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海运散运““船货易””平台建设跑出““加速度”” |
成交突破3000万吨(附图片) |
发布日期:2023-06-02 作者:李嘉慧 字号:[ 大 中 小 ] |
今年1-5月份,中远海运散运广州振华航科(简称振华航科)“船货易”平台第三方成交量突破3000万吨,同比增长约125%。这标志着“船货易”平台服务客户、赋能价值创造能力持续增强,向第三方功能性平台转型跑出加速度、实现新突破、迈出新步伐。 坚定信心,加速平台建设。爬坡过坎,关键是提振信心。2023年以来,振华航科通过召开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开展数字技术培训、举办科技创新征文活动等形式,带领广大职工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坚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持续倡导“坚持平台建设这一根本”“让人人都是‘船货易’平台攻坚者”理念,全方位提升职工创新创效意识,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步调一致。 在持续攻坚下,平台建设焕发了新面貌。细分客户群体,推动“船货易”平台进行市场化改造,进一步加快市场化发展步伐。迭代期间,为帮助操作人员快速上手,在小程序端精心制作了商家入驻、船货盘发布、询盘回盘等操作指导视频,并通过企业微信、客服热线,积极为客户答疑解惑。在前期“船货易”APP内测版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电话访谈、微信沟通等形式,及时采集客户意见建议,分析应用反馈,分别于3月31、4月3日正式上架苹果、安卓应用市场,迭代完善APP功能,集成即时通讯工具,致力于推动线上便捷交易和高效管理。此外,将平台小店后台升级为SaaS化工作台,并于1月发布测试版;从交互体验维度,对标市场化、公开化的交易场景,持续创新平台页面设计,进一步提升客户操作体验。 数智赋能,助力价值创造。大客户真正需要我们提供什么,我们能为中小客户解决什么?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振华航科人的脑海。为了寻找答案,一季度,振华航科深入客户,前往北京、上海、天津等地走访客户30余家,细致了解客户需求,着力形成更深层次、更具内涵的合作态势。与国能航运广州办等4家单位开展“打造清洁港口和智慧航运,共创金色市场”专题研讨,在曹妃甸煤炭峰会、天津河西国际航运服务论坛等演讲推介平台。截至目前,平台入驻企业客户达127家。 今年3月以来,长江口受大雾封航影响,运力周转紧张。平台某市场客户为尽快安排货载,在“船货易”发布了从秦皇岛到江阴的煤炭货盘。当天便通过平台船货撮合功能,与线上市场船东进行回盘、撮合,并最终成交。此次线上交易的成功,不仅体现了数字化便捷、高效、精准的价值,更标志着“船货易”平台纯“第三方”客户成交实现了新突破。 “以前要拨打多通电话、回复很多信息,现在线上就能回盘交流,太方便了。”一位平台货主评价道。 与此同时,振华航科还积极发挥融媒体宣传优势,开展2场平台直播,累计观看人数约1500人次。成立“数字·青春”宣传工作组,抓好“航运101”“百川学院”“TALK”特色栏目运维工作,积极为客户展现航运最新信息咨询,为客户决策提供“一臂之力”。倾情为客户做好“形象包装”,紧密结合京海航运发展沿革,撰写了《走近我们身边的‘京海’人》推文,量身打造了京海航运宣传视频,得到客户高度认可。 责任担当,丈量初心使命。在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振华航科人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从理论学习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持续推进“振华先锋E站”党建工作品牌建设工作,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激励全体党员奋力推动平台运营、技术开发、综合服务等方面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为了加速平台发展,全体党员和骨干推动责任落实到人,细致分解目标任务。在重点项目攻坚时期,通宵达旦、夜以继日成为常态……夜幕下川流不息的珠江见证了他们奋进的身影。“我们不仅仅要完成任务,更要把事情做好。”技术人员这样说道。 此外,青年骨干主动深入业务场景一线,使用python开发了平台标准合同附件自动生成软件;运用RPA机器人,开发批量打印小程序;利用VBA技术,制作自动化计算表格,推动数字化办公建设……这样的创新创效事例不断涌现。振华航科青年有本领,更有担当,呈现出了蓬勃向上的生长力量,正日益成为加速“船货易”平台建设的强劲力量。 展望未来,“船货易”平台将努力成长为深入产业链条和业务场景,有效解决行业痛点、满足客户需求,具备较强垂直性的‘To B’型第三方服务平台,为共同培育健康稳定的沿海干散货运输新生态添油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