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
发布日期:2019-09-20  作者:曹丽娜  字号:[ ]

  生活潮

  从2008年开始,每年开学之际,中央电视台与教育部联合制作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都会如期而至,教育部要求各学校将《开学第一课》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开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中小学生上好《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的节目内容紧贴时代背景,结合时代主旋律,有针对性地融合爱的教育、生命教育、家国情怀等鲜明主题,凝聚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让孩子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滋养,增强文化自信。节目的编排充分遵循中小学生心理发育特点,使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好评如潮的节目不仅吸引了孩子,也让家长们在每年开学之际多了几分期待。

  看着孩子们的开学第一课,我也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开学第一课。80年代初电视尚未普及,更不能奢望专门为孩子们开学而编排一档电视节目了,但长辈们对孩子读书学习的重视都是一样的。我印象中开学第一天最有仪式感的环节便是包书皮。每当我把新书背回家时,爸爸总是准备好了挂历纸。挂历的纸质偏硬,韧性也好,背面通常是素白色,干净整洁,特别适合用来包书皮。父亲认真地对比大小、裁剪、折线、封边,每一道工序都马虎不得,最后还要在白色书皮外面工整地写上书目名称和我的姓名。一边包书皮,父亲一边重复他那几句颠扑不破的真理:“学习是给自己学的,学到自己肚里的知识谁也抢不去。如果不想自己年老的时候后悔,就趁年轻的时候努力学习,让自己每天都有收获。”寥寥数语,饱含了当家长的对孩子的全部希望。父亲用实际行动向我传递一个道理:对待书籍一定要爱护,对待知识一定要恭敬。

  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好学的父亲并没有走入高等学府,但他爱读书、善思考的习惯一直陪伴终生,即使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宽裕,他在读书上面的花费也从不心疼,每年学期初都要特意去县城给我买几本课外书,这在当时物资匮乏的农村是件奢侈的事。父亲将自己对知识的渴求全都倾注在我身上,并潜移默化地深深烙在了我的内心深处。直到现在,我每次买到新书总是习惯性地会包上书皮。

  开学第一课预示着新的开始、新的希望,精心准备的《开学第一课》不仅可以在求学路上送给孩子一份特别的仪式感,更是将全社会对孩子深沉的爱、对他们成长的深切关怀,借助电视媒体这种生动鲜活丰富的形式呈现出来。成长之路总会有些许烦恼,用爱筑造的开学第一课,教会孩子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是孩子们成长路上最好的陪伴。

  【作者单位:大连中燃航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