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桐花开 赴一场山海之约(附图片)
发布日期:2023-05-26  作者:郑蕾  字号:[ ]

  见证乡村振兴

  自2010年以来,中远海运集团牵手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在大山深处的借母溪乡借母溪村开展建设扶贫工作。集团扶贫工作队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持续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乡村环境卫生整治,积极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有效途径,努力跳出“生态不经济、经济不生态”的怪圈,成功走出了一条在偏远山区开展生态扶贫的新路子。2015年10月,朱建良作为集团第四任扶贫工作队队长,来到湖南怀化沅陵县,接力借母溪村脱贫攻坚工作,与沅陵县借母溪村亲密接触,开启了一段令人难忘的山海之约。

  山高林密、沟谷幽深,借母溪村拥有独特自然风光,却因路、水、电皆不通,村民们纵使守着“金山银山”,仍摆脱不了贫困的处境。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通讯难、致富难这五大难题如五座沉重的大山一直压在当地老百姓的身上。

  如何解决这些难题,朱建良带领工作队,在集团前三任帮扶干部扶贫攻坚的基础上,开始细致地走访并进行深入的思考,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资源,确定并重点实施“旅游扶贫”这一新思路,积极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有效途径。依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制定好政策后进行因户施策、精准帮扶。

  打通“堵点”,改善群众脱贫基础环境

  精准扶贫,自然是基础先行。围绕“兴产业、强基础”,在中远海运集团前期驻点帮扶建设的基础上,朱建良带领工作队致力打造“美丽借母溪”。他们齐心协力,先后投资实施亮化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实施景点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并着力修缮千堂湾游客接待中心等多处设施。为配套旅游服务,他们修建旅游便道、焚烧炉、公共厕所,建成借上借下排污管网系统;为切实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他们实施房屋“穿衣戴帽”工程177户,完成危房改造20户,进行无害化厕所改造45户,还加聘保洁员负责全村环卫保洁工作。至此借母溪村基本实现了“五通”,特别是通村公路和巡护步道打通后,极大地改善了借母溪的旅游通行条件。一分耕耘一份收获,2016年底借母溪景区正式取得3A挂牌资格,为这片山水发展可持续的生态旅游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好“三张牌”,夯实群众脱贫产业支撑

  脱贫致富,离不开产业支柱。两年来,朱建良带领工作队紧紧围绕生态休闲旅游发展,着力打造“国字牌”“生态牌”“有机牌”等特色品牌,持续推进蜂蜜、蔬菜、茶叶、猕猴桃等产业日益发展。

  2016年,借母溪乡政府注资成立“湖南借母溪生态文化旅游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自此开启了以徒步穿越为主题,集度假、休闲为一体的旅游开发模式。为进一步调动当地居民至富积极性,他采取公司化运作方式,探索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捆绑借母溪村产业大户和全村365人贫困识别对象入股分红,竭力促进借母溪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就业增收,2016年借母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

  为有效实现先富带动后富,朱建良以借母溪蜂业公司为引领,以养蜂专业合作社为基础,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方式,实行统一生产、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为每家贫困户免费提供10个以上蜂箱,发展养蜂户50户,年产值达100万元,人均增收1000元,通过产业增收让群众尝到脱贫减贫的甜。

  伴随着绿色生态的发展要求,朱建良带领广大借母溪村民大力发展蔬、果、茶产业,种植红心猕猴桃20亩、茶叶120亩,通过订单化生产、网络化销售,以创业带动就业,帮助扶贫对象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此举不仅惠及75个贫困人口,使其人均增收500元;还直接为20个贫困家庭提供就业机会,助其实现人均工资性收入600元。

  斩除“穷根”,提升群众脱贫能力素质

  治富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朱建良深知要想斩“穷根”,重在思想上先脱贫。他带领脱贫工作队重点围绕提高贫困群众的劳动技能和基本素质教育,实施了“远航追梦”“教育扶贫”“助学奖励”“农民技能素质培训”和“考察培训”等教育项目,加大义务教育支持力度,培育产业发展人才,促进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一方面,与中远海运集团慈善基金会积极联系,选派的38名大学生志愿者加强当地支教。通过实施教育扶贫与助学励志项目奖优扶困、投资多媒体教学设备配置等措施使得校师生从教学中受益,确保扶持教学的连续性和持续性。

  另一方面,继续加大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通过采取培训班、专家现场指导、外派湖南农大学习等形式培养了一批乡土人才;采取组织村组干部、群众代表到古丈大寨村、凤凰古城和梵净山寨沙村等地参观学习,开阔眼界、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学习借鉴农家乐和相关产业发展经验。此举让村民们看到了脱贫的新希望,有了思想观念的改变和领头羊的示范,村民们发展旅游特色产业致富的积极性日益高涨。

  牢记“底线”,关切群众脱贫根本民生

  帮助贫困群众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是精准扶贫的底线目标。朱建良带领工作队始终坚持以解决贫困群众困难为出发点,大力推进借母溪各项民生事业发展。

  在发展乡村卫生事业方面,朱建良积极携手县人民医院,为借母溪村及临近学宗溪村、洪水坪村群众开展义诊活动,方便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及患病群众参加体检和就医,并免费为当地居民发放治疗药品,义诊达到320人次;同时,他还积极筹建村级卫生室,并力争培训配备一名合格的卫生员,为村民提供便捷的常规医疗服务。

  朱建良带领工作队深入关心关爱困难群众,每逢建党日和新春佳节等节日,他们都会对敬老院老人、贫困群众、困难老党员进行走访慰问,给大家送去祝福和组织的温暖。

  建设“三个一”,构建群众脱贫队伍保障

  作为一名老党员的朱建良明白,强有力的干部队伍是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政治保障。两年来,朱建良带领工作队围绕“党建促扶贫、扶贫促党建”的目标,始终将组织建设摆在扶贫帮扶的重中之重,有力地引领了广大贫困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搭好一套班子。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配合下,朱建良把有责任心、工作领导能力强的人选入村支两委,大力培养年轻党员和后备干部,两年来村支两委共选入新人3人。同时,他亦注重干部培训,采取以会代训、选派和组织外出考察等方式,到吉首十八洞村和贵州江口县寨沙村学习考察村庄整治与建设经验,启发思维,增强致富能力。

  培养一支队伍。农村党员是脱贫攻坚的“排头兵”和“主力军”。多年来,朱建良带领工作队秉承之前工作队的优良作风,持续培养了一批脱贫领路人、产业带头人、科技明白人、市场经济人和群众贴心人。

  制定一套村规。朱建良在征求民意、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指导驻村第一书记制订借母溪村规民约,建立了行为规范“十二条”,切实守住“原生态”。严格控制民居改造,实行修旧如旧,保护原生态风貌。设置生态保护宣传标语和警示牌,增强村民及游客生态保护意识。

  作为一名湖南人,朱建良将自己对家乡的爱化作对扶贫工作的热忱奉献。曾经深陷贫困的借母溪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文明村、富裕示范村。随处可见干净整洁的乡村小道、鳞次栉比的吊脚楼、生意红红火火的农家乐,可谓是旧貌换新颜。借母溪成为人们科考、旅游、探险、避暑、疗养、休闲的胜地,春意盎然之时,千年珙桐树也会开满洁白的花朵,喜迎八方来客。借母溪村在扶贫干部的带领下,正大踏步走上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快车道。

  虽然朱建良只是前赴后继来到这里的众多扶贫干部中的一员,但正是有了这样一群中远海运集团的远航追梦人,按照“扶持一个村,带动一个乡,扩展一个县”的总体思路,创新扶贫新机制,用他们的真诚和智慧,辛劳和汗水,一步一个脚印带领借母溪村民踏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幸福大道。

  (作者单位系中远海运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