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支部建在项目上”,打造生产一线坚强堡垒(附图片) |
发布日期:2023-03-10 作者:尚进 字号:[ 大 中 小 ] |
【党旗飘扬在基层】 香港中远海运所属江门中远海运铝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门铝业)党总支以初心为原点,视使命为归宿,传承“支部建在连上”的红色基因,秉承“支部建在船上”的文化内涵,将“支部建在项目上”作为公司党建和公司治理的一项根本制度,并将党建工作融入公司创新发展的主战场,发挥党建引领的关键作用,让党建激发更强大的活力,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 “支部建在项目上” 为加强党建工作夯实组织基础 江门铝业把党建要求写入公司章程,将党总支支委会研究讨论作为董事会、经营层决策重大问题的程序,明确和落实党总支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从2014年起,落实“双推双培”工作思路,实现党总支班子成员和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公司总经理任党总支书记,下辖4个党支部的书记均为公司业务骨干,核心岗位实现党员100%覆盖。 公司坚持业务拓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项目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建设就覆盖到哪里。在下辖党支部的设置方面,打破传统的以职能部门划分,而是围绕生产经营,根据生产流程而组建,确保每个部门、每个车间、每个项目都有党员,充分发挥“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横向到边全覆盖、纵向到底无盲点”的项目攻关党组织保障体系。 “支部建在项目上” 为保障生产经营构筑战斗堡垒 作为生产制造型企业,党建的工作基础在生产一线,难点在生产一线,活力也在生产一线。江门铝业通过“支部建在项目”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建立党员先锋岗,亮身份、强担当,与重点项目建设同频共振。 2022年,公司通过“劳模创新工作室”“教授工作室”“新品工作室”驱动公司技术创新,3个工作室的负责人均为党员和技术骨干,且均由3个不同支部承担创建工作;工作室的工作任务与特色党支部创建深度融合,确定目标和方向,推动公司转型,激发党建新活力。 在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项目工作中,4名党员组建的跨部门工作小组下定“申报即认定”的决心,从标准的分解到研发项目的梳理,从制度完善到成果验收报告,从财务数据的收集到认定书的撰写,认真筹备,编制了987页技术材料,于申报当年一次性通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评审。 2022年,由5名党员组建的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请认定工作小组,认真筹备,一稿、两稿、三稿,在两周时间里,自行编制完成近300页技术材料,并于2023年新年伊始一次性通过认定。 在大客户发出“谁开发出新产品,谁就是该产品的唯一供应商”的“邀约”时,由党员“挂帅”的研发团队扛起责任,挺在项目研发的“最前沿”,历经3个月,产品从无到有,从一张图纸到客户全球卖场月销售6万余件,从4种规格到20种规格,党员们为公司创新创效树起了一面旗帜。 面对新冠疫情影响,8名党员主动下沉至各个项目一线,从业务维护、产能提升、技术优化等方面着手,与客户站在一起,共担风险,共同面对疫情,全力保持产品交付以及加快新系列产品的开发。 “支部建在项目上” 为建设人才队伍凝聚精神力量 江门铝业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推动和建立开放式的创新创业平台的管理,为一线的技术人员提供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公司拥有有效专利26项,均为内部技术人员在项目和产品研发过程中通过反复试验和论证而形成,专利均与铝合金产品的生产相关。目前拥有专利技术的11名发明人均分布在公司技术管理岗及专业技术岗,且均为党员,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集中体现。 公司在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中将改革的第一步聚焦在激励机制建设中,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企业发展,将激励政策和激励对象向技术人员倾斜,充分调动核心技术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021年,江门铝业正式实施科技型企业岗位分红方案,连续两年参与分红人数中党员的占比近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