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年
发布日期:2020-01-10  作者:功不唐  字号:[ ]

  情感码头

  “爸妈,我们回来了!”过年回家这是最淳朴也是最贴心的话语。中国人讲究一个“团圆”,无论身在哪里,故乡的年永远是心里最惦记的远方。

  故乡的年,如一坛尘封的老酒,弥久醇香。我小时候非常渴望过年,每到过年兴奋得不得了,因为可以穿新衣服、新鞋子,吃一年中仅有的最好美食,而且还管够。一家人结束了一年的忙碌,围坐在一起,脸上洋溢的都是幸福的笑容。

  现在,总觉着过年少了往日的热闹。多年在外漂泊,仿佛故乡的一切与自己格格不入,一切变得熟悉而又陌生。留在故乡的人也越来越少,坚守的只是父辈一代,靠着以往的经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发小相见也只是寒暄几句,少了有客自远方来的兴奋与激情。想当年三五成群,到处放鞭炮、烧野火,无不开心至极,如今这一切在故乡已经悄然淡去,如落日余晖只可追忆。

  故乡的年,是三代人感情的交织。我女儿还是非常喜欢回故乡的,一听说过年要回老家,提前一个月就开始收拾自己想要带回家的东西,每每还心心念念:“要回去了。”4岁的她可能还无法真正地理解过年的特定意义,只是如同我们小时候一样,觉着过年很好玩、有很多好吃的,如此而已。父母也很期待着我们的回归,早早准备了年货,将一年来在田间地头辛苦劳作的成果打包好,这份给谁、那份给谁,梳理得清清楚楚,生怕遗漏了某一个子女。祖孙两代人对于故乡的年充满了殷切的期待,而尴尬的只有我们80后,一个被现实生活把激情磨砺殆尽的群体,面对着对未来的茫然与憧憬。

  故乡的年,最害怕的是离别。一年到头,只为了这短短几天。与喧嚣、绚烂的烟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年过完了,人走了,可怕的寂静渐而笼罩在故乡的上空。一切又回归原始,回到新的期盼,期盼下一个年的到来。年复一年,这种期盼既让人开心又让人害怕。离开故乡的那一刻,无论是沉甸甸的手中物还是被塞满的后备箱,都只应了父母一句话:“外面的味道没有家里的好,能多带一点是一点!”儿女常年在外打拼,父母帮不上别的忙,能做的无非就只有将自己一年辛苦所得全部给子女!我想这是父母最想表达的意思,也是故乡的爱最伟大之处。

  故乡的年,年味越淡,爱意更浓。小时候,只觉得年味香浓,浑然不觉父母的爱。长大了才懂得,淡去的年味已被父母的爱深深包围,触动的也是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为人父后,更加懂得这份爱的深意,懂得爱家人,懂得爱身边的一切!

  【作者单位:上海中远海运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