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
发布日期:2019-08-23  作者:梁翠梅  字号:[ ]

  书海信步

  有一句很著名的劝人读书的“广告语”,即“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

如玉。”相当的直白浅显通俗,直指人心,当然,远远比不上“腹有诗书气自华”

的婉转清丽脱俗,引人憧憬。“腹有诗书气自华”源自北宋苏轼写给友人董传的

一首诗,全句为“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说:董传你饱读

诗书,满腹经纶,平凡的衣饰也不能掩盖住你的精神风骨与高雅气度。然而,我

始终认为,若说“腹有诗书”与“气自华”有必然的关联,却也未必。

  饱读诗书,有的人能把读过的书融进骨血,让知识与思想充盈精神内涵,积

蕴深厚,再自内而外地散发出来,行为举止间淡定从容,谈吐交流时乐观睿智,

待人接物中宽容豁达。有的人则读成了一个执拗、刻板、迂腐、不肯变通的书呆

子,更有甚者,走上了歪路,三观都出了问题,正所谓“读死书,死读书,读书

死”。中国古代,纵然有天妒英才的谢安、王阳明,也有贪官奸佞严嵩和蔡京;

近现代史上,出现了凛然正气的谭嗣同、瞿秋白,也出现过汉奸败类汪精卫和胡

兰成。

  气自华,是气度非凡,光风霁月,与个人的自我修炼、修身修养有关,把曾

经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经历过的人与事一一沉淀下来,如酿酒,弥久弥醇,这

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日积月累,不可能一蹴而就。读书本就是自我修炼的方法与

路径之一,是格物致知、怡情养性、滋养心灵的过程,开阔眼界,开拓思维,荡

涤心中的浮躁尘俗之气。

  每个人的修炼结果不尽相同,是修成正果?是难成大器?还是走火入魔?关

键在于三要素,即:读啥书、咋读书、收获啥。

  读啥书——开卷有益。读专业书籍,可以提升工作技能,提高业务水平;读

古代经典,可以领悟先贤的思想,感悟民族文化的精华;阅读史书,可以鉴往昔

知未来,铭记成功与教训;颂读诗词,可以陶冶性情,细腻情感;阅读散文、小

说,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感受生活的跌宕与平凡,思考人生的丰富与多彩,洞察人

情世故;阅读哲学典籍,可以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窥探抽象的真理与规律……

  咋读书——讲究方法。阅读学习当然不能囫囵吞枣,在获取知识,汲取能量

的同时,要勤于思考,把书中传递的知识,正确的理念与价值观,与自己的分析

研究合二为一,转化为自身的“修为”,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把知识与生活工

作实践结合起来,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收获啥——天道酬勤,有所付出,必然也会有所收获。当时时反思检讨、总

结整理读书学习的所得,吸收精华去除糟粕,试着接受自己的无知,努力突破狭

隘的思维,汲取正能量,不断地梳理自己的思想,提升自己的境界,修正自己的

行为。

  读书是自我修炼的过程,若得修成正果,则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腹有诗书气自华。

  【作者单位:广州中远海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