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软件”两手抓 |
——德明海轮坚持隐患排查治理机制 |
发布日期:2019-10-25 作者:胡学文 字号:[ 大 中 小 ] |
经过30多天的长途跋涉,德明海轮终于抵达V92航次的装货港。尽管经历了好望角的狂风巨浪,全力以赴完成了艰难的备舱,但德明海轮的弟兄们还是没有片刻的放松,从抵港前开始,各项靠泊的准备工作就已全面铺开。 一直以来,德明海轮高度重视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不断加大隐患排查和治理力度,倡导“发现隐患是能力、解决问题是成绩”的工作理念,坚持把排查治理隐患与PSC迎检相结合,把排查隐患与正常维修保养相结合。在日常工作中,把这三项工作作为一个整体,融入日常管理,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加大隐患排查与维保力度,防患于未然,保证了船舶安全。 坚持每周对应急设备进行安全检查是德明海轮加强应急设备管理的有效手段。这项工作由轮机长组织和实施,每周六上午,轮机长都要带领各主管人员对全部应急设备进行检查,包括运行试验、日常保养、现场培训。这项机制不仅保证了应急设备一直处于良好的保养状态,也保证了各主管人员的熟练操作,确保了应急设备处于随时可用状态。然而,在抵港前的例行检查中,意外发现左舷救生艇电启动困难。经检查,电瓶、电路正常,尝试使用蓄能启动时,在手摇蓄能过程中,随着一声“咔”的响声,蓄能器弹簧的能量突然被释放,继续手摇蓄能已无法完成蓄能工作。据此,初步怀疑蓄能器已出现故障。抵港在即,轮机长立即安排突击修理。在解体弹簧蓄能器过程中,发现有一蓄能弹簧脱落,轴承钢珠散落,弹簧弹力较弱,且有轻微变形。但最大的问题是船上没有备件,紧急订备件并不能解燃眉之急。为了尽快修复救生艇,轮机长从备件箱中找出以前更换下来的两台旧蓄能器,经试验,其中有一台工况较好,遂制作专用工具并借助五吨液压千斤顶将蓄能器彻底拆解、成功修复。然而进一步拆检后,竟然发现飞轮与齿圈已脱开、错位。这下终于找到了艇机启动故障的根本原因。这个飞轮与齿圈装配工艺为过盈配合,出现脱开与错位并不是常见的故障,经分析认为是配件的装配工艺存在问题,加上蓄能启动过程中齿圈长期经受较大瞬间冲击力导致。在轮机长的指导下,对飞轮齿圈进行了复位焊接加固,然后进行装复,盘车检查后启动正常。至此,2号艇的突发故障排除。 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加强维修保养,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行是保障船舶安全营运的前提。本航次装货港位于在阿根廷拉普拉塔河上游400多海里的SAN LORENZO,该港口航道水文复杂,港口设施老化,配套设施不全,靠离泊及河道内调头无拖轮协助,全靠用锚、舵、车配合完成,需要频繁使用车、舵等设备。因此,对船舶主机、锚、舵等机械设备的运行可靠性有着极高的要求。在抵港前,船舶对全船主要设备进行了全面的针对性检查,在检查中发现,左锚刹车带局部磨损超标,尽管尚能凑合着用,但是,为了保证航行安全,船长果断决定换新。 更换锚机刹车带是一件较复杂的工作,需要用到起重设备或搭架子完成,一般都会安排在船厂进行。能担当、善作为是德明海轮一贯的作风,在船长和老轨的全程现场指挥协调下,他们利用船舶现有设备条件,仅用一天时间就更换完成,一次试车成功。 利用在河口抛锚待泊及靠泊受载的10多天的时间里,德明海轮的弟兄们见缝插针地排除隐患、加强维保,除了常规的保养,还针对性地完成了主机五缸排气阀更换、主空压机二级冷却器泄漏冷却管封堵、废气锅炉烟管泄漏排查封堵、边柜和货舱渗漏焊补等主要设备设施的强化维保12项,为船舶长时间河道内航行、受载、加油和迎检等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与支撑。 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必须踏踏实实地从基础工作做起。德明海轮把隐患排查治理作为安全管理的一种手段,常抓不懈,既抓硬件?——设备的隐患,又抓软件——人的操作上的隐患,预防为主,未雨绸缪,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纳入日常安全动态管理中,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中,为公司“提升发展质量、保持坚实增长、力保持续盈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作者单位系德明海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