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海运以需求为核心 盘活“水海铁”资源
发布日期:2023-07-14  作者:张浩波 向上 王耀一 徐子涵  字号:[ ]

  助力加速“双循环”格局构建

  本报讯 通讯员 张浩波、向上、王耀一、徐子涵报道 为切实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铁水联运发展工作相关通知部署,进一步优化提升铁水联运客户服务体验,近日,泛亚航运携手中远海运港口武汉码头开通荆州至武汉班列首发。首批从荆州发出的铁水联运集装箱出口班列装载着化肥、医用品等多类货物,在顺利到达武汉滠口站后,直接转入武黄专用铁路抵达武汉阳逻国际港铁水二期(即中远海运港口武汉码头)快速装船,将货物运往华南及海南等地。

  中远海运集运所属泛亚航运、武汉集运和中远海运港口武汉码头充分发挥协同优势,将铁路延伸至码头边缘,打通铁水中转“中间一公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铁水无缝衔接”。此新路径的开通,标志着泛亚航运铁水联运业务“再添一城”。

  新班列的开通,相较于原先荆州客户通过滠口站铁路卸车再拖运到武汉码头的路径模式,节省了2天转运时间,充分解决了铁路衔接港口“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再通过泛亚航运“武汉-外高桥”“武汉-洋山”“武汉-徐州”等支线将货物运送至长江下游等地区,带给客户便捷、高效的铁水联运全流程运输服务体验。

  武汉铁水班列路径的不断升级开通,是泛亚航运与中远海运港口深化港航内部协同的“成绩单”。武汉码头通过“港站同场、运输同场、关检同场、信息同场”构建水路铁路“无缝衔接”,泛亚航运也将持续为铁水联运提供源源不断的货源支撑。

  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上,中远海运快马加鞭、主动靠前,灵活统筹资源,助力当地客户提升物流效率。日前,满载着500吨柬埔寨进口香米的20个标箱在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顺利搭乘上“渝桂新”海铁联运班列,发往目的港重庆,标志着中远海运集运旗下中远海运货柜代理有限公司开发的“金边-重庆”的海铁联运项目首发成功,为东南亚与中国西部内陆腹地市场的贸易往来搭建了新的物流通道。

  今年以来,中远海运货柜紧跟RCEP发展形势,在立足中国香港本地市场项目开发的基础上,把握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机遇,积极开发海铁联运业务。近年来,中国内地及香港市场占据了柬埔寨四成精米出口量,中远海运货柜灵敏嗅到了市场蕴藏的潜力,成功与本港大米进口商签约,共同开发柬埔寨大米进口内陆项目。通过持续不断推广,让中远海运“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产品在香港本地贸易商心目中形成了独有的品牌影响力。

  在项目伊始阶段,客户对于海铁联运在通关便利化水平及物流效率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担忧。为消除客户顾虑,中远海运货柜积极向客户展示了陆海新通道在时间、成本和效率方面的优势,让客户对未来的合作充满了信心。

  在服务“一带一路”合作上,日前,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所属成都中远海运陆港多联公司首次操作中欧班列中亚线路,成功向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出口两列白纸及太阳能组件等百货,全力保障客户供应链畅通。

  目前,中欧班列发运铁路多为北线和中线,本次班列运输业务为中亚路线(成都-阿拉木图,成都-塔什干),存在发运班列数量少、订舱难度大的问题。同时,太阳能组件具有精密度高的特点,对运输途中稳固性要求较高,客户对货物的交付时限也有严格要求。

  为满足客户的紧急需求,成都陆港多联公司依托丰富的铁路网络资源和班列操作经验,为客户定制差异化物流解决方案:一方面针对货物特点,采用多种加固材料相结合的装箱方式,以托盘为基础,使用强拉伸性绑带和三角木进行固定,确保货物的完整性和平衡性;另一方面按照铁路发运的相关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绕区、报关、进站等一系列操作,仅用半个月时间完成订舱及发运流程。目前,两列货物顺利从阿拉山口及霍尔果斯出关,驶往目的地。

  成都中远海运陆港多联将进一步发挥枢纽和资源优势,聚焦成渝地区汽车制造等企业,打造装箱、进港、报关、发运、后端运输全程供应链一站式服务产品,推动国际班列运输业务跑出新的加速度,以实际行动服务“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