应是想家了,想祖国了。代孩子们说声,妈妈您辛苦了!”刘银霞一字一句给儿子念,儿子双手紧紧地抱住她,越抱越紧。

  许双运漂洋过海的日子依旧,两人往来的信件、家庭记事本的内容更多了,三个孩子占据了刘银霞的日常,也填满了许双运的牵挂。如今大宝和二宝更是学着母亲那样一笔一画给父亲留字。“老爸,我又多了个弟弟。”“爸爸,很快我要上小学了!”“老爸,我最近考试两门都得了A!”

  家和万事兴,家是一个人的依托和归属。6月25日,许双运所在的远洋船满载汽车框架箱、集装箱再次启航巴西,在聚少离多的日子里,他们纯情的家风仍将在一次次的乘风破浪中延续。

  【作者系《南方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