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花木兰(附图片) |
——记上海中远海运重工巾帼设计师团队 |
发布日期:2022-10-28 作者:王娇 字号:[ 大 中 小 ] |
奋楫者 花木兰的故事在中国可以说家喻户晓,一首《木兰辞》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奇女子,她替父从军、骁勇善战、亦刚亦柔。很难想象千年以前的诗词里已经有了如此果决英气的女性形象,而现如今在这个女性能量日益得到发挥的时代,“花木兰”早已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艺术符号,不止于书本或影视,“花木兰”就在我们的身边。 上海中远海运重工技术研发中心是上海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是公司作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力量,是国内乃至国际上拥有顶尖技术实力的设计团队,在这样一支优秀的技术队伍中,不论是精于领域的海工专家和主任设计师,还是工作出色的专业设计师,抑或是勇于亮剑、甘于奉献的现场顾问工程师中,都有女设计师的娉婷身影。目前团队女设计师数量达到了23人,占比约20%,2017年被上海市总工会职工技术协会授予“上海市职工(巾帼)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是创新主体,掌握了一流技术,传统行业也可以变为朝阳产业。”上海中远海运重工正是依靠创新的思路和领先的技术,成功进军海工领域,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在公司转型发展的时期,巾帼工作室始终秉持着创新驱动、技术引领、提质增效、人才为本的工作理念,以技术研发开拓产品,用技术引领攻克难关。巾帼设计师们用女性的细腻和耐心坚守岗位,犹如木兰香,弥漫在紧张的工作氛围中,树立了许许多多先进典型,在以男性居多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建造行业中,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巾帼工作室创始人、项目技术经理刘国贞,长期扎根在设计研发一线,主持过多种船型和产品的设计研发工作。她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为了工作方便,说服家人搬到公司附近住,与团队一起加班加点、解决各类技术难题,保证设计任务的圆满完成。作为一个从业30年的资深设计师,她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年轻一代,培养了一大批骨干设计师,在船舶海工圈,同行们都亲切的称她为“刘老师”。近两年她组建研发团队,为拓宽公司业务范围殚精竭虑。在一项非标产品的研制中,经过多轮方案推翻和修改,最终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的审查,为国家节约成本近千万元。 结构副主任设计师姜俊芳,她在工作中兢兢业业、认真细致,在技术研发中心初创时期,姜俊芳就勇挑大梁,“承包”了几乎所有吨位重、结构复杂的分段设计工作。2013年,她被委以重任、派驻巴西船厂开展FPSO现场建造顾问服务,成为上海中远海运重工乃至我国海工产品制造业第一位海外女顾问,尽显中国女性的巾帼风采。2016年至今,姜俊芳将出众的技术能力和奉献精神融进了KARISHFPSO等多个大型海工项目的工作中,成为知识型、技术型优秀女职工的典范。 副主任设计师汪丹萍总说,男同志能做到的,我们女同志同样可以做到。FPSO项目建造过程中,她主动请缨,舍小家为大家,与男设计师一道驻扎在远离市区的舟山FPSO项目组提供技术支持;同男工程师们一起爬船钻舱,奋战在海工建造一线。七月,接连都是40摄氏度的高温,每次回到宿舍他的衣服都能拧出水来。她扎实的技术能力和奉献精神,获得了船东和建造方的高度赞誉,为女设计师在现场服务中的突出表现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电气高级设计师郭晓波不畏艰苦、迎难而上,由于MV34项目周期短、工作量大、难度高,既有原船的拆旧换新,又有新增的设备系统,面对本已完成的设计不断地被推翻重来,忘记晨昏暮晓的她丝毫没有气馁,而是认真仔细钻研合同规格书,协调客户方和各专业人员,相互支持与配合。 技术研发中心是上海中远海运重工平均学历最高、平均年龄最低的部门,是党建工作的沃土、青年人的园地。巾帼设计师在党、工、团工作中更是成为了绝对主力。她们发扬自身优势,在“八小时”之外,为企业品牌形象的提升做贡献。这里有大型活动主持人、演讲比赛的佼佼者周琦、代东,有公司宣传战线排头兵耿文慧、杜娜……她们依托于高学历青年的创造力,让公司员工增强凝聚力和认同感,让青年员工积极挥洒青春、奋勇前行。 还有杨巍巍、李晓玲、谢秋香、陈萍……这一个个普通名字的背后,感人至深的奋斗故事还有很多。她们大多年轻,风华正茂,自进入船舶行业的那天起,她们便成为了要和钢铁螺栓打交道的工科女生。高跟鞋连衣裙将不再是她们生活的主旋律,她们义无反顾的扛起技术设计的大旗,把青春的光彩留给了蓝海上一座座钢铁巨无霸。每一份图纸,每一个模型,每一次的后勤保障,都是她们一点一滴汗水的积累。交付的每一个项目里都注入了她们满腔的热情…… 风雨彩虹,是上海中远海运重工一路走来的真实写照;铿锵玫瑰,是巾帼设计师们的动人描绘。她们以自己的方式诠释“木兰精神”,令它历久弥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