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融合凝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附图片、编者按)
——中远海运集团党建融合发展优秀案例、优秀品牌选登
发布日期:2023-06-30  作者:陶广昭  字号:[ ]

  ■陶广昭 整理

  编者按:为进一步强化集团坚持党建领航、深化党建融合发展氛围,集团党组工作部于今年5月份向各单位征集了党建融合发展优秀案例、优秀品牌,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推荐参与全国党建创新优秀案例、优秀品牌的评选。

  本版特此遴选部分案例予以刊登,以飨读者。

  嘉兴集运党支部

  “一融二增三联”打造党建特色项目

  嘉兴集运党支部以“红船精神”为指引,传承红色基因,结合实际提出了“一融二增三联”的党建创建思路,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红船领航”党建品牌,在嘉兴这片红色热土上汇聚起扬帆新征程的奋进力量,为实现海洋强国的蓝色梦想注入着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

  “一融”,即团队融合,是组织发展的内在动力。坚持把“红船精神”融入队伍建设,在营销和客户服务的工作一线培养“敢为人先创新型”“百折不挠担当型”“精益求精服务型”的三型党员和骨干。

  “二增”,即以专业定制+客户服务,增创价值;以红船精神领航+项目党建,增创效益。在“红船精神”的引领下,嘉兴党支部始终坚持对标一流,坚持奋斗、争先创优,多措并举促进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不断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在上海分部各网点中走在前列。

  “三联”,即营销联合、部门联手、客户联动,是高质量发展的嘉兴实践。发挥组织功能,推动营销联合——联出活力,创出成效。深化落实“嘉湖一体化”联合营销概念,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实现营销服务、支持保障、延伸业务、人力资源等功能的协同发展,实现跨网点的整合共享,推动嘉兴公司实现LOCAL、销售箱量双双稳定增长。发挥组织力量,实现部门联手——联出新意,创出方法。以党建领航为目标,先后与浙江海港内河港务党小组、宁波港内河码头党支部、奥吉实业党总支等开展了党建共建活动,进一步拓展与客户、外部单位活动平台和交流阵地,切实推动企业发展和党建的“双强互动、有机融合”的目标。

  “红船领航”党建品牌的创建,有效提升了公司管理和服务客户的水平,进一步增强了公司核心竞争力。嘉兴集运在上海分部各网点中名列前茅,充分发挥了“排头兵”的优势作用。中远海运能源船舶管理部党委

  党建领航创建“标杆船舶

  中远海运能源船管部党委践行“三做三力”党建理念,通过“标杆船舶”党建品牌建设,发扬“支部建在船上”的优良传统,激发船岸两支队伍内生动力、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加快船舶党建数字化转型,在全船队中逐渐形成“三个集成”的思想共识和工作效果,从而实现打造具有能源特点、央企特色、行业领先的油轮管理党建品牌的目标。

  “标杆船舶”建设于2020年启动,按照系统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制订了“标杆船舶”三步走规划:2020年挖掘阶段“试点船示范”,2021年培育阶段“主船队争创”,2022年发展阶段“全船队推广”。在这个过程中,“标杆船舶”明确了党建出题、业务破题的方向,锚定了党建数字化转型的方向,赋能了全体党支部和干部员工。

  目前,通过持续三年的“标杆船舶”创树实践,建成了党建“三力”指数首个船舶党建数字化平台,“党建领航、数字赋能”取得阶段性理论和实践成果。

  “标杆船舶”坚持“一船一品牌”的创新机制。通过持续三年的“标杆船舶”品牌建设,130多个船舶党支部自觉扛起抓船舶党建、强船舶党建的第一责任,使“标杆船舶”对内成为展示党建力量和船员风采的一大舞台,对外成为中远海运能源船舶党建的靓丽品牌。比如远瑞洋轮是全球首艘LNG双燃料VLCC领跑绿色发展新赛道、远大湖轮用全生命周期铸就安全品牌、连运湖轮八百航次平安行、新龙洋轮党建促生产开启竞争力倍增模式等。坚持“一年一书”的总结机制。三年期间先后汇编了《2020管理实践汇编》《2021党建领航标杆创树优秀案例集》《2022党建领航数字赋能》等共计60余万字的实践成果,以大量的鲜活案例帮助船舶查漏补缺、补短扬长,形成了可在全系统推广的党建模式。坚持“一年一会”的表彰机制。每年年底,船管部以中远海运能源党委“标杆船舶”表彰总结大会为平台,隆重发布年度“标杆船舶TOP榜”,在全船队中形成大家向“标杆”看齐、向“标杆”靠拢、向“标杆”学习的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深圳远洋党委

  融合式党建引领“一流船管品牌”建设

  一是聚焦深化改革,打造“双模”工程。优化管理机构,一线管船部门海务、机务、船员综合“三位一体”直接管船,二线涉船部门监督、保障、服务“三位一体”集约支持,理顺管理职能、再造管理流程,船舶管理成效显著提升。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收入分配向船管部门、绩效优秀员工倾斜,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全方位激发员工内生动力。去年4月份,深圳远洋管理船舶数量首次冲破100艘,取得了改革四年以来里程碑式的重要成果。

  二是聚焦本质安全,开展“摘帽子、保安全、打品牌”项目。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对三个船管部门进行工作督查和体系内审,制定针对性措施256项,提升船管水平。实施“强化里子,美化面子”工程,开展98项船容船貌整治行动。2022年,公司全面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安全指标,未发生上报等级事故事件。公司荣获“全国交通运输服务文化建设优秀单位”荣誉称号,管理的船舶28艘荣获中国海事局“安全诚信船舶”荣誉称号。

  三是聚焦示范引领,创建“胡丁山船管技术劳模创新工作室”。以劳模工作室为阵地,把“党建+”融入到劳模创新工作中,提升船舶主管素质能力和管理水平,着力解决船舶安全管理的突出问题。

  四是聚焦船舶党建,开展“抓基层,打基础,创建党建特色品牌”。持续开展“党旗飘扬、党徽闪光”行动,深入落实党建工作制度化、清单化、标准化、特色化、信息化“五化工作法”,夯实党建基础,提升党建信息化水平。“党员e家”党建品牌通过高质量运行广东省党务系统、深圳智慧党建系统、集团党建信息化平台和航标平台等四大平台,形成了党建日常工作“推进、监督、检查、考核”于一体的动态管理机制,打造船岸党员的“网上家园”。神华805轮创建“五星闪耀”党建品牌,以评选“安全之星”“卫生之星”“技能之星”“培训之星”“宣传之星”为抓手,以赛促建,推动船舶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船技工程党委

  “1234”党建工作矩阵引领高质量发展

  广州中远海运船舶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简称“船技工程”)是中远海运特运全资子公司,是广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型船舶技术服务企业。近年来,公司党委以融合式党建和项目化管理为抓手,逐步构建起“1234”党建工作矩阵,为企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夯实了根基、注入了强劲动力。

  “1”即融入“一个中心”:聚焦提升经营创效能力、推动战略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心任务,引领支部围绕生产经营和党建工作痛难点问题,把“解决问题当业绩”“把促进融合当抓手”。“2”即突出“两个功能”:公司党委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着力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断推动党的领导与组织发动党员相统一。“3”即用好“三个抓手”。一是用好“三个一”(“一支部一示范”“一书记一项目”“一党员一旗帜”)党建领航工程这一抓手;二是用好党建项目化管理这一抓手,党委借鉴项目管理的手段、方法,对“三个一”工程、主题教育、党建共建等党建重大工作实施项目化跟踪管理,做到活动有计划、进度有时限、措施有落实、结果有考核、成果有推广;三是用好“党建共建+”这一抓手。“4”即狠抓“四个重点”。一是狠抓“三基”建设,先后修订完善党建工作制度20余项,提升基层党建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二是狠抓创新能力提升,近年来先后参与研发可折叠商品车专用框架、船舶航行灯控制器、水密接线箱等多个重点设备产品;三是狠抓人才队伍建设,四是狠抓党建融合发展。

  通过构建“1234”党建工作矩阵,有力激发了党组织和党员创新创造热情,凝聚了高质量发展的共识和动力。去年以来,公司营业收入增幅62.72%,经营效益远超上级下达的考核目标,创新研发的多个重点设备产品取得了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进一步增厚了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后劲。

  南京船配党委

  科技创新打造“创芯智造”党建品牌

  南京中远海运船舶设备配件有限公司(简称“南京船配”)作为国内领先的专业船舶发动机气阀制造商,以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打造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己任,将党建与科技研发、智能制造、创新发展深度结合,精心打造“创芯智造”党建品牌,为企业插上“科技创新+智改数转”的翅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各支部担起创新责任。各党支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深入开展“特色党支部”创建、“党建+安全改善”活动、“精益生产管理能力提升”竞赛、党建融合发展项目等活动,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持续攻克智能锻造、机器人焊接、阀面滚压、机器人超音速喷涂等先进工艺,在气阀制造领域完成了与国际竞争对手从“跟跑”到“并跑”的华丽转身。

  二是党员扛起创新大旗。紧紧围绕科技创新,组织党员干部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向“卡脖子”技术攻坚发起冲锋。积极开展了“科技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有效载体。党员们纷纷带领广大职工群众,成立科技攻关小组、精益改善小组,攻难关、解难题,支部党员带头“冲锋陷阵”,比奉献,讲担当,持续激发创新活力,不断改进技术革新和生产工艺,开发改造新产品,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

  三是党委做好创新保障。公司党委大力推广“高质量、精品化、精益化”的工作理念,以“一次将事做对”为标准,以“党员质量岗”为抓手,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流程化、流程化的事情标准化、标准化的事情制度化,利用智能制造优势打造精品工程。与中船三井党总支签署《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协议》,在科技创新、供应配套等多方面全面深化合作。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持续深化人才发展机制改革。2022年,南京船配成功通过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

  镇江中远海运物流孚能党支部

  聚势赋能助力发展打造项目党建品牌

  镇江中远海运物流孚能党支部以“聚势赋能,助力发展”特色品牌创建为重要载体,全力打造“红色阵地”,提升项目党建工作的生产力、凝聚力和竞争力。

  一是战略赋能“明方向”,聚力项目攻坚“主战场”。支部围绕“十四五”战略规划落地进行学习研讨,同时将项目周例会“搬进”孚能一线,坚持聚焦新能源等优势产业,全面提升国际全程物流供应链服务能力。纵向嵌入供应链上下游,通过VMI服务模式实现孚能科技产业链业务新突破,成功开发新能源动力电池两类原料和一类半成品电芯的业务。横向拓宽产业链生态圈,践行“新三化”理念,紧随孚能科技国内和国外工厂全球化战略布局,达成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关系。垂向提升价值链附加值,深耕其他头部企业产业链供应链,成为动力电池行业具有核心产品的专业化全程物流供应链服务商,推广复制孚能项目产品模式。

  二是创新赋能“提质效”,点燃项目发展“主引擎”。支部始终将创新作为“提效率、升效能、增效益”的根本途径,着力加速提质增效,体现党建价值。聚焦机制创新,将“揭榜项目制”作为人才“试验田”,市场化招引项目副总监、数字化人才、管培生、海外归国人才各1名,同步优化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提升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聚焦科技创新,创新引入核心杠杆算法,发挥国内国外双仓联动、杠杆调节作用,打造供应链智能看板,以数字化创新为孚能项目赋能。聚焦模式创新,创新开展结对共建,与孚能科技互派交流人员,并将车辆调度、仓容规划、运作规划前置化,全面缓解运力和库容压力。

  三是服务赋能“锻韧性”,畅通项目运营“主动脉”。支部发挥集团内部协同优势,制定“双港双船”“一主一辅”等物流备选方案,克服时差影响,24小时在线为客户提供1对1服务,截至目前,累计全球会议时长达1200余小时。在系统内兄弟单位的协助下,项目团队设置海外中继仓控制滞箱费、堆存费、滞港退运等风险,“以车代仓”缩短叫料响应时间,增加海外运作班组,提高翻包效率,德国、美国扩仓同比超过100%,海外服务能力加速迭代升级。围绕服务产品化,提炼总结孚能项目国际全程物流供应链服务实践,创新设计《新能源动力电池产品白皮书》交付客户使用,逐步形成服务产品化,为向“力争成为长江三角洲锂电池行业‘链主’”的目标砥砺奋进。

图为中远海运能源船舶通过党建引领创建标杆品牌活动留影

图为船技工程定期组织开展党建共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