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航运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
发布日期:2023-06-02  作者:张景  字号:[ ]

  工作思考

  通过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航运业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人员成本,并给每一个参与到数字化转型中的人带来了方便体验。这里说的参与者,是指和航运业有关的所有参与方,包括供应商、合作方、客户以及航运企业内部所有员工。因此,数字化系统真正服务的是这些人,系统让他们在使用中真正感到顺心、随心和安心,那数字化转型才算是真正有了成果。

  数字化强调的是用数字来驱动整个世界的变革,数字化是整个航运业面临的全新挑战,但同时也是全新的机遇。在业内数字化转型虽然被提已有数年,并且这一趋势也得到了各家航运企业的普遍认可,但总的来说进展一直比较缓慢。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以及船期不准,运价回落等问题的出现,使得航运数字化转型的紧迫性、必要性骤然加大。

  ◆实时匹配

  数字化转型的“好处”

  无论是业务还是管理上,数字化转型的推进都会给航运企业带来极大便利。例如,船舶的制造涉及客户需求、设计、修改方案、原料采购、验收等各个环节。通过数字化过程控制,从设计开始将相关方在同一平台进行设计确认和客户的需求进行匹配确认,制造工厂根据设计方案的图纸进行材料采购、工时确认,以及进度中可能需要修改方案再次确认,让客户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工作进度的同时,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节约成本。此外,日后的船舶保养和维修也有了对比和依据。

  同样,在管理层面上,当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的时候,相关系统根据需求判别是否需要提交给采购部门,采购部门进入采购状态,会将购买信息以及物流信息都在系统内进行记录,系统也可以跟踪这些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人进行记录,方便每年的固定资产盘存。人事系统也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对员工的性格甄别适合的岗位,对每个工作岗位的工作量进行统计分析,做到员工在最适合的岗位上,工作岗位配备合适的员工数。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其推进更需要提速。但不能为了推进而推进,更不能指望一蹴而就。航运企业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数字化与企业运营产生的矛盾和问题,从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根据自身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制定数字化转型计划,通过新技术赋能新应用,有条不紊地一步一步去实现数字化转型目标。

  ◆减少内耗

  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沟通协作作为信息传递的媒介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效率的沟通协作也越来越受到了重视。在企业内部也是如此,日常需要与各部门进行沟通及协调工作,包括大量的项目管理及数据统计工作,久而久之就会引发一系列诸如沟通协作不畅、合作效率低下、重复劳动太多等问题。

  这就需要一种利用数字信息系统进行精细化管理的解决方案来改变现状。要用系统数字化来把控“人机料法环”的每个信息节点和流程,并保证数据的可追溯以及提高效率。要把系统的数据和精细化管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数字化的框架,在系统采集信息以后,利用最优化的规章制度和流程,有效控制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出错率,让机器服务和监督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对于航运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的第一个步就是要梳理顺畅公司业务流程:从供应商、行政人事、财务、商务、法务的配合,到客户产品交付的实现。将供应商、合作方、客户都梳理出来,利用系统流程控制各信息节点,各分公司进行信息录入和维护,公司总部能够进行信息共享、权限控制,从而利用信息的共同点和通用性进行资源整合,达到统一标准、减少企业内耗的目标。

  以某货运公司为例,在对每个网点有揽货箱量业绩考核的情况下,如果把客户信息只是简单地放在公司信息平台进行共享,那么各网点公司间就会出现抢客户的现象,导致内耗的产生。针对这一问题,该公司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任务就是要有效地解决信息共享带来的内耗。

  事实证明,运用好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简称CRM),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CRM会对收集的信息做统计,基于这些统计对客户进行画像分析。此外,CRM还能够精准把控出货的淡旺季、货物种类以及集装箱箱型。根据CRM给出的分析信息,负责销售的人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去揽货,管理航线的人就可以精准地投放运力,以此就能够大幅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

  笔者认为,在一些航运企业内,单个部门的工作沟通往往是纵向的,而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交流则是横向的,在横向且平级的信息连接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很多信息屏障,只有来自上层的纵向力量。例如,针对某个具体方案让某一个部门暂时来主导系统,就可以去除这些屏障,让横向的信息连通变得更加通畅。

  ◆“技业融合”

  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器”推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如果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得不到充分的融合,那么在实际推进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会存在业务人员不了解IT技术,较难适应新系统,而信息技术人员则不了解业务,运维系统过程中难以结合实际等。所以,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让信息技术人员深入基层一线与业务人员充分沟通是很有必要的。

  笔者了解到,一线的很多业务人员会存在如下顾虑:“全都让系统来做了,我会不会失去现在的岗位?”“我提出来的意见,信息技术人员能满足我吗?”“这都是我多年来的经验积累,就这么上传分享了?”等等。对于业务人员产生的种种顾虑,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时,应该有与之对应的合理解决办法甚至鼓励措施。相应地,信息技术人员也需要做到两点:一是要有耐心。只有耐心地经常反复修订系统程序,才会使流程更趋合理、完善。二是增加有效的交流。信息技术人员要经常到基层去,实地了解业务流程,感受到其中的“痛点”,才能量体裁衣做出最适合公司的数字化信息系统。

  目前有些航运企业的动态数据都是非实时的,产生的数据还是处于孤岛状态,不能很好地通过技术手段与业务相融合,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工作脱节现象。如果将供应商合作方的数据合理共享,驳船、码头、堆场和车队的动态数据与业务流程无缝衔接,真正做到业务流程和系统技术的充分融合,就能让业务人员更加得心应手。在此笔者想举两个例子。

  例如,前程船和后程船的高效衔接决定着舱位和集装箱的利用率。在中转过程中,前程船的靠泊和装卸时间、后程船的离港时间等节点只有通过数字化系统才能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使得航运企业在运营水平和服务水准上得到保障。

  又如,在航线路径的选择方面,怎么给客户选择一个最优路径,选择最合适的船期以及中转港;运费的价格是不是性价比最高的?操作人员即便是熟悉航线情况,也会不会因为信息不通畅,无法及时给出最优的路径?针对这些问题,系统依靠算法自动在可选择路径中为客户找到最适合的路径和方案,简单而高效。对航运公司来说,一方面提高了舱位的利用率和货物的中转速度,另一方面也因为有了效益提升而促进了数字化转型的推进。

  ◆数据安全

  数字化转型的“破题点”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收益背后,也包藏着风险,而且这种风险往往是巨大的。业内至今对2017年的WannaCry勒索病毒记忆犹新。WannaCry在感染用户电脑后,会对电脑里的程序、图片、文档等各类文件加密,用户只有交完赎金才能解锁和使用文件。当时全球有150多个国家的电脑都感染了这个病毒,有好几家航运企业也受到了勒索病毒的攻击,系统出现瘫痪。

  对于航运企业来说,如何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做好数据安全措施是推进数字化转型的“破题点”。安全和效率是每家航运企业在运作时都会产生的一对矛盾。比如在账户设置密码方面,密码复杂且定期更换相对来说更安全,但带来的问题则在于操作效率不高;反之,密码设置得越简单,操作效率越高,但账户的安全性却又难以保障。所以数字化转型推进的过程中,要把身份识别和网络安全作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应该要像华为那样,秉持攻不进、看不见、看不懂、拿不走、毁不掉的“五不”原则,采用现代信息存储手段对数据进行主动防护,如通过磁盘阵列、数据备份、异地容灾等手段确保数据安全。(作者单位系集运上海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