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多面手
发布日期:2022-10-28  作者:王伟 刘旭  字号:[ ]

  海员天地海员说

  大丹霞轮的陈“匠头”

  大丹霞轮的木匠陈景儒是一名80后的陕西汉子,个子不高,谈吐儒雅,脸上总是挂着善意的微笑,让人倍感亲切。新上船的两个甲板实习生经常称呼他为“匠头”,久而久之大伙都习惯了这个叫法。

  被称作“头”的通常都有特别之处。“匠头”陈景儒是一名有着10年党龄的老党员,历经海上风雨17年,平日里工作可用几个词语来概括:能干、苦干、实干、带干。

  “能干”体现在他的本职工作中。他在大丹霞轮任职期间,但凡船舶进出港、靠离移泊、抛起锚、雾中航行以及其它任何必要情况,他都坚守岗位,随时待命,毫无怨言——每天不厌其烦地量水、测量记录压载水舱、污水井、淡水舱……默契配合大副完成相应工作。大丹霞轮的淡水舱设计比较“特别”,造成船舶淡水转拨工作难度增大,陈“匠头”经常要从艉尖舱拨水到日用舱,在每次转拨淡水过程中都需要挪动沉重的潜水泵,并要时刻看守不让水溢出,既费体力又费心力,但在他的用心“照管”下,大丹霞轮从没发生过缺水的情况。

  “苦干”体现在他的日常劳作中。陈“匠头”积极投身锚机、舱盖水密、水密窗门、系泊导向滚轮等甲板设备维保工作,总是冲锋一线,任劳任怨。大丹霞轮78航次结束后装载磷肥土,验舱标准高,陈“匠头”一马当先手握枪头冲洗大舱,又不顾脏累,一头钻入狭小的污水井中清理污垢……在他的带头苦干和全船兄弟的共同努力下,大丹霞轮在埃及港口一次性通过严格的验舱。

  “实干”体现在需要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大丹霞轮78航次装载大量风电设备,由于吉布提港没有工人上船作业,全船货物需要船员自卸。面对舱盖上叠装4层12余米高的风叶,陈“匠头”与水手小石一组,不畏艰难,为货物安全无损交付立下了汗马功劳。

  “带干”体现在他主动地践行公司“传帮带”的优良传统。作为老船员的“匠头”,他毫无保留地将体系学习、设备操作、安全注意事项、疫情防控要求、水手工艺要领、船舶日常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方法、个人心得体会等传授给船上的实习生。在他的悉心教导下,实习生在短时间内工作迅速上手。

  另一个船员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同样属于陈“匠头”的专称是:木匠“TONY”。原因很简单,每次上船,木匠“TONY”都会自带一套精致的理发工具,工作之余为兄弟们服务,不仅有求必应、服务周到,还能根据大家头型、脸型特点设计专属发型,是一位手艺精湛的“理发师”,难怪深受船员们喜爱和欢迎。

  木匠陈景儒还有一面如他的名字般“儒雅”——非常爱写毛笔字。在他住的那一层,几乎每个船员房间都有他的“墨宝”,有的兄弟甚至珍藏多幅。

  作为土生土长的陕西汉子,陈“匠头”不仅喜欢吃面食,更擅长做面食,是擀皮的一把好手。擀皮是项技术活,皮擀不好,饺子包起来会露馅,下到锅里会散,吃起来就不带劲了。每次船上包饺子,陈“匠头”都抢着干活,且专“挑”擀皮这项技术活。他一次可以擀3张皮,不光擀得好速度还快,有他擀皮,大厨煮饺子的速度有时都赶不上大家伙儿包饺子的速度。为此,大厨每次都“故意”推迟包饺子的集合时间,戏称:“老陈包饺子速度像飞啊!”

  在大丹霞轮上,陕西、山东、河南籍的船员比较多,陈“匠头”平日还经常为大家做油泼面、biangbiang面、打卤面、手擀刀削面等,这些都是他的拿手绝活。凡是喜欢吃面的兄弟每每吃过他做的面条后——都是笑在嘴里,暖在胃里,美在心里。

  乐观向上的陈“匠头”与同船的兄弟们相处融洽,有他在,身边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他就像一道光,源源不断地散发着正能量,温暖了别人,也照亮了自己。

  (王伟)

  祥云口轮的“传帮带”

  祥云口轮二副田亚雷看起来满满一身书卷气,想不到却是一位有着6年海龄的“老海员”,更是一位身贴多种标签的海上多面手。

  标签一:文娱室室长

  田二副好书,好读书,上船时就随身带着满满一箱书,并自告奋勇当起了船上文娱室的“室长”。工作之余,田二副不仅手不释卷,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更乐意为大家推荐好书,带动大家读书,帮助船员弟兄们在略为单调的航海生活中增添乐趣、陶冶情操。

  田二副还有一双巧手,仓库里的陈旧电脑配件,经他一番修理、组装和调试,硬是攒出了一台性能还算不错的公用娱乐电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他的号召下,船上的弟兄们工余饭后,纷纷走出房间,走进娱乐室,“佳片有约”——围坐一起集体观影、共同赏鉴。大家时而被片中的精彩剧情吸引,满座悄然无声,时而又被电影里滑稽的剧情逗乐,发出阵阵笑声。在这种其乐融融的气氛中,大家都感受到身在船员大家庭中的快乐,不禁纷纷为这位“室长”竖起点赞的大拇指。

  标签二:大洋上的Tony老师

  由于疫情防控的缘故,船员弟兄们在上船之后便没了下船的机会,找个理发店打理发型成了“奢望”,以至于有些兄弟决定放弃“治疗”,觉得反正在港口值班时也被防疫“四件套”裹得严严实实,没有再去打理发型的必要了。久而久之,船上的不少兄弟日常都顶着一头乱糟糟的“飘逸”发型。“头等”大事自然马虎不得!关键时刻,田二副挺身而出:打出远洋理发店的招牌,亮出自带的高档电动推剪,拿出“祖传的手艺”,精心为大家修剪发型。在他的巧手下,解决了“头等大事”的弟兄们重新变回了精神小伙,阳光帅气!

  标签三:年轻的“老船员”

  作为一名资深的半潜船人,田二副在业务上更是一把好手。不论是航行值班时的专业操作还是台账作业时的材料整理,他都能一丝不苟地高质量完成。在一次集体工作会议上,他谈到,随着半潜船队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其他板块的船员到半潜船工作已成为常态,如何提升这部分船员的技能素质,对巩固中远海运特运半潜船队的传统优势至关重要。他随即建议老船员们积极行动起来做好“传帮带”——由老船员对首次来半潜船工作的新船员进行“一对一”帮扶,帮助他们提高技能水平,尽快适应半潜船的工作。在建议被采纳后,田二副迅速行动起来。

  祥云口轮第54航次换班以来,先后登上了8名首次到半潜船任职的船员,由于半潜船的设备操作和管理方式与其他船型差异较大,不少新到半潜船工作的船员兄弟都感到有些不适应。了解情况后,田二副一马当先,主动对接新转来的见习三副,担当起“传帮带”的工作。在往后的日子里,他每天下班后都主动抽出很多空余时间与见习三副探讨业务知识,传授经验技巧,积极传经送宝。大家看在眼里,暖在心里,也纷纷地效仿他的行动:老轨对接了电机员、政委帮起了医生、大副干脆把甲板实习生带着一起值班,一时间船上的学习氛围浓厚而热烈。新船员们解决了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积攒了“经验值”,对工作充满了信心;老船员们在“传帮带”中温故而知新,业务技能更加纯熟。更重要的是,“传帮带”活动加深了大家的友谊,船舶氛围更加向好,团队凝聚力大大提升。

  田二副就是这样平凡普通又多才多艺的汉子。他只是公司半潜船队中的普通一员,但因为千百个他,成就了特运半潜船队的发展壮大,塑造了中远海运船员的良好形象。

  他们是海上多面手,虽平凡,却不凡。

  (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