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咖啡那些事 |
发布日期:2021-11-19 作者:梁翠梅 访问次数: |
休闲锚地 我与咖啡算是好朋友。几乎每天下午,我俩都要“聚”一下。放下手中事,捧一杯咖啡,让时光稍作停顿,让心灵稍作舒缓,涵养这一刻的好心情,相见欢。 初次见面,印象欠佳。咖啡不是与我“青梅竹马”相伴长大的小伙伴,它是“舶来品”,小时候接触得很少,只闻其名,少见其形。初次见面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它随着雀巢咖啡那个经典的广告款款而来,悄然走近了我们的身旁。我至今仍记得那句著名的广告词:“味道好极了。”结果,第一次接触,我发现其个性非常独特,浓郁诱人的香气极具魅力,口感却又酸又苦,跟中药似的,味道真的不好极了! 再次偶遇,惊艳时光。与咖啡的再次相见,则是偶遇。那时我还是青葱年少,甚是贪玩,到朋友家中玩耍。友人家中长辈用手摇研磨机细细地磨好咖啡豆,随后用虹吸式咖啡壶煮了一壶咖啡给我们喝。如今已经不记得那味道了,只记得那咖啡真的很香,直沁到心里面,直萦绕在记忆里。午后的时光,弄堂里静谧的小楼,阳光从窗纱透过来,细碎清亮;手摇研磨机吱吱呀呀,长辈的吴侬软语轻柔婉转。与咖啡的浓郁同在的,是那份悠然细腻的情调,柔软了时光,温暖了岁月。自此后,咖啡在我心目中总是带着些许从容、些许悠闲、些许精致,带着流金的岁月。 从容相伴,随性率真。此后的时光,咖啡走近了我的生活,我虽与它时常相伴,却从来都不会刻意去深入地了解,只是随性地喝。滴漏器冲泡的固然好,胶囊的也不错,挂耳的就挺好,如果以上都没有,那就来杯“三合一”速溶,也能喝。我也从来不去弄懂要如何品咖啡,搞不清楚深度烘焙与轻度烘焙的区别,感觉不到巴拿马咖啡的水果香、哥伦比亚咖啡的坚果味和埃塞俄比亚咖啡的花香,更妄论什么咖啡的醇厚度、干香、湿香、酸感。我喝咖啡的重点在于,自内心营造出一种氛围,与心情放松的一刻相遇。独处时,一杯咖啡、一本好书、一部好剧就可以相伴;有友陪伴时,两杯咖啡,聊聊天,吐吐槽,轻言慢语,怡养着美好的心境。 赏心乐事,喜欢就好。当然,对咖啡,我也还是有些固执习惯的。比如,不喜欢往咖啡里加奶,总觉得小小一杯浓缩咖啡本就是精华,但加入奶和奶泡后,变身拿铁、卡布奇诺、摩卡,不仅自身优雅的浓郁与醇厚被大大咧咧的奶味掩盖,喧宾夺主,口感还变得黏黏糊糊、缠缠绵绵,甚不讨喜。又比如,我喜欢喝黑咖啡,喜欢那一种嵌入咖啡灵魂的放浪不羁与清爽利落,却又偏偏吃不得那苦,总爱往里面加糖,还就爱在咖啡馆里要一杯黑咖啡,然后再要四份糖。先生对此十分鄙视,朝我一顿抱怨:“咱别把黑咖啡当糖水喝,成不?啥叫暴殄天物,懂吗?” 咖啡,愿我们一直相伴。心情好的时候让自己喝一杯咖啡,喝一杯咖啡让自己心情更好。 【作者单位:广州中远海运】 |