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葱花油饼 |
发布日期:2023-02-10 作者:曹建任 字号:[ 大 中 小 ] |
生活潮 自从当上海员之后,与母亲聚少离多,与家乡的距离就变得越来越远。追忆过往,蓦然回首,在乡下农村老家生活的时候,属于童年的记忆,有清脆的柳笛声,更有母亲的葱花油饼。那带着母亲味道的葱花油饼,一直萦绕在心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呢?思来想去,终于悟得:这是乡愁的滋味! 晚霞层层堆叠,穿透云岚如变幻的五彩斑斓的丝线落在海面。带完缆,抬头看到这一幕时,突然间感觉到胃里似乎翻滚起浓浓的乡愁。是的,我承认想家了,想起了母亲的葱花油饼。 小时候,家里生活并不富裕。别说吃到丰盛的菜肴,就连吃上一顿最起码的荤菜都成了父母心中的难题。那时候,每天的主食就是馒头、面条,搭配咸菜或者萝卜、白菜和野菜,除了白面馍馍基本上就没有其他主食吃了,一年到头除了逢年过节,也吃不上几顿肉。做吃的东西,一直都是母亲最拿手的事情。虽然贫困的乡下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改善伙食,但母亲却总能从最原始的田地里、草丛中,寻找到诸多美味。母亲从地里劳作归来,擦一把汗水,撸起袖子就说:“新麦还没收成,家里也没有什么吃食,做点葱花油饼填填肚子解解馋。”正在院子里写作业的我们姐弟两个,一想到母亲做的葱花油饼,香味满口、柔软劲道,口水就会禁不住往下流。 母亲做葱花油饼的情景一直在我的记忆中。每次母亲做葱花油饼都极其用心,每个步骤都投入了无限的爱,把葱花油饼做得既好看又好吃。母亲做的葱花油饼用的都是发面,提前在瓦盆里用温水把面和上,之后用一块白色的纱布盖起来,放在一边等着发酵,就去地里干农活了。晚上从庄稼地里干活回来,把手洗干净,不顾一身的疲惫和劳累,母亲卷起袖子就在案板上用力揉面,边揉边加干面,一下一下,面揉得软硬适中,揉到面不粘案板时,拿大擀杖用力擀,直到擀得比纸厚不了多少,才把事先用猪油、调味粉和盐腌过的葱花倒上摊匀。然后把面卷起来,用刀截成段,再用擀杖擀,擀得如碗口大小的圆形。母亲擀得很薄、很仔细,说这样卷起来的饼子层数多,吃起来才酥香。母亲一边往灶台里添着柴火,一边往锅里放着擀好的面饼,随后利落地翻着锅里的饼子。饼子冒着热气,一会儿变成了金黄色,母亲用手捏捏,不大一会儿香喷喷的葱花油饼就出锅了。我们姐弟俩拿起烙好的油饼,顾不上烫嘴,就大口吃起来,嚼一口看一眼忙碌的母亲,那味道真的无法形容,越吃越香,什么都顾不得了,每次都吃得小肚溜圆。 如今,母亲也随我姐姐搬到了老家县城里,虽然无法再使用土灶台烙饼,但我每次休假回家饭桌上必定有母亲亲手烙的葱花油饼。这时候姐姐会“醋意大发”,说我不在家根本吃不上饼子,我晓得母亲知我在船上吃不到这样的正宗家乡味,也是在无声地表达着她对我的思念。 现在市场上各种吃食应有尽有,餐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葱花油饼也被人们忽略了,偶尔会在路边的餐饮店买,可每每吃了,又觉得不是那个味道。那些店铺的做法过于粗糙,有的葱花油饼是油炸的,焦黄的样子很好看,但吃上一两块就消化不了;有的烙饼的面是烫面,烙出来的饼外面焦黄,也很有层次,但吃起来软而不筋,和母亲的手艺比,实在差得太远。前些日子,从船上公休回了老家,又吃到了母亲烙的葱花油饼,真是一种享受! 母亲质朴、勤劳以及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始终伴随我的整个航海生涯,并给予我生活的力量。那些白面馍馍和咸菜,那些揉进母亲刚烈和温柔的葱花油饼,更是我一生的陪伴。一个个葱花油饼牵起一缕缕乡愁,永远不会消失在记忆里,因为那是深刻在骨子里的味道。 【作者单位:锦云河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