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海员们”的坚守(附图片)
发布日期:2023-03-10  作者:董铭阳 于永清 王忠江  字号:[ ]

  海员天地海员说

  题记:机工长陈永平,即将结束他30余年的航海时光,在离船的最后一天,他深情地与他的航海生涯告别,让人为之动容;水手长姜绍东,是一名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水手,从他的身上依然能感受到活力与激情不减,处处散发着新时代船员的正能量;林统飞是一名拥有20余年轮机长经验的资深船员,杂货、散货、油船及化学品船等多种型船的工作经历赋予了他鲜明的个人管理风格。

  他们都是中远海运的船员,虽年过百半,仍坚守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持续发光发热,为助力航运强国的建设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锦云河轮机工长——陈永平

  近日,中远海运集运所属锦云河轮机工长陈永平,即将结束他30余年的航海时光,下船办理退休手续了。在离船前的最后一天,他将万千思绪深藏心中,用自己的方式与船舶、船员和航海生涯深情告别。

  清晨,陈永平倏地起身,迅速穿好衣服。窗外,晨曦染红了天空,远处的海面发着微微莹白的光,陈永平从房间的圆窗向外眺望,驻留了一会儿。

  吃过早餐,陈永平还是跟往常一样,换上工作服、带上安全帽,到集控室参加工前会。在每天上班工作前,轮机长和大管轮都要带着大家对当日工作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提出安全注意事项。会前,人还没到齐,先到的几个要下船公休的船员,你一句我一句地聊着下船要去哪玩去哪吃。陈永平没有参与聊天,他默默转过身,打开自己的工作柜,下意识地拿出珍藏着陪伴他多年的《机舱工作笔记》。陈永平随机翻开一页,上面写着当天人工应急操车的情况报告。那是一年夏天,船舶航行中突发主机电子调速器故障,需要人工应急操车,陈永平带着2名机工在近45摄氏度的环境下轮流操车,工作服上的汗水被蒸汽烤干后,竟凝出一层白花花的盐霜。《机舱工作笔记》记下了那天的情况,文末,陈永平写下一句话:机舱工作,要吃得了辛苦、耐得住寂寞。

  类似这样的经历,在陈永平的工作笔记上还有很多,它们如同陈永平平淡生活里跳跃的音符,记录着他的成长和坚守,也充盈着他的内心。工前会结束后,陈永平将徒弟黄赛剑叫到跟前,郑重其事地将这本笔记交到他手上。根据规定,《工作笔记》必须留给接班人,陈永平和轮机长请示后,准允他把日记交给徒弟,算是一种传承。

  “兄弟们餐厅集合了,参加陈永平退休欢送会!”政委在电话里的广播声,划破了陈永平的思绪。他赶忙起身,在镜子前整理头发和着装。

  陈永平从未想过参加退休仪式的场景,与他多年的工作生活相比,这样的“仪式感”鲜少在陈永平身边发生。更多时候陪伴他的,是一本本机舱设备图册、摆放有序的零件工具和各类检修设备。日子每天看似不一样,却又好像是一样的。拆除、维修、安装……陈永平重复着这样的工作,日复一日,寒来暑往。

  “今天,我们的陈永平同志就要下船退休了,我谨代表船舶党支部、全体船员,向陈永平同志多年来为远洋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感谢!”政委说完便向陈永平深深鞠了一躬,随后送上了纪念品和写满船员祝福的“光荣退休”卡。“你啊,一直都是船上的‘老黄牛’,和你的名字一样!永平,永远平凡,但注定着不平凡。”政委笑着对陈永平。

  吃过饭,换班船员来了,陈永平背上行囊,在船员们欢送中走下舷梯。站在港口上,再望一望陪伴他多年的船舶,终究是要告别了,陈永平抬起右臂向船上的兄弟们挥了挥手——“再见,我的航海人生!”

  (董铭阳)

  桐林湾轮水手长——姜绍东

  提起现在中远海运能源所属桐林湾轮的水手长姜绍东,跟他共处过的船员兄弟没有一个不竖大拇指拍手称赞的。

  初识。第一次接触是在上船后参加甲板部门的工前会,从这位身高1米75、肤色黝黑的胶东汉子身上,第一感觉就是踏实、稳重——言谈举止中透漏出他对航海事业的热爱和对工作岗位的娴熟。工前会上,凭借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对船舶的熟悉,他贴近实际围绕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对当日每项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建议中坚持做到有预案、有应急、责任到人、无死角监管,在得到大家一致认可的同时,他便在大副的指导下对工作进行细致分工,当然在实际工作中,每次他都是第一个冲锋在前,给兄弟们做好表率,并时时用实际行动发挥着一名老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共事。作为船舶甲板部门一名水手长和安全监督员,与他共事,你会感到他是一位工作细致的人,不论是在甲板维护保养工作中还是装卸货工作中,他时刻把抓安全促生产作为工作的重心,并率先垂范,认真抓好工作中每个细节,比如天气炎热或寒冷有个别人把草帽、棉帽当安全帽,上高时因为不是太高或是时间短而不系安全带,密闭舱室凭经验不测氧、不通风而贸然进入,放舷梯和引水舷梯时不穿救生衣、不系安全带等一些违规操作,他都在第一时间及时进行严厉制止,并进行批评教育,确保永不再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没有安全,一切都是零。”

  熟悉。目前与他相处共事有两个多月了,慢慢找到并发现了他身上那种永葆本色的缘由,那就是初心——共产党员的初心。从聊天中知悉,1990年他怀揣着对大海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应聘成为当时青岛远洋的一名水手,在经过半年培训后,于1991年开启自己的航海职业生涯,从散货船到特种船再到油运船,这一干就是30多年。与他的言谈中,感受到在这30年里,时代变迁、国强民富,如同他工作的船型和公司的发展一样,一天天变化、一年年壮大,从靠泊国外码头被外国人瞧不起,到如今逐渐跨进海运强国,他的内心是无比自豪的,而这种自豪更源于初心的坚守。

  相传。作为一名老党员,他依然保持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工作劲头,并把自己好的传统和方法延续下来。比如他积极响应公司的号召,用自己实实在在的好主意、好点子和实际行动为降本增效增添浓浓的一笔,带领大家节省每一滴油漆、用完线手套集中洗洗再戴、油漆新旧分开、物料出入必须登记、能解体修理的就不换新;还有就是水手们碰到有不明白的问题、不会的绳结他都不厌其烦地会进行讲解、示范。他经常说,作为公司多年培养的一名水手长,有义务、有责任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这也是我们中远海运人的优良传统。

  (于永清)

  金海洲轮轮机长兼船舶政委——林统飞

  林统飞是一名航海经验丰富、专业技术过硬的轮机长,现任上海中远海运所属金海洲轮轮机长兼船舶政委。

  林老轨常说,轮机是全船的“心脏”,是船舶安全保障的基石。为了确保“心脏”健康运转,他把“防患于未然”作为管理重点,信奉预防是最好的维护。提前预防离不开专业的知识储备和准确的判断力,为此他熟练掌握金海洲轮的设备结构、原理和性能,不吝指导每名船舶主管人员科学管理船舶设备。谈起林老轨,船员兄弟们纷纷表示,与他在一条船上共事,心里感觉特别稳。

  坚持全船一盘棋思想,凝聚全体船员工作合力是林老轨开展工作的重要法宝。他常说,设备虽有分工,但熟悉应无彼此,相互之间熟悉彼此的设备,既能极大提高船舶管理人员操作熟练度,也能提升设备生命周期和船舶生命力,为后期船员的职务晋升和顺利交接打下良好基础。个体能力有限,团队的力量才足够强大,为此他充分发挥甲板部精于操作的技能和轮机部专于维护的特点,身体力行架起双方合作沟通的桥梁,为船舶安全和谐稳定尽心尽力。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在一职,其职必举。林老轨始终保持学习的在线状态,积极钻研船用新设备、新知识,在公司新造化工品船舶的监造过程中,认真核对图纸,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提高船舶适配性、降低后期维护成本打下基础。

  即使在平凡的岗位从事平凡的工作,也要继续展现出不平凡的业务素养,传承前行者精神,激励后来者奋进,林老轨将继续在本职岗位上发光发热。(王忠江)

陈永平工作照

林统飞工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