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科技领航 中国船燃为航运“三保”赋能(附图片)
发布日期:2022-07-29  作者:王丹  字号:[ ]

  作为集团增值服务产业集群的重点企业,中国船燃肩负着服务集团船队“保质、保供、报价”的三大任务,但随着船用燃料油市场的放开、IMO2020限硫令的实施,参与船用燃料油供应的企业越来越多,掺有非石油基化工产品且价格低的调合低硫油逐步进入市场,致使船用燃料油市场鱼龙混杂,竞争更加激烈、“三保”任务面临较大挑战。

  在集团科技领航战略指引下,近年来,中国船燃科技创新工作不断进步,较好践行了党和国家新的发展战略和理念,一系列科技创新实践对赋能集团“三保”任务和中国船燃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应有的力量。

  公司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从科技研发体系入手,逐步壮大油品研发队伍,成立技术研发中心,并建立青岛和江苏两个研发基地协助技术研发中心开展油品技术研发试验等工作,为油品“保质”提供了技术支撑。此外,公司着力培育创新氛围,成立创新工作室,还在科技兴安、推进绿色发展加大力度,努力提高“保供”能力。

  推进油品技术研发。“服务航运加好油”是中国船燃的初心使命,完成集团“三保”任务,服务集团船队,更是责任所在。近年来,公司积极应对“IMO2020政策”的实施,开展系列油品技术研发工作,完成了中品质油质量标准、相容性检测仪开发、油品稳定性研究等研发项目,获得首个专利,承接GB/T 25346《船舶供受燃油程序及检测方法》标准的项目研究,联合石油大学开展“船用燃料油胶体稳定性与保质期关系的研究”,并与科研院所联合攻关,不断解决船用燃料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所供应油品提供技术保障,引导船用燃料油市场规范经营,指导船舶正确使用油品,燃油“保质”工作不但收到集团系统内航运公司的首肯,而且在航运界收到广泛认可。

  推进科技兴安。“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是安全发展战略的理念和方向,近年来,中国船燃大力实施技术改造,推进科技兴安,船舶油库本质安全化有所提高。中国船燃青岛公司在油库加装柴油装车安全联锁智能控制系统、上海公司油库安装智能发车(船)系统、江苏公司油库安装智能化改造系统等,在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的同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安全管理、业务管理的效率,也为多元化能源供应提供了保障。下一步中国船燃还将出台支持各旗下单位实施安全生产技术改造、安全自动化、安全信息数字化等投资项目的鼓励政策,进一步推进本质安全。

  推进绿色项目。“碳达峰、碳中和”对船舶燃料供应行业影响巨大,中国船燃结合自身业务实际,对未来船舶可能应用的低碳、零碳等船舶替代能源进行广泛的调研,深入搜集文献和资料,积极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替代燃料的研究,举办了多期主题为“双碳背景下船舶替代燃料”的视频讲座活动,共印发了6期“中燃双碳专刊”,分别为《碳排放现状及对策》《IMO技术&营运碳强度综合机制》《低碳燃料、碳中和燃料、零碳燃料使用现状及相关思考》《船用甲醇燃料》《LNG燃料》《船用生物柴油》,多篇文章获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另外,中国船燃江苏公司实施的光伏发电项目、南京公司的岸电改造项目和光伏发电照明项目等,较好对接了国家“双碳”战略。

  鼓励全员创新。坚持创新引领,模范带头,积极推进创建劳模技术创新工作室工作,中国船燃江苏公司以宁军劳模为领军人物,聚焦主责主业,深入开展燃料油质量控制研究,成立“宁军技术创新工作室”。中国船燃青岛公司以先进骨干刘翔为领军人物,发挥“巧匠”职工创新工作室平台效益,推进油库技术改造,促进现场管理水平和作业效率的提升。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弘扬了创新精神,职工性创新活动、“五小”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中国船燃面临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科技发展新思路、新理念的助推下,近几年,中国船燃科技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集团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为贯彻中远海运集团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部署,推进中国船燃科技发展专项规划落地,营造科技创新工作氛围,部署有关科技创新工作,2022年7月中国船燃召开了首个以“科技创新”为专题的会议,提出要谋划长远,顺势而为,以创新发展思想为指引,积极对接集团科技和数字化转型发展新战略,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赋能中国船燃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