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品牌日”特别报道 |
大国船队高扬品牌之帆(附图片) |
发布日期:2022-05-13 作者:朱雪峰 字号:[ 大 中 小 ] |
2022年5月10日是第六个“中国品牌日”。 中央企业是参与全球品牌竞争合作的主力军。作为航运“国家队”和全球最大航运企业,中远海运穿越百年风雨,历尽百舸千帆,航迹遍布世界,品牌享誉全球。 新时代新航程下,中远海运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经济强国必定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重要论述,在党和国家大局的坐标系中找准方位、坚定航向,坚决履行大国船队的使命担当,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实践中做强做优做大,铸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COSCO SHIPPING”品牌。在福布斯发布的2017年全球最受信赖公司2000强榜中,集团排名位居中国内地企业第一,也是全球唯一上榜的航运企业,充分印证中远海运的全球影响力和品牌忠诚度。 从敢为人先到持续变革——传承创新不止的品牌基因 百年沧海沉浮、波澜壮阔。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新中国航运业从涉水近海到逐浪远洋,从追随西方到领航全球,用航迹见证大国交通的天下纵横,用风帆扬起大国前行的磅礴铿锵。可以说,百年航运史就是一部中国航海人敢为天下先的创新与变革史。 1951年,中国和波兰合资组建中波轮船股份公司开辟第一条沟通亚欧的国际远洋航线,也成为新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公司;1961年,新中国第一艘悬挂五星红旗的远洋船光华轮首航印尼接侨,开启了远洋事业的新纪元;1978年,平乡城轮首航澳大利亚,开辟了中国第一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1979年,柳林海轮首航美国,这是新中国第一艘悬挂五星红旗驶抵美国港口的商船,中断了30年的中美海上运输从此恢复;1988年,中远海运在英国成立第一家海外独资公司,成为最早“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之一;1993年,中远新加坡投资公司在新加坡上市,成为第一家进入海外资本市场的国有企业;2013年,永盛轮首航北极东北航道,成为第一艘破冰北极的中国商船…… 在无数个行业第一、中国第一、世界第一记录的刷新中,在完全市场化环境下与国际强者的同台竞争中,中远海运熟悉了国际规则,深化了全球思维,顽强地发展壮大,并树立起全球航运业的中国品牌。 2016年2月18日,在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下,中远海运集团重组。新集团传承创新变革的品牌基因,致力于做大、做强、做稳、做优,确定规模增长、盈利能力、抗周期性和全球公司四个战略维度,大刀阔斧“深改”“快改”,势如破竹完成核心业务板块和海外业务20余项重大改革重组项目,以“史上最复杂交易”的骄人答卷成为资本市场重组的优秀案例,以战略引领的推陈出新成就我国现代企业改革重组的杰出样本。集团将所有业务完全打散后重新组合,形成“6+1”产业集群,短时间内实现“六个世界第一”“六个世界前列”,改写全球航运业格局,成为航运业东半球平衡西半球的核心力量。 国际航运市场持续低迷形势下的“聚变式”重组,曾经被业内认为存在巨大不确定性,客户流失、业务紊乱、品牌价值稀释很难避免。但中远海运交出完美答卷,客户和业务不仅没有流失,还实现了快速增长。重组六年来,集团资产总额从重组时的5930亿进入万亿,集团效益从百亿台阶跃升至千亿台阶。 实践证明,持续创新变革让中远海运实现了发展的新飞跃,也开辟了品牌蓄势扬帆的新里程。 从客户至上到回归本质——彰显专业服务的品牌价值 赢得客户的忠诚,必先忠诚于客户,以高质量服务兑现对客户的一切承诺并超越客户的预期。 从历史来看,中远海运在“大起大落、大风大浪、大进大出、大喜大悲”的行业特点下,始终坚持“客户为上”的企业价值观,始终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连接梦想”,这是中远海运几十年来“逆风不倒、顺风不浪”的战略支撑。集团重组后,重申价值主张,更深层次地向服务本质回归,将“回归航运本质”作为发展之基和应变之道,沉下心来,脚踏实地,一船一载抓服务,一单一票求质量,一家一户促协调,一点一滴挤成本。在客户心中,“COSCO SHIPPING”已成为专业化服务的代名词。 随着客户对全程物流供应链需求的不断上升,中远海运全面提升延伸服务、端到端服务能力,加大各产业集群和海内外网点立体协同,为客户设计最佳物流运输解决方案,提供量身定制服务,帮助客户实现价值、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不断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竞争优势。集团多年来为空客提供物流整体运输就是全程物流链服务的典范项目。作为空客亚洲总装线项目运输总承包商,中远海运至今已连续服务14年,承运A320飞机大部件600架次。成套飞机部件从欧洲港口历经欧洲段驳运、海运、天津段全封闭陆路运输,一整套时间、效率、成本最佳的方案成为客户的不二之选,充分彰显集团全程物流供应链服务的领先水平。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践行央企责任,充分发挥“国家船队”战略保障作用,全力服务“六稳”“六保”,在稳外贸、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上持续发挥主力军作用,帮助客户解决物流运输环节中的堵点难点痛点。2021年,针对疫情下客户“一舱难求”“一箱难求”的燃眉之急,集团通过增加运力、成立专项工作团队、开通客户服务专线、平抑海运价格、规范市场秩序,推出陆改水、陆改铁、空改水、水水中转、水铁中转等多项特色服务,全力为中国出口客户纾困解难,为11836家中小客户排忧解难、雪中送炭。2021年下半年,集团全力保障能源、粮食运输安全畅通,承运进口煤炭2164万吨,占中国煤炭进口量的近10%;承运内贸煤炭1.84亿吨,占中国煤炭下水量的31.5%;承运原油进口量5266万吨,占我国原油进口量的12.39%,内贸原油完成4185万吨,占国内市场份额56.83%;承运LNG进口量1526万吨,占我国天然气进口量的15.4%。2022年上半年,在上海疫情严峻形势下,集团各航运物流企业加大协同,日夜兼程,火线配送,助力上海民生物资保供和企业复工复产。从整个船队来讲,集团以全球1/18的运力承运了全球1/10的货量。 实践证明,以家国之心为客户服务,不弃微末、不舍寸功,才能让社会真切感受到国有企业在关键时刻的“顶梁柱”“压舱石”作用,才能擦亮一个负责任企业的品牌本色。 从全球承运到承运全球——扩大全球化的品牌影响 航运业具有天然的“全球化”属性,依海发展、因海而兴,包容世界、联通全球。 与新中国同龄的中远海运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进入全球化初探时期,在改革开放前就已经开辟了我国至43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航线,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球的航线布局。20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集团进入全球化布局时期,在近20个国家和地区派驻了航运代表并建立海外航运业务网络。21世纪初起,集团进入全球化发展时期,立足做强做优做大国际航运、物流码头、装备制造等主业,紧紧抓住“中国因素”和航运市场机遇,加快实施推进发展战略,加快全球航线网络布局和港口布局,在海外形成十大区域。特别是在2016年重组后,集团进一步加大全球化布局,在境外设立1050家分支机构,全球投资经营码头59个,经营263条集装箱国际航线,覆盖160个国家1500多个港口,集团境外资产占总资产比重57%,境外收入占比59%,境外利润占比52%,全球化版图跃然成型。 作为“走出去”最早、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中央企业之一,中远海运70多年全球化发展之路,形成了独具中国企业特色的全球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吸纳整合了全球资源,融入了全球战略、现代管理和先进文化,经历了全球市场残酷竞争的考验,成为中远海运全球化发展行稳致远的底气所在,也锻造了集团全球化品牌的强大竞争力。 随着经济格局发生变化,中远海运全球市场份额持续做大。进入全球化引领时期,集团开启从“全球承运”走向“承运全球”的新定位。“全球承运”是在全球范围内承运中国货物,而“承运全球”则是从中国本土化市场思维走向全球化市场思维,在全球范围内承运各国货物,真正实现从经营到资源配置、产业布局的全球化。为此,集团持续加大第三国市场、新兴市场和区域市场开拓,持续加强海外重点市场的战略性布局,努力把海外事业打造成为集团经济效益增长点、客户营销着眼点、优质资产蓄水池、潜在产业孵化器。 从“一带一路”的全面布局到“双循环”的深度链接,中远海运不断彰显航运“国家队”的全球控制力和影响力,集团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应不断凸显,“全球承运”向“承运全球”加快转变。特别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中远海运坚持义利并举,以码头为支点,以航线为纽带,以综合物流为延伸,收购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阿布扎比码头及西班牙Noatum、比利时泽布吕赫、鹿特丹Euromax、秘鲁钱凯等近20个海外港口码头,在“一带一路”沿线描绘出一幅贯通全球的工笔画。2019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考察中远海运比雷埃夫斯港,将该项目称之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成功范例和精彩实践,并称赞“百闻不如一见”“前景不可限量”。 全球市场空间广阔,打造全球品牌是中国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实践证明,以全球化的视野和雄心到大海里游泳,在完全市场环境下参与全球竞争,是中国品牌走向全球的决胜之道。 从携手联盟到共筑生态——树立领航者的品牌形象 高层次品牌塑造莫过于携手行业、引领行业、培育健康的行业生态。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航运业持续承压十年有余。航运低迷形势下,中远海运在努力寻求客户解决方案之外,积极探索产业链经营,寻求航运业自身解决之道。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推动产业发展进入深度融合阶段,国际贸易结构正在发生根本变化,行业边界、企业边界、技术边界日益模糊,世界格局的不确定因素也需要共同应对,因此产业链全球化已成大势所趋。中远海运作为保障国际物流供应链畅通、促进世界经贸发展的主力军,扮演了倡导者、先行者和引领者的角色,领航者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2016年,中远海运集运与法国达飞轮船、台湾长荣海运和香港东方海外成立OCEAN Alliance(海洋联盟),总运力达到655万TEU,全球市场份额达到29.8%,形成全球最大集装箱航运联盟。同年,中远海运重工携手37家单位成立中国海工联盟,打造了中国深远海海工装备中国形象和中国品牌。2019年,举世瞩目的巴拿马运河新船闸开通启用,中远海运集团旗下的中远海运巴拿马轮成为第一艘通过新建船闸的新巴拿马型船舶而被载入国际航运史册。2020年,中远海运与16家港航企业共同发布“博鳌合作倡议2020”,开创并引领国际航运物流业以及港口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新篇章。2021年,中远海运能源发起组建中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VLCC POOL联营体——CHINA POOL,采用联营池模式,通过整合运力规模经营,实现与合作伙伴、客户和同行的共赢发展。麾下现有运力规模达到1289万载重吨,共运营42艘VLCC,成为全球巨型油运联合体。 集团融入国家形象塑造,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充分利用国际重大会议、国际高端论坛、国内外主流媒体以及有关国际事务活动等重要平台,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和品牌效应,在国际航运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不断宣扬企业价值主张,不断增强中国航运业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为“COSCO SHIPPING”品牌注入更多新元素、新形象、新优势。 作为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核心服务商和基建投资商,集团站在服务国家外交大局的高度,连续22年为论坛提供核心服务和保障;作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唯一推荐的国际段运输服务商、主场运输服务商、特装施工服务商,集团连续4年为进博会展品提供从运输到场馆搭建、覆盖全程的“一条龙”服务;集团连续14届主办国际海运年会,被业界称为“海运达沃斯”;集团作为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中方轮值主席单位,为助力金砖五国经济复苏、深化五国间经贸合作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纵横国际舞台,发出航运声音,引领航运生态圈持续发展,中远海运的国际航运话语权得到极大增强。实践证明,进入全球化竞争的第一梯队,在行业格局中成为领导者,才能真正赢得品牌尊重、铸造品牌信仰、高扬品牌之帆。 从文化融合到品牌聚合——坚定We are ready的品牌自信 中远海运品牌已享誉全球几十年,特别是在海外,作为连接各国经贸和文明的桥梁,在各个国家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在各国人民心目中,中远海运并不只是一家传统的中国航运企业,而是文明的使者、友谊的桥梁。因此,中远海运的船员或驻外工作人员总能和当地百姓成为朋友。 百年劈波斩浪,中远海运人服务全球的道路艰辛而曲折,但“连接世界”的梦想从未改变,同舟共济的航海精神得以一脉传承。 2016年集团改革重组,新集团坚守初心,推进“四个一”系统工程:打造一个积极进取的优秀团队,建设一个同舟共济的和谐文化,确立一个世界一流的奋斗目标,构筑一个实现卓越的伟大梦想。 “四个一”理念在集团重组过程中形成了广泛共识,引领了集团的高歌猛进,成为集团的文化灯塔。在“四个一”理念的引领下,集团文化深度融合,对外展示出“大集团、新企业、国际范”的新形象。 新集团LOGO体现出与客户并肩同行和全球化企业属性等多重内涵,一经亮相即引发全球高度关注。集团基于企业实力、专业素养、职业精神、服务理念,唱响“We are ready”,充分体现出中远海运对国家、对社会、对客户的一种自信、一种承诺、一种态度、一种力量。 中远海运集团重组以来,成功收购东方海外,创造了双品牌协同运营新模式,投资回报率37.8%,夯实集装箱班轮运输业务半壁江山;成功收购胜狮货柜,占有全球造箱市场份额35%,在2020年至今集装箱市场“一箱难求”时占据先机、赢得主动;成功拓展金融保险租赁业务,推进产融结合,优化产业结构,为发展谋篇布局夯基垒台。在一系列重大收购中文化先行,运用国际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品牌故事,促进收购从“相加”走向“相融”,不断增进国内外对集团品牌的情感认同、理念认同和价值认同。 “十四五”期间,中远海运的目标是成为在国际资源配置中占主导地位的领军企业、成为引领全球行业发展的领军企业、成为在全球产业发展中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科技赋能、数字驱动,开启集团“四个领航”新航程,彰显品牌自信和品牌后劲。在“四个领航”旗帜下,中远海运品牌之路必将再次扬帆远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